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请简述后现代主义, 并列举其中三个代表人物,试说明他们的设计思想对设计风格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与20世界60年代的一场反现代主义运动,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设计思潮向多元化发展所做的各种设计探索。后现代主义首先在建筑领域得到应用,后逐渐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文丘里、格雷夫斯和索科萨斯等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的影响下,(设计特点)后现代主义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强调设计的文化意味和人文特性。它运用隐喻和象征、多元化和文化装饰主义以及新旧糅合折衷的设计手段,从新的角度展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超越性、创造性特点。此外,后现代主义设计还注重生活的“差异性”,追求非理性主义特征,本末倒置处理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主张个性的自我变现,追求美学趣味性。
一、少就是乏开创装饰主义新阶段——文丘里
20世纪60年代尽管现代主义国际风格仍然占据主流,但不少建筑师对过分简洁的国际主义风格,深感忧虑和不满,从而开始对建筑形式和风格进行探索。美国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最先对绝对权威的现代主义发起挑战,在其著作《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针对密斯的少就是多提出了少就是乏的口号。他认为现代建筑的过分简洁脱离了生活,简洁不成反而简陋,过分简化反而产生了一大批平淡的建筑,使人厌烦。对此他提出装饰主义应该成为建筑的主要形式,要从历史中提取装饰元素并进行折中处理,以修正国际主义建筑的刻板面貌,将现代建筑技术与文化生活相联系。文丘里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还通过设计实践对当时流行的国际主义风格发出挑战。文丘里母亲住宅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开山之作,母亲住宅没有采用现代主义平坦光凸的屋顶与方方正正的整体外观,而是以传统住宅的坡屋顶造型为参考并对其加以装饰变形与创新。通过三角形山花断裂山墙,大小不同且不对称的门窗对建筑进行装饰,达到丰富建筑的立面的效果。整个建筑不仅具有良好的功能还富有装饰特征,打破国际主义的垄断,开创了装饰主义新阶段。
二、设计实践促进后现代主义多元化发展——格雷夫斯
到了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涌现出一批以迈克·格雷夫斯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果说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指导者,那么格雷夫斯则是后现代主义的有力实践者。他在实践过程中一直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在职业生涯中他的风格不断变化,早期作品呈现勒·柯布西耶的影响,后来着重于空间结构和文脉的连续性,追求建筑中的诗意、幻想和符号隐喻,具有象征形象的多重意义。格雷夫斯从未为某种风格而创作,在探索过程中装饰、传统元素、理性等融为一体,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新风格。他的这时候将多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设计手法,极大的促进了后现代主义多元化发展。波特兰市政厅是他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设计,波特兰市政厅的外观采用了多种历史风格的元素,如古典主义的柱式和现代主义的简洁线条,这种混搭风格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戏谑和重新解读。此外,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重视,同时不忘加入艺术性和装饰性元素,使设计得以摆脱国际主义的一元化限制,走向多元、装饰主义的新发展。
三、开放性设计思想推动后现代主义走向极端——索克萨斯
索克萨斯是意大利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主要从事产品设计,他的设计思想具有开放性和超前性。索克萨斯认为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强调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以清规戒律,本末倒置的处理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认为设计的中心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不是功能的好坏,产品设计应该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设计与日常生活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索克萨斯在色彩搭配、造型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大胆而开放的尝试,通过超前而抽象的设计理念,使产品具有新鲜感、娱乐性与刺激性。例如他的机器人书架采用夸张的形式,奇特的装饰以及大胆的色彩,造型宛如一个凭借机器人,几乎不具备书架的功能,更像一个趣味性十足的玩具。从而可以看出索克萨斯在设计过程中过于强调个性而忽视了设计的实用性,生产批量不大价格昂贵,没有市场效应。他的设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产品设计的思路与语汇,但是因为过于激进和反叛,违背了设计的基本基本准则,难以被大众接受,从而推动后现代主义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道路。
总结
虽然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它以其独特的视角与设计理念,对当代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后现代主义勇于打破常规,兼收并蓄,既不失对文脉主义的延续继承,又主张运用各种新思想文化、新符号、新形势,符合当今时代发展需要。同时后现代主义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使设计在更广泛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建筑却没有自身的文化艺术性和地域性,到处都是克隆式的仿欧建筑,令人感到可惜。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启示我们应该重视当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历史文化元素以及地域文化性,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选择性的吸收和加工地域性文化同时借助先进材料和技术,构建属于中国的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