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扬
郑志扬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1年前

回答
28
文章
0
关注者
0

简述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现代性

提纲:一.概述

          二.其设计思想现代性的体现

              1、以人为本(主张产品为人服务。)

              2、实用美观(实用性与美观相结合 人与自然协调)

              3、千万集体(集体活动,反对个体)

              4、产品精致化

          三.总结

  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英国设计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是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代表作是与菲利普·韦伯一起设计了"红屋",著作有《桥沙集》《呼啸平原的故事》《人间天堂》《乌有乡消息》。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现代性  

 一.以人为本

 威廉莫里斯是受拉斯金思想影响最深刻的艺术家,他的很多艺术主张均和拉斯金相一致。他认为“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在红屋的设计中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好的设计,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垄断,这提现了他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二.千万集体

  他认为设计产品是为千万人服务的,而且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工作的过程。“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其设计理念强调设计应该是每个人共同努力分工完成的创造活动而不是只肯定某个人的“个人主义”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他的理论体现了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在应用艺术中的影响。

 三.实用美观

  莫里斯在具体设计上,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对于他来说,实用但是丑陋的设计不是好的设计。他强调,实用艺术必须要达到实用与美相结合,因为产品是人化的自然,是人与自然协调中介。这个造物观念在物理意义上是实用,在精神意义上说便是美。虽然对于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特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这一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但是其强调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依旧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启发。

 四.产品精致

  虽然他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且对于哥特式、中世纪的追求过于狂热,甚至只有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真正"诚挚"的设计。其他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不真实的,因而应该否定。但他对于手工业的追求实际上源自与对机械化下的产品的粗制烂造的不满。1851的水晶宫博览会其建筑材料,结构和设计与其中粗制滥造的工艺品极其不符,工业产品外形粗制简陋,没有美感且手工艺人仍以手工生产为权贵实用。以至于他对手工艺制品过度追求,但他对于产品的精致需求依旧具有一定的现代性。

综上所述,威廉莫里斯提出的千万集体,实用美观,追求产品精致化,以人为本对现代设计有着深刻经验与启发。我们现代设计要以人为出发点,反对粗制滥造,把握实用与美观的均衡。

简述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哲学

提纲:一人物背景(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影响)

         二分析其设计作品帕米欧结核疗养院

         三总结其设计理念,设计哲学

  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芬兰现代建筑师,设计大师及艺术家,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阿尔托认为建筑师的宗旨就是要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环境,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必须要适应人们的精神要求, 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原则,无论是在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中,都必须重视这个原则。

  在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的设计中,他考虑到了对病房环境的控 制和易识别性以及私密性;在设置灯光照明时避免了使卧床病人感到眩目的光源;通过巧妙的暖气和通风设计,营 造了舒适的室内物理环境;他在病房中设计了淡雅悦目的色彩,以使病人的精神能得到放松;他设计的洗手盆能使 用起来没有噪音。阿尔瓦.阿尔托还开辟了家具设计的新道路

  其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可弯曲木材”技术,设计成曲木工艺的扶手椅形式优美且结构合理。玛丽亚别墅的建筑内外基本都使用木材建造。外墙的直条木材饰面和条形板天花具有鲜明特色从整体形态到从家具、线脚,细腻的木材保证了每一个细节的精到,营造了视觉上的独特感受,使这件作品与赖特的流水别墅、科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一起,成为当代最出色的住宅建筑。

  他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的设计方向代表了与现代主义风格不同的方向,在强调功能主义,民主化的同时,探索一条更佳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正如他在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设计中听取并吸收了医生的意见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在医院中的亲身体验,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推敲,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具体分析,不仅考虑到人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完成了审美上的需求,以上种种无不提现出他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

