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宁波大学-冯习真
14-宁波大学-冯习真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5
文章
0
关注者
0

1设计使文化解码

2设计增添产业价值

3设计促进生活美学

4设计塑造品牌价值

一、文化解码:创新设计的新方向

文化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文化的一种表达。设计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文化。通过创新设计,赋予文化更深层次内涵,解码其中奥秘。我们常说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包含了时代、低于、民族的特色和思想。而用文字表达确实能给人散发思维充足的想象空间。例如马车到电话、马车到汽车等等的进步,从古贯今影响人们的生活。挖掘文化背后的智慧,进一步提升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设计”之词发源于近代,而设计未生之时,已有人行设计之事。历史上的人类在建造住所、道路和工具时,实际上也在进行设计。汉代长信宫灯被世人奉为国宝,誉为“中华第一灯”,送来了遥远的一束智慧光芒,北京冬奥会火种创意就源于长信宫灯,这是将旧的文化瑰宝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解码,搭起古今文化的桥梁,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和体验着古代的智慧与美。长信宫灯的璀璨光芒,正以独特的方式闪耀着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和城市,让世界各国游客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将中华文明的智慧精髓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无论是在冬奥会期间,还是将来的岁月里,长信宫灯都将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世界带来无限的惊喜与启迪。

二、赋能产业:创新设计传达企业文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设计创新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进而赋能产业,提高其价值。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竞争取决于设计竞争,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纷纷把设计放在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公司只有设计取得领先才能够赢得市场竞争力,例如IBM公司通过产品使用方式的设计跟新和开发带动了实用性更新,创造出超额的产业价值。

设计创新可以创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认知度和品牌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需要有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设计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使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意大利品牌ALESSI的小鸟水壶,水烧开时能发出欢快的鸟叫声,突破了人们对水壶形状以及功能用途的传统认知,甚至提高了人们的用餐体验,并让使用者拥有一天的好心情。设计创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传达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同,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

三、生活美学:创新设计引领美学潮流

设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互为关系。生活为设计提供了具象的物质条件,设计使生活处于美和艺术化的层面,从而使生活具备了艺术的意义。威廉·莫里斯被誉为工业美术运动的先驱,他曾说过,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有用,但你不觉得美的东西。他主张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追求简约大方的造型和精致的细节处理,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创新设计,以致力于打造能够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美学享受的产品,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无印良品作为禅宗美学的代表,造型简洁明快,去掉不必要的颜色、标签、包装,更加注重常人忽略的细节,每一件产品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通过与环境匹配创新、材质环保创新、造型简约创新,虽然看似简单却给人视觉触觉的双重享受,更加凸显生活美学与创新设计密不可分。人们先是创造了生活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创新设计反过来影响人的创造,设计与生活美学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设计从生活方式中来也创造新的生活方式。通过创新设计的理念和技术,设计能够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富有意义。

四、品牌价值:创新设计塑造企业识别系统

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企业通过创新设计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设计作为管理手段,通过企业识别系统(CI)及其设计和塑造企业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元素的呈现,更是一种传达企业价值观和使命的方式。通过CI的设计,企业能够传递出自己的核心理念与个性,与客户和员工建立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通过创新设计还能够帮助企业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苹果最新发布的Vision Pro头显标志着苹果公司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苹果公司的设计理念受到创新设计思维的影响,逐渐产生了品牌效应。他们并不是一味地开创新技术应用,而是探索了场景交互的多种可能性,致力于将产品体验做到极致,以后发制人的方式引领行业改革,重新定义人们的生活方式。

创新设计在品牌价值的实现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品牌形象设计、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设计等多个方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形象和关系价值,实现品牌价值的创造和提升。一方面,创新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从而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创新设计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识别系统,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设计反映经济体系,体现科技痕迹;设计还体现情感与文化价值

设计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经济体系,也显现我们必须共事的科技痕迹,它是一种语言,反映出我们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英国设计评论家迪耶·萨迪奇曾将设计概括为探索时代的“密码”,设计所表现的就是现代社会的DNA,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世界的本质,就必须探究密码,透过被设计包围的生活,探索由设计呈现多彩的世界,成为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设计与经济

