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隆论战的影响及意义:
科隆论战是1914年,在德国“工作同盟”举办的工业艺术和建筑展览会上爆发的一场重大论战。以认为工业化设计应该遵循科学原理、进行标准化设计的赫尔曼·穆特修斯和对产品标准化持否定态度的亨利·凡·德·维尔德为代表的两个阵营展开激烈的争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理论上的最后一次交锋,迄今为止,对世界的艺术设计仍有启迪作用。
在这场论战中,实质是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分歧。赫尔曼·穆特修斯认为设计应该遵循科学原理、进行标准化的大工业原则;艺术家应该凭借标准化把握现代主义工业发展;并且要让大众接受标准化。而对标准化持反对态度的亨利·凡·德·维尔德则认为艺术家的本质应该是热情的自我表现者;且提倡独立性、艺术自由创造性;否定产品标准化,强调个人艺术性。最后以亨利·凡·德维尔德失败告终。
事实证明,设计的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穆特修斯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这场论战为德国的艺术设计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德意志制造联盟也在实践中实现了这一主张。把底特律的美国福特汽车流水线引入德国,使流水生产线和标准化进入德国工业设计。这一主张不但推动了包豪斯的发展,教育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也在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合作中得到贯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基础。
但是,过于强调标准化,使会得设计千篇一律,冷漠、严峻的风格往往忽视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民族文化逐渐被削退,人文色彩逐步被削弱,历史的革命洪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慢慢被忽视。科隆论战影响了德国的设计,在包豪斯的推动下,大批设计师来到美国,并通过美国传到了全世界,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的国际主义由此而确立。由于其建筑和城市面貌越来越单调、刻板,遭到了青年一代的不满,引发了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意大利激进等运动的反对。
综上所述,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它是德意志工作同盟在探索自己的设计发展道路中最具效率之路,提高了工业产品的水平,奠定了德国产品重质量的传统。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简单的功能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寻求个性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在批量化技术的基础上,寻求更具民族特色、更满足用户需求的当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