  综上所述,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哲学是“以人为本”他一直探索着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是对工业化时代和大规模生产的一种回应。它强调“形式随功能”的原则,倡导简洁、实用的设计,摒弃多余的装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建筑、家具、工业产品等领域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建筑领域,通过使用新材料和技术,创造出了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建筑作品。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后现代主义设计更加注重文化表达、多样性和个性化,强调设计的历史性和叙事性。它反对现代主义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为设计应该反映个人和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对历史和地方特色的尊重。

现代主义兴起于 20世纪 20年代的欧洲,其设计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由欧洲的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集团来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通过现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的发展而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它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

而“后现代主义”兴起于 20世纪60年代,其设计最初也发端于建筑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一种“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是人们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

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演变。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打破了传统和现有的规则,探索新的设计方式和理念,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现代主义对于后现代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功能主义的继承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支持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力求设计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在机械化的时代背景下,二者都顺应时代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来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纵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其实都是承上启下,循环往复,不断向上的一个过程。但现代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源点才有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以及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但总体上来说都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延续,但后期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逐步走到国际主义后,变成了为追求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导致了人们对于形式主义的反叛,又因追求减少主义而剩下一种“少即是多”形式主义躯壳。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框架:

  1. 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名词解释
  2. 分析两者的相同点
  3. 分析两者的不同点
  4. 总结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化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种局面是从 1851 年水晶宫博览会开始的。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

品、墙纸和其他用品上。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继而发展到整个欧洲大陆和美国的设计运动。它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从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新艺术运动”试图摆脱任何古代之灵,真正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完全走向自然主义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造型,

装饰的构思主要来源于自然形态。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新艺术运动”承袭了“工艺美术运动”所追求的流畅的自然曲线和简洁的造型,后期受东方艺术影响较大;“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都是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它们希望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平衡。它们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界中的一些装饰动机,

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构思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新艺术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场运动的分析。工业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都是工业化工程中的探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都为后来的现代主义打下基础,对现代主义有不可或缺的影响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看当下的设计发展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手工到工业化、从装饰到功能的转变。这些运动不仅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于1860年到1919 年针对室内产品、建筑的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起因及根源根源;当时的艺术家无法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回到理想化的中世纪哥特式中去。其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代表作:《人间天堂》《乌有乡消息》虽然“工艺美术”运动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这个运动所强调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强调结构的装饰性使用等原则,依然具有它的影响力。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也对下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和插图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化的反对,对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成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用。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的结晶。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影响面相当大、内容非常广泛的设计运动。从1880年至1910年。延续时间将近30年。产生原因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对,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强调手工艺,倡导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风格。装饰上受东方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浮世绘的影响。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在形式上和图案上,都更重视象征性。“新艺术”运动强调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形式是由功能来决定的。代表人物霍塔,安东尼奥,捷克。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式特点在于功能主义和理想主义。现代主义设计包含了几个重要的特征:民主主义、精英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理想主义在现代设计初期带有突出的乌托邦思潮的色彩。现代设计是对长期以来在设计中占垄断地位的为权贵服务的一个重大反动。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提出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其代表人物勒 科布西耶、米斯凡德等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手工到工业化、从装饰到功能的转变。这些运动不仅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在当下的设计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运动的影响依然存在。例如,在当代设计中,简约、实用、环保等理念已经成为了主流,这些理念正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所倡导的。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设计、智能化设计等新的设计手段也在不断涌现,这些手段为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设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进步的过程。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这些运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同时也为当下的设计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色设计

指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及行为。20世纪80年代绿色设计的理念正式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迅速在各设计领域得以重视和实施,其主要设计原则有:节省能源,着力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开发产品和服务;降低污染,着力于减少、消除污染的途径开发产品和服务;回收及再利用,实施绿色设计,使产品可以翻新和循环利用;消除污染,着力于净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开发产品与服

核心:“3R”原则:即Reduce(减量)、Recycle(再循环)和 Reuse(再利用),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影响: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及其特征

特征

(1)第一个是它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高度强调装饰性,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装饰营养,加以运用,与现代主义的冷漠、严峻、理性化形成鲜明对照。