设计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使艺术文化繁荣,与此同时使设计具备了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的特点。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发达直接影响艺术设计的发展。设计初期,经济的形式体现主要表现为对设计的产品市场的需求分析,对产品附加价值的分析,这一阶段的设计产品主要面向消费市场,将设计产物作为商品实现社会经济。现阶段设计融于社会经济发展,设计可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也就是说,设计以直接间接的形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应以经济活动为基础,通过经济活动来拓宽艺术设计的价值,将二者紧密联系,通过一个整体研究,这才是设计与经济活动的属性所在。

设计与科技

设计不仅具有科学和艺术两方面的特性,并整合两者、超越两者,成为新的一级。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设计的发展。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社会不断前进的每一阶段所创造的文明成果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设计的重大改革和发展都与科技的突破密切相关。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设计与科学思维方法已经开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法国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等著名的现代建筑正是设计与科技融合的经典。这些设计师将人类美学、哲学和现代科技融入到设计中,创造出更新、更为多样化的视觉效果。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高速发展,它使设计的过程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有形转为无形,从实体产品转为虚拟产品,而随之诞生的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也给设计师们设计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代设计不再有传统的束缚,科技的快速发展使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开放且极具个性特征。

设计与情感

情感化设计即设计师在产品满足功能需求的条件下,不仅注重对产品的外观和表面装饰的设计,而且注重将情感注入设计,使用户在购买产品时能够引发情感上的共鸣。随着信息时代、智能交互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产品设计的要求也正逐渐提高,过去人们对于一件产品设计评价的好坏,主要依据产品的实用性,现在反而越来越关注产品的情感设计和内在的含义。人们对于产品的使用,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有简单功能,而是更偏爱蕴含着人情味和充满趣味性的情感化设计。唐纳德·诺曼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为了达到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目的,需要探究三个层次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不断地融合到产品设计中去,同时也要将产品设计和认知心理学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满足实用功能,又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将情感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才能达到产品外在与内在的统一,使产品更加具有魅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品的使用者。

设计与文化

新时代下,设计与文化越发明显地交融在一起,相辅相成,相聚相依。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设计与文化的关系相当错综复杂。设计创造新的文化,文化作用于设计,又更新着文化;设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承载并延续文化,诠释并创造新文化。设计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自然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先生曾经讲到:“设计师要创造新文化”。这便体现了设计可以反作用于文化去创造文化。同时设计的物化也是在创造新的文化,设计的成果反作用于文化,成为文化历史积淀的一部分,对文化有丰富、创造和更新的作用。设计既是创造文化的设计。设计师要让自己的作品创造或影响社会文化,就必须深入现实生活,去感受和领悟社会文化,并站在更高的角度,融会贯通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变革,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去汲取设计的营养,丰富设计的文化底蕴,从而创造新的社会文化。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科学与设计需要互相滋养,感性与理性需要和谐统一,对于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设计,科学作为温床是必不可少的。当代艺术设计必须依靠科技所提供的力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发挥设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满足审美性和功能性性的统一,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通过科技与艺术设计的融合中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产品。

理解:实用性要适合要赋予价值,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物品的实用性不同。

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墨子等在《礼记》《论语》等著作中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即认为“形式既是功能的外在包装,又是功能发挥的内在基础”,其实是一种深刻的事物观念,也是今天发展和应用的基础。而如今,随着文化水平、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人们对产品的使用功能,即实用性需求发生了改变,形式美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形式与功能何者为第一性是古今设计师一直讨论的话题,如何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要根据其所在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代设计中,设计应遵循功能至上的原则,形式满足功能的需求,同时追求形式表达良好的审美需求。

一、相辅相成:设计功能与形式统一而互为

1、功能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之中,功能与美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产品设计的一种本质性存在,一个合理地表达了内在结构或适当地表现了功能的形式应当是一个美的形式,这就是中国古代就提倡的“美善相乐”的思想,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个好的善的形式,因而必然也是一个美的形式。原始石器工具中的箭簇、手斧、刀、刮削器等工具功能结构的完善是与对称、光洁、美观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建立在实用、合理甚至是典型结构上的功能形式,不仅因为好即善而美,而且它在自身形式上也具有美的形式要素。物的功能性各具特点,从美与功能的相互关系而言,只要真实和完善的表达了功能形式,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具有美感的形式。合理的功能性是美的统一体或是与美的特质结合统一的具体表现,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2、形式美是功能性的外部表现

