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前,中国设计的情况(类比现代设计发轫前的欧洲)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正:1,为中国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了传统设计现状,启发了中国消费者对于设计产品的需求。提供设计消费市场。(贝律铭苏州博物馆,阿尔瓦阿尔托人文主义设计,日本设计的反向刺激,美潮—日潮—国潮)
2,引导中国设计从表面设计步入设计理念的学习(功能与形式关系意识,人文主义,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谐性概念)
反:学习过程中,造成中国设计随波逐流,依附性过强,国际品牌挤占消费市场,难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供中国设计发展,缺少前瞻性设计理念。国际品牌的强压造成中国设计在国际上话语权过少,在国内接受度较少。
正视中国设计的不足,肯定中国设计的进步。接纳国际优秀设计理念,同时深挖自身优秀文化,用中国思维解决人类生存难题,用中国故事征服国际文化市场。
一,万物伊始,早期设计领域的待发
中国设计,受历史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原因,起步较晚。早期的中国设计领域面貌,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有异曲同工之处,彼时的中国社会如同现代设计发轫前的欧洲,社会发展迅速与设计力量薄弱形成对比,现有的设计活动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发展暴露的民生问题找不到合适的设计思路解决。一时间,中国设计呈现两极化极端发展。一是处于对历史的抄袭,简单的复制,折中。例如徽派建筑代表的“马头墙”沦为设计符号,充斥大江南北,设计师放弃空间设计思维与人文情感,模块化粘贴古建筑以达到设计目的。二是对于自身文化的全盘否定,单向性盲目吸收外来文化中最浅显的表层设计,将西方设计粗略的“移植”到我国文化土壤中,“巴洛克”,“洛可可”式风格代名词出现于各个设计领域,引申为“奢侈”代名词,暴露出设计师对于国外优秀设计的学习流于表面,尚未上升到深层次设计理念的学习。时代交替中的中国设计急需“指南针”式设计哲学的引领。而随之而来的各种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似乎为中国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方向
二,他山之石,中期设计领域的繁华
以建筑设计行业为例,国际设计品牌集团逐渐进入我国市场,其中以贝律铭为代表的国际设计师,完成一系列优秀作品。如苏州博物馆,在设计方面,否定刻意做旧,流水线批量化生产的斗拱,雕梁,造作的石刻砖雕等符号化装饰设计。转向对于传统建筑精神层次的提取,融合,以及抽象化处理,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建筑材料运用的得当,建筑艺术语言与文化环境融合程度,是现代主义建筑几何美学与传统融合的成功案例。随后以宜家,为代表的国际家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富有设计感,功能良好的产品迅速风靡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为中国设计引入可持续性设计,人文设计理念,开启全新一代设计审美模式,极简风,轻奢风,小众文化成为主流。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呈现式微趋势。直到受以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为代表的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理念以及后现代主义中文脉主义的影响,大批重视自然地理环境,重视文化背景,人文精神的国际设计品牌再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以国际酒店设计品牌“安缦”为代表,其“非侵略性”的设计哲学最大程度展现了传统文化底蕴,重新唤起民族文化基因活力。受中国文化影响巨大的日本文化自战后实施双规制设计理念,较为完善的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随着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以无印良品为主要代表品牌,以隈研吾为主要代表人物,其“诧寂风”,物哀思想融入中国设计,由于日本文化整体来源于博大的中国文化,两者文化有相通之处,反向刺激了国人对于本土文化的发掘,在“美潮”,“日潮”的连续影响下,“国潮”设计思维正式迈入设计市场,文化复兴,民族觉醒达到高潮。中国文化设计品牌“先锋书店”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而以王澍为主的中国设计师也在国际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中国设计步入新的台阶。
三,反躬自省,当下设计领域的复杂
在中国设计领域日益繁盛的同时,受国际品牌设计良性影响下的也暴露出对于中国设计的负面冲击。首先,文化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内容,受国际环境影响,国内还未出现引领性设计理念,长期处于随波逐流状态,设计依附性过强。其次,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中国设计师缺少对于本国文化的输出,造成主流设计语言中缺少中国思维的部分。不可忽略的是,由于国际设计品牌引入市场较早,挤占市场份额过大,消费者接受度高,市场无法给中国设计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供其自由生长,最终造成中国设计步入单纯仿制产品的怪圈,丧失独立设计思维。这要求设计从业者不断接受其他国家优秀设计理念的同时,要深挖本国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精髓,以当代设计语言阐述中国传统智慧。摒弃单纯文化符号性复制性设计,最终实现中国设计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