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包豪斯三个时期来论述。
第二部分:详细说明三个时期,总结影响和优缺点
第三部分:启示:中国设计教育注重民族性多元化情感化表达,不能千篇一律。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都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和设计思想仍然能为中国设计教育指引发展路线。
一、包豪斯的三个阶段
1.1魏玛时期
这个时期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了各种设计课程以及其他艺术专业。在教学上采用工厂学徒制,其创立者格罗皮乌斯是为了通过这种制度来达到把让美术家与社会紧密联系。他认识到为了将设计面向当人民大众,设计要从现实世界出发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由此他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这一指导理念被视为包豪斯在确立为大众生活而设计的思想性里程碑,同时在这一时期,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行成了艺术教育与手工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
1.2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时期重建并进行了课程改革,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1928年汉斯迈耶继任,他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体系开设了三大构成课程。汉斯迈耶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社会,在办学理念上更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科学性和政治性。在他的支持下,包豪斯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这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德绍时期也被认为是包豪斯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设计教育与社会生活更加紧密联系。
1.3柏林时期
1932年纳粹占据德绍后,包豪斯被迫关闭,学校迁至柏林重振旗鼓,由密斯凡德罗担任最后一阵校长。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认为只有建筑设计教育能使设计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在此时期密斯凡德罗开始追求工业时代新的形式美,即强调简洁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少就是多。只有短暂14年的柏林时期学院重点在于建筑教育。
包豪斯创立的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他建立的一整套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续工业设计科学体系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他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教学体系和他设计教育的局限性夜为中国设计教育带来了启示。
二、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
1.1情感化设计
中国设计教育需要注重情感化设计,这在密斯凡德罗任教包豪斯时期就有所体现。包豪斯的理论体系“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发展现始终围绕着为大众生活而设计。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是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形式美,他强调建筑的功能好又不能缺少形式美感,在考虑到人们物质追求的同时,又要注重精神需求。由此可见,早在这个时期,密斯凡德罗已经注意到了设计需要满足于人的精神需求。而受到他影响的建筑大师阿尔托的设计进一步发展了以注重人情感需求为目标,即情感化设计。例如在疗养院的设计中,他充分考虑到了病人需求,并运用了心理学。在设计上注重了病房环境的控制和私密性,灯光的照明避免使卧床的病人刺目,淡雅悦目的色彩等。无论是总体环境的构思还是细节的考虑都顾及到了人们在功能上和审美上的需求,也实现了密斯凡德罗所说的功能和形式的结合,而这种情感化设计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浪潮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也使各国文化不断碰撞渗透和交融,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生产形态,思想观念和情感需求,这些变化使得人们对设计提出更复杂的要求。因此中国设计教育的新起点便是注重情感化的表达,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设计教育一定要围绕人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而展开。
1.2民族化性设计
回溯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历程,以“包豪斯风格”为基础的国际主义设计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使整个世界呈现出来千篇一律的“方盒子”景象。针对这种为了风格而风格的国际主义形式,许多学者指出设计教育发展应该具有民族性。设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千人一面,而是要百花齐放,即在设计中要体现出其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化的特色。
正如包豪斯理念中的,“知识可以传授,创造能力只能启发”,设计出的产品不应该出现同质化,而是应该体现设计对象时代和地域特色。如阿尔托在芬兰音乐厅中有凝重大气的雕塑感和富有浪漫主义变化和情趣,展现了芬兰人稳重,朴实,坚定和机智的民族性,以及在举世闻名的北欧家具中采用当地的木材和风格特点。由此可以得出,设计不应该追求时尚和受各种“风格”“流派”的桎梏,只有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设计才不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中国设计教育理念也要从填鸭式的教育转变为寻找个人风格,多元化,民族化,地域化的设计教育。
综上,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为中国未来的设计教育指引了方向,在当今时代,中国设计教育不能走向过度理性好前篇一律,而是应该注重设计中的情感化表达以及多元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