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设计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及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一、设计的多样性
1.1人需求活动的增加
1.2设计多样性填补辅助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差距
二、从通用性设计与包容性设计原则谈设计的包容性
2.1通用性设计原则
2.2包容性设计原则
2.3通用性设计与包容性设计之间的区别
三、设计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3.1 推动国内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3.2促进社会公平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设计服务于人的需求活动,因此,当人的需求活动多样化时,也促使了设计的多样化。设计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设计对象需求的多样化,也体现在风格的多样化、元素的多样化、思维的多样化等。而设计的包容性是指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可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殊人群和文化背景,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设计的便利和美感。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包容性是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上的,两者之间相互区别与联系,对于今天的设计给予很大的启发。
一、设计的多样性
1.1 人的需求活动增加
从上世纪延续至今的社会背景就是人口老龄化和失能者的增加。一方面,依托日益增长的医疗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和存活率增加,大大增加了老龄化;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后造成了大量的伤残退伍军,失能者比重加大。
与此同时,地域性问题频发。如因移民和流动人口而造成的族群和文化多样性;经济发展失衡和贫富分化问题;城市化进程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老人与失能者的需求与社会境遇与普通人明显不同,由此推动设计多样化发展,设计不仅为普通大众服务,同样应当注意到特殊群体的需求。
1.2设计的多样性填补辅助技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针对于上述多样的社会需求,政府以及医疗机构等多方面都在积极的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问题。如美国政府先后发布“第一个可及性标准”、《康复法案》、《美国残疾人士法案》等措施,辅助失能者正常生活就业,唤醒大众对于失能者民权的认识。医学领域,针对失能者人群的康复工程和辅助技术也在上世纪得到充分发展,一些常见的辅助产品,如眼镜、轮椅、拐杖等,已经融入了平常人的生活。
然而,辅助技术大多针对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失能者和老年群体,一些含有轻微症状的普通群体被忽略了。此时,设计就发挥出了极大的补充作用。设计不完全以失能者为中心,也避免采用辅助技术,而是通过合理降低能力需求,提升不同情境下广泛客户群的产品。同时,设计与辅助技术之间相辅相成,更好的为多样性的需求服务。
二、从通用性设计与包容性设计原则谈设计的包容性
2.1通用性设计原则
从美国北卡罗莱纳周大学设计中心发表的通用设计七点重要原则和布法罗大学教授合著的《通用设计—创造包容性环境》中,可以将通用性设计原则概括为以下三点:
1) 价值观层面
强调所有用户一视同仁,但这种一视同仁并不是模式用户的差别,而是指产品、服务和环境对用户体验和价值的一致性,即用户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此一致性不应受用户能力差异而影响
2) 需求层面
强调尽可能的降低用户的能力要求,可以直接提升产品的易用性,惠及全体用户。当认识到目标用户的能力差异时,通用设计一般选择以最低能力的用户为标准进行设计,从而使产品、服务和环境得以覆盖全体用户的使用能力范围。
3) 供给层面
强调尽可能高的灵活性和容错能力。用户的能力和偏好差异并非呈现为线性的高下之分,应对这种情况单纯强调降低用户能力要求难以奏效,因此灵活性和容错性本质上通过拓展对不同能力和偏好的宽容度,扩大了潜在用户的覆盖面,同时更好的满足个体的能力和偏好。
2.2包容性设计原则
前有TPG归纳的《包容性设计原则》根据界面设计的阶段,总结了七点设计原则;而后微软设计部门将多年来累计的大量包容性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案例总结成三点精简的包容性设计原则。
1) 识别排斥
当我们用自己的偏见解决问题时,就会出现排斥现象。找出这些排斥,可以将它作为创造新想法和包容性设计的机会
2) 从多样性中学习
包容性设计从流程伊始就将人置于中心位置,那些鲜活、多样性的视角才是真正洞察食物的关键
3) 解决其一,扩极其察
每个人都拥有能力病遭受加之于这些能力上的限制,为永久性失能者而做的设计实际上会使人们普遍受益
微软的设计原则并非要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方案中注意和做到什么,而是指明如何进行包容性设计方法。包容性设计的研究视角从针对特定弱势群体的能力和需求响应,过渡到通过介入和改变人与社会的环境的交互,从而缓解和消除排斥。
2.3通用性设计原则和包容性设计原则之间的区别
一方面,从价值观维度来说,通用设计主要关注的核心价值是人人平等,而包容性设计原则在主张对每个人的关照之外,更关注人群和情境的多样性,并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尤为强调以人为中心,将用户的能力和需求视为设计的根本决定因素。
另一方面,从方法论的维度来看,包容性设计原则并未在诸多方面全部给出具体意见,部分原因可能在于通用设计原则中的许多建议对所有用户都具有正面价值而被广泛接受,已经成为多数设计类型的共识而不再具有差异化的特征,但简单易用具有灵活性仍是包容性设计所强调的重要原则。同时,包容性设计更注重用户良好体验而非仅仅在意可及性。
三、设计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3.1推动国内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设计多样化可以通过创新和个性化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从而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内需扩张。同时,帮助本土企业打造独特的品牌,通过差异化设计与长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竞争力,从而增强国内企业在内循环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失能者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让人难以忽略的数字鸿沟。小米以“科技普惠”为企业初心,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增加其设计的多样性,重视传统观念中常备视为难以自理的试听障碍用户,关注他们常被忽视的调适能力、独立性以及尊严与体面。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还推动了国内智能设备、电子消费品等产业链的升级,促进国内生产与消费的良心循环。
3.2促进社会公平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设计的包容性承认设计的多样性与差异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人人平等的核心观念,主张设计应当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需求,强调以人为中心,将用户的能力与需求视为设计的根本决定因素。基于此设计思维所产生的设计,带有促进社会公平的效果,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带来利益福祉。与此同时,设计师也应当深刻理解到,设计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创新和实践,积极改善民众的生活品质,并努力缩小社会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差异,形成良性循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而绝非是上层社会用以消费和炫耀的奢侈品。
例如一款荣获红点奖的洗手盆,其边缘相较于普通的盆多出来向外延伸的把手,普通人与手臂残疾的人均可以正常使用,两种用户在该产品前是平等的,满足了失能者的心理需求,缓解失能者与普通人使用之间的心理矛盾。
面对全球性与地域性问题频发的挑战中,深入洞察各阶层需求,巧妙平衡、消除失能者与普通用户之间的生理与思想观念上的隔阂。通过设计思维激发创新解决方案,不仅优化产品与服务,更在于促进资源公平分配与高效的循环与利用。在设计中融入包容性、多样性的考量,实现设计对于社会的正向影响与深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