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标院校情况,自拟题目内容。 — 113—浙工—吴福泉的回答

题目:根据“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谈谈现代设计和现代价值,用三个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提纲:
总起:“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反映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一原则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以及其中的社会价值。
论点一、共商理念反映出现代设计的自发性特征
论点二、共建理念体现人人皆可参与的现代设计包容性
论点三、共享理念表明现代设计出于“人”而非“仁”
总结:从“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到共赢中看出现代设计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带一路”总体规划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旨在打造各国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这正是对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的集中反映,各国必须以此为方针实现经济共赢,共同打造美好家园。而设计作为社会性活动,其发展过程必然离不开当下,在某种程度上,现代设计理念恰恰体现出全球治理观的主旨要义,并以现代设计为媒介传达现代价值。以下将从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共商理念反映出现代设计的自发性特征
“一带一路”提倡各国共同协商以解决现存经济问题,从而达到各国共同获利的结果。从合作共赢的角度来看,主客体双方都会为了获利而自发地参与到协商中,这一自发性特征与现代设计不谋而合。现代设计不同于商业设计时代设计单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与由此产生的有计划废止制度、过度讲究形式主义的流线型风格设计不同,现代设计往往会从实际问题出发,找到不同空间维度的矛盾主客体双方的共同诉求,并对双方诉求进行协商调查,通过设计这一工具搭起两者矛盾沟通性的桥梁,以此满足主客体双方的合作共赢。例如爱农会的创立便是协调空间上的资源配置问题,将农村中生产过剩的有机蔬菜、禽类通过爱农会的渠道运送到有机蔬菜不足以满足大量人口的城市中去售卖,以此协调了空间上农村资源相对剩余与城市中需求无法满足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在满足城市人口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为农村人口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来源,实现了双方的共赢。通过这一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而现代设计是在协调矛盾中自发进行的,即使没有爱农会这样的机构,人们也会想到其他的设计形式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设计的价值并不是去创造问题,而是去尽可能地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二、共建理念体现人人参与设计的现代设计包容性
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不仅表明各国都有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义务,也说明“一带一路”是包揽沿线各国的经济政策,正如现代社会所讲究的平等观念一样,现代设计的发展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士共同参与进来。设计的包容性一方面体现在人人皆可设计,这是由设计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谋事活动所决定的,即人人皆可谋事,人人皆可设计。另一方面,设计的包容性是为了设计的更深层次发展,通过汇集各行各业的人士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从而为设计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路。例如,美国设计公司IDEO在2003所做的凯撒医疗网扩展规划项目,该公司通过组建一个包括科学家、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的团队,并邀请凯撒集团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以及部分病人共同参与到扩展项目中来,以此发现了该医院中诸多的设计问题。因此,设计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完成了设计工作,拓宽了设计师的思路。从中可以看出现代设计的价值不仅在于设计平等的伦理观,也在于设计社会性的多领域协同趋势。
三、共享理念表明现代设计出于“人”而非“仁”
共享理念旨在打造各国经济融合,成果共享,共同建设美好生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自从巴巴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出版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设计伦理有关内容,由此引起人们对设计可持续性的思考。相较于传统的出于“仁”而进行的人本主义关怀设计,现代设计不再局限于以人为本的设计,而是充分考虑与“人”相关的诸多领域设计,旨在为“人”这一抽象整体概念服务,而并非某一维度内具体的人。换而言之,现代设计所考虑的是设计成果为全人类所共享,而并非为单个地区、特定时间段的人群服务。例如山崎实于195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市设计的低收入住宅,仅仅是出于“仁”而进行的价格低廉的住宅设计,而未考虑到住宅区内的其他人群,最终导致该低收入住宅区因居住环境恶劣未能产生经济效益而被炸毁。该住宅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仅仅考虑特定人群而忽略建筑对周边人群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忽略了设计的可持续性,忽略了设计对除人以外的自然等因素的重要作用。这与现代设计思想所提倡的设计作为社会性活动,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设计作为社会性活动,恰恰反映了“一带一路”理念下的核心要义。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发展,设计的定义也越来越深刻,如今,日益密切的社会交往使得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以解决特定人群的需求为目的,而是需要设计者从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出对立统一的矛盾主客体,运用设计这一手段调和矛盾双方的关系,以此从根源上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