(2)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恢复历史风格,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而且这种折中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的。

(3)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设计

(1)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后现代主义建筑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方盒子缺乏人性,主张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有装饰,在建筑的细节上,往往采用各种古典装饰,运用变形、分裂、删节、夸张、矛盾等手段使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而现代主义建筑强调非装饰化特点,夸大无装饰化外型特点,在设计形式上陷入了减少主义风格的泥淖之中。

(2)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师们在抛弃现代主义平滑的方盒子建筑形式时,认为决定建筑外观的不单纯是内部功能,而且还受到群体、环境、地区、历史等的影响,强调建筑的形体质量感,提倡建筑的“内”“外”双重性,重视层次感和深度感。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强调重视传统历史风格,主张对历史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等方法,并且将这种折衷处理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

(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现代主义建筑形态语言基本上是单一的,只出于对功能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形式往往包含有一系列现代符号学的内容,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变化,使现代主义高度理性化,具有“隐喻”“象征”和“多义”的含义以及戏谑、调侃的色彩。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 20世纪 80 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 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在反对国际式风格的探索中,一些设计师认为解构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新理论而被应用到不同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建筑学。

解构主义是从构成主义的字眼中演化出来的,解构主义和构成主义在视觉元素上也有些相似之处,两者都试图强调设计的结构要素。

  1. 特征:

散乱:即支离破碎,结构零散,以传统程式参照,其形式、色彩、比例等方面的处理手法活跃而自由。

残缺:即强调不完整状态,故意破损某些局部,使人的视线愕然达到一种美感的追求。

突变:即以几种毫不相干的元素进行组合,有意制造“生硬”和“突兀”的视觉感。

失重:即用倾倒、扭曲、弯转等造型制造失稳的不安全状态。

超带:即超越常规、标新立异,视反常为正常。

意义: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正统秩序的批判与否定。解构主义不仅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和谐、统一、完美等提出了挑战。在这一点上,解构主义与意大利16-17世纪转折时期的巴洛克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巴洛克正是以突破庄严、含蓄、均衡等古典艺术的常规,强调或夸张建筑的部件为其特色。

构成主义强调的是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个体的构件是为总体的结构服务的;而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就是重要的,因而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在反对国际式风格的探索中,一些设计师认为解构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新理论而被应用到不同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建筑学。

波普设计特点

 1. 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 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2.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3.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波普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界引起强烈震动,并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4.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命应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就像此起彼伏的流行歌曲一样。

5.波普设计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

6.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青年的桀骜不羁、玩世不恭的

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

  (1)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

(2)为工业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3)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4)为进行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人机工程学的显著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

(5)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提供工作程序

一项优良设计必然是人、环境、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巧妙平衡的产物。

包豪斯由现代设计大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构建、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现代设计思想的建立、现代设计的传播上,都对现代设计起到重要影响。

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构建上包豪斯采用双轨制教学,即实行手工艺导师与艺术家理论导师结合,工作室与教室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了解材料,参与制作工艺,形成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受其影响,现代设计教育仍采用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包豪斯设置严谨的基础课程,并强调对平面、立体结构、材料和色彩的系统研究,使视觉教育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仍为现代设计教育沿用和借鉴。

在现代工业设计发展上,包豪斯开始以批量生产为目的,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学生去工厂实习,主张教育为工业设计和生产服务,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基础。

在现代设计思想的建立和实践方面,包豪斯实现技术与艺术统一,形成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强调手工艺工业的结合,为现代设计指出方向;同时包豪斯注重设计为大众服务,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奠定了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现代设计教育的传播上,包豪斯培养和影响了众多优秀艺术家和教育家,如康定斯基、马谢布鲁尔、密斯凡德罗,他们把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带到美国并传向世界,为各国设计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提供了基础。

因此,包豪斯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完整体系,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