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运动 提纲: 总: 1 简述装饰艺术运动概况 分: :1 1.特点 2.发展 总:结语(评价与意义) 正文: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法国,美国等地兴起的形式主义运动。以法 国为发源地和中心,因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装饰艺术展而得名。目的是力图采取新的装饰 形式批量生产机械产品的折衷主义设计以满足人们对产品形式美感的追求,是一场承上启 下,具有国际性的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具有简洁的几何外形,强烈装饰性,独特的色彩系统以及材料的选择四 个特质,展现了其华贵奢靡,折衷主义的核心。造型上采用几何方式,线条流畅多用曲 线,体现其光滑圆融,动态与秩序感并存;色彩上重视强烈原色和金属色彩给予用户强烈 视觉冲击;装饰上使用几何图形,彩绘,自然纹饰等凸显其强烈的装饰性和奢华;材料上 传统与现代并重,如黑檀木鲨鱼皮,钢铁等混合使用,体现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但其服务 对象依旧是上层贵族,与其初衷“为大众服务”相悖。 法国作为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在设计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家具设计以艾琳 ·格雷为代表,把东方元素融于家具之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漆器设计上以让杜楠 的“金属花花瓶最具代表性,强烈的色彩对比,抽象的几何形态以及大量东方装饰动机突出 了装饰艺术华贵又单纯简洁的风格。但在发展过程中,法国装饰艺术运动逐渐从商业色彩 走向矫揉造作,从而衰落。而另一边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与法国的重心有所不同,美国较 多集中于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设计,把目光转向大众消费市场,设计领域更加广泛 深入,且把装饰动机与材料属性有机结合,以本土风格和好莱坞风格最具代表性。其中好 莱坞风格使用流线型贯彻于实践中,采用大胆夸张,梦幻的设计风格,如洛杉矶格劳曼中 国剧院,展现了富丽新奇的现代感。但好莱坞风格也是美国装饰艺术运动的最后一个高 潮。 综上,装饰艺术运动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建筑。家具, 珠宝和平面设计,还渗透到了时尚界和流行文化中。同时它标志着设计领域从传统手工艺 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本身的折中主义立场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主义运动在各国的发展 提纲: 总:简要概述现代主义设计 分:1.德意志工业同盟-包豪斯 2.荷兰风格派 3.俄国构成主义 4.美国战后现代主义 总:结语 正文: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是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变革,对以往运动的反思和 超越。旨在通过简洁,功能性的设计来反映工业化时代的需求,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倡 导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摒弃多余装饰,在各国均有发展。 设计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运动最早可追溯到穆特修斯倡导下的德意志工作联盟,它是 德国第一个自发性设计组织,在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的带领下,为德国本身现代主义发 展奠定基础,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场论战“科隆论战”,是 现代主义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理论的最后一次交锋,由穆特修斯和威尔德围绕产品是否标准 化展开争论,最终以穆特修斯为胜出,证明了设计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 必然结果。而后1919年由格罗皮乌斯创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 对世界现代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展现了格罗皮乌斯等人的智慧结晶,真正做到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成为了现代主义风格的代名词,但同时也因为过于强调形式简约,忽 视情绪价值并排斥各民族历史从而导致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其次现代主义在荷兰发展为以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为首的荷兰风格派,这是由一群画 家,设计家等在1917-1928年间组织的松散集体,没有完整的结构与宣言,而维系这一集体 的中心便是《风格》杂志。风格派以简单的几何形式,色彩,以及立体主义造型和理性主 义为设计产品的产生提供了美的精神特征,是现代主义艺术的支柱之一,对现代建筑设计 和产品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其中以蒙德里安的《红黄蓝》以及里特维德的《红蓝椅》 最具代表性。 德国构成主义设计也是现代设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运动之一,无论深度还是广度 都毫不逊色于包豪斯和风格派。其诞生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下,主张为无产阶级政治服 务,强调用形式的功能作用和结构的合理性来代替艺术的形象性。其中以塔特林所设计的 “第三国际纪念塔”最具代表性,堪称为当年时代精神的纪念塔,是技术与艺术的总合。 时构成主义也促进了包豪斯教学思想的转变,进而促使包豪斯教学进一步发展,且对于 11 代建筑及工业设计也起推动作用。但遗憾的是由于在1925年受斯大林反对,因此后来并 15 有产生世界性影响。
此外因战争影响导致大量设计师前往美国,这也促使了美国现代主义的发展,受“少即 是多”影响以及资本主义侵染严重,逐渐在美国发展为单纯冷漠,机械式的“国际主义”。它 逐渐背离现代主义转向以形式为中心,过度追求极简形式,并且由民主化转向为资本主义 服务,其中代表性作品有卡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和朗香教堂等。后来受到了后现代主义 的反动。 现代主义设计顺应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突出了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特质,使产 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存在单一化倾向,对于形式 的过分追求导致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并且忽视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剥夺 了消费者多样化选择的权利。因此,在设计中要在形式与功能中找到平衡,且遵循可持续 发展原则,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