简述题: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共性与区别(学员版) — 东南大学-艺术设计-陈的回答

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在现代设计中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都以艺术设计的高质量而闻名世界,其设计产品的功能可靠、耐用持久因而在国际化的商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二者的设计都有功能主义的特征,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共性
德国和日本都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都依赖于高科技的出口来维持本国的经济,因此都赋予了工业设计以重要的地位,政府都极力支持工业设计的发展。同时,贫乏的自然资源给予了德国和日本谨慎、严谨的思维习惯,这都体现在他们的产品设计之中。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推崇的包豪斯校长迈耶主张数字化和科学化的生产产品,抛弃其非理性的艺术表达行为。日本设计的功能良好、节省能源的汽车在二战之后席卷欧洲市场战胜了式样主义的美国汽车。除此以外,德国和日本也都是十分擅长学习的民族。
德国功能主义的领军人物可以追溯到穆特修斯,穆特修斯十分崇拜威廉莫里斯,因为威廉莫里斯赋予了设计社会意义,设计可以改善大众的审美趣味,同时英国也是德国当时的主要政治和经济对手,因此穆特修斯赴英国考察,通过观察得出德国应当采取标准化秩序化的生产手段,提高产品质量以此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这对于现代设计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反观日本,也是十分擅长学习他国优秀文化的民族,自唐朝排遣遣唐使赴中国学习,吸收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为了发展现代设计,从开始的拙劣的模仿,到派遣留学生和请现代主义大师级人物赴日本讲学等走出自己的设计道路。日本的设计大师级人物也都有自己的设计偶像,例如安藤忠雄、丹下健三等都受到现代主义大师之一的柯布西耶很大的影响。
区别
虽然德国和日本的产品都以良好的功能著称,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别,这与两国的民族文化和哲学观念有关。在黑森林中阴郁的气氛中生活,贫乏的资源养成了严谨、苛刻的思维习惯,欧洲的哲学史基本上是以德国人的名字书写的,这都体现了德国人极度理性的思维习惯。上世纪,在希特勒的恐怖主义号召下德国人展示了强大的破坏力令世界处在恐怖的氛围中,就连伟大的德国思想家黑格尔也有着战争是污垢的清洁剂这一论断。德国人的民族品格谨慎严谨的确定道路然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在现代设计中也有着体现,1907年的德意志制造同盟到一战之后的包豪斯、再到二战后为了恢复经济的乌尔姆设计学院无一不体现着德国人功能主义的理性主义倾向。
日本则是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对于设计上也体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如果说德国的设计是标准化、秩序化,那么日本的设计则是更多元的、富于变化的。日本的设计体制是双轨制,一方面表现为高科技的工业设计例如索尼、松下等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创新,然而传统手工艺虽然在表面上与于日本现代设计没有联系但是在精神内核上仍然影响着日本的现代设计。与德国不同,日本受本土神道教的影响对于自然有着深厚的敬意,这形成了他们自然主义的设计和重视环保节约的意识。这种意识深深的镶嵌在了日本设计师的心中,这使得日本设计很具有识别性,例如柳宗理设计的蝴蝶椅,具有典型的自然主义曲线造型,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再如坂茂设计的方形卷纸,这是一种颠覆性设计,但是不同于德国的理性主义,它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在抽出纸张的时候卫生纸发出咔咔的声音,这无疑提醒着人们重视资源的保护,但是论功能的话就不如德国设计那么流畅。
综上所述,即德国设计和日本设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为工业强国,两者都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上,工业化信息化使得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体现在两国之中定有许多的共性,然而在共性之中探求个性,也可以对本国的工业设计发展予以启示意义。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