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以及阐述“格物和致知”是什么,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即求真、求知到求解)
一个设计造物思想的出现,必然与社会发展现状和主体受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格物与致知”的设计造物思想实质上就是在探索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纵观设计史,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到后现代主义,整个设计发展脉络都已平衡功能和形式作为首要目的,尤其体现在后现代主义对单板冷漠的国际主义的批判,使人们重新思考“装饰”的内在价值。在中国设计史中对两者的关系也在考究,例如在《论语·礼记》中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实质上就是在了解“物”的本质后,对其深层次的一种思考,可以理解为对“美”的一种追求,考虑人的情感。
而在现如今的大审美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物”本身,而是更加关注“物”的体验,由实体到虚拟、产品到服务的“非物”方向转变。因此,“格物和致知”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又有了新的含义。“致知”就是要立足于“新文科”中的感性思维,以美的视觉语言和形式满足用户丰富的情感和切实的体验。“格物”要以“新工科”的理性思维为指引,利用数智时代的新技术新材料,使设计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因此,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如何利用“格物与致知”设计造物思想解决复杂多变的设计环境,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近年来的热门趋势。
首先,传承与创新,挖掘在地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与魂,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精神的结晶。中国市场缺乏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文化的注入,而反观日本,借鉴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主义设计,开创双轨制制度,大力发展本国的现代设计的同时还不忘对传统文化运用。
因此中国设计师首先要从“格物”角度剖析产品设计,再以“致知”的方式呈现,将传统文化用现代的视觉语言和符号去呈现。例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依托中国建筑和苏州传统文化作为根基,让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同时重新“发芽”。
其次,交叉与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AR、VR、AI等智能技术的兴起,为设计提供了新技术新材料,拓宽了设计的表现形式。在这个科技持续繁荣的时代,设计师要“格物”的钻研精神,深刻理解智能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将其与设计合理结合,赋予产品新面貌的同时也让技术以艺术化的形式更好地融入人的生活,实现“格物”与“致知”的统一。例如任天堂的Switch游戏机,以其创新的游戏硬件及其软件,色彩清晰鲜明的数字屏,给顾客以美的视觉体验。同时,还打造了厚纸板配件,让顾客沉浸式体验游戏,切实考虑了用户的体验。
最后,绿色与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维克多·帕帕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就提出了“绿色设计”这一观点。而娄永琪教授也提出“未来最强劲的经济就是修地球经济”。设计已经从“为人设计”转向“为全人类利益而设计”,因此“可持续设计”是设计的基本准则,是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格物”就是要从“物”出发,考虑物的生命周期,把握设计流程每一个环节对产品的使用材料、技术进行分析,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即从“致”环保到“知”环保的过程。
以今年4月在上海成立的ANTAZERO零碳使命店为例,通过创新零售空间,与消费者及关注低碳生活方式的受众共同摸索的可持续商业模式,以环保材料的运用、减排措施的实施等手段推动绿色设计,明确了ESG方面的整体目标,实现“致美”与“格物”的统一。
但是,注意“伪绿色设计”。以一把“纸板椅”为例,以最自然的纸制品制成且没有使用胶合剂,甚至没有金属连接件,看似十分环保却在造纸的过程中形成了水资源浪费、消耗木材、制造污染的现象。这就违背了“格物与致知”的理念,是典型的“伪绿色设计”。
综上所述,“格物与致知”就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了“格物与致知”更广泛的含义与形式,设计师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对“格物与致知”设计造物思想进行创新,也要立足于该思想,提取传统文化、把握数字技术、坚持可持续理念,做到“格物与致知”的统一,摆脱旧有设计规范,构建中国的设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