在艺术设计中,来自产品功能的形式,即造型的结构形式,表达了它的内容。这即是阿诺·理德所谓的“艺术形式揭示了它的内容”的形式的第一层意义。在产品设计中,即使是这些装饰的形,与结构不可能完全分离的,如瓷器的釉一样,剥离了釉这一装饰层,瓷器也就不能成为瓷器。汽车除去了流线型的外壳,也就不成为汽车而只能是“发动机”。这一切说明,即使是具有装饰意义的形式也是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形式,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玩物。形式的内容是功能性的体现,其自身具有可变性、能动性。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可变的形式,如喝水的杯子,内容功能不变,而形式千变万化,各种材料各种造型不断演变、发展,日益丰富多样。因此,形式不仅是表面形式,也是内容形式,是功能性的外部表现。

3、功能性和形式美和谐统一

《论语· 雍也》指出:“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孔子非常强调“质”与 “文”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功能与形式的完整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对于产品功能美和形式美的要求是不变的。中国古代瓷器,在器型合乎比例的基础上,宋瓷将功能形态发挥到了极致。宋瓷当中壶的造型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变化都严格遵循体现功能美这一定律。当今先进工业生产设备、大型计算机、电脑、琳琅满目的手机、五光十色的汽车、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日用品,它们之所以不仅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且还能使人感到某种愉快、舒心、喜悦和兴奋,不单单在它的外观效果,而主要取决于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作为为人造物的产品设计,只有使功能美与形式美完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产品,才能满足人们多元的丰富性需求。

二、大相径庭:不同文化背景使形式功能大相径庭

1、设计与需求:中国设计适应形式与功能

“形式追随功能”理念认为设计应主要追求功能,而使物品的表现形式随功能而改变。汉代时期,设计已经非常注重实用功能,器物的制作特点也不像过去那样多以花纹作为装饰,灯具作为当时重要的设计种类,它的形状、种类、质地都更加的多样性,且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其中汉代的“长信宫灯”就是代表。在造型上,宫女的跪坐姿不仅增加了底部的面积,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灯具的稳定性,宫女的体内中空,左手托着灯座,右臂高举着灯,实际上是与灯顶相连,形成烟道。该设计精巧,既是一件独具匠心的青铜工艺品,又是一件方便实用的生活用品,充分诠释了“其器完而不饰”的特点。

反观现在,2023年亚运会,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射击综合馆独特的外立面设计。34000块由铝合金打造的旋转百叶组成幕墙,在阳光折射下呈现出流动的光影画卷,这正是中国古典山水画《富春山居图》的意境。随着时辰和日照角度的变化,每一天这里都在上演一出流动的“山水实景秀”。银白色的百叶在阳光下闪烁,画面的层次也在不断变幻。站在场馆外宽阔的广场上,《富春山居图》中的渔舟、层峦、流水在眼前栩栩呈现。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场馆本身的功能运用,更在于它通过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成功演绎了中国山水文化的内涵,将艺术融入日常公共空间,功能形式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

2、设计与经济:美国设计形式追随销售

美国在二战时期远离战争浪潮,其强大的生产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再加上欧洲大量的优秀设计师都对这次的形式追随市场奠定了基础与发生的可能性,引发美国早期工业设计发展的商业竞争。雷蒙罗维代表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无所不能的特点,他设计的产品,大到飞机、轮船、火车,小到邮票、口红、可乐瓶,都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罗维是一个商业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设计师,“最美丽的曲线是销售上涨的曲线”就是他的名言。美国设计“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在罗维的思想和实践中有着充分体现。

迅速上升的美国经济使其进入了丰裕社会,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占领市场和迎合不断求新求异的消费者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模式。设计师厄尔为了促进汽车销售,提出有计划废止制。“有计划废止制”提出的初期,成功地解决了产品过剩的问题,给垄断资本带来了巨额利润;它作为一种设计策略,成功地培养了处在经济上升期的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观念,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繁荣。但是,“有计划废止制”吊起了人本性中的欲念,而“人欲”是没有止境的,“人性”是不受控制的。这种不健康的发展代价就是地球日益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形式过于追随销售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设计时的设计伦理
20世纪在波普运动的浪潮中,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了伦理观在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他提出设计是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少数人;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到弱势群体的使用;设计过程中是否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三个关注点。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只关注于眼前,更主要的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成社会体系的因素。

一、为人类的设计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于设计的伦理其精髓对现代设计仍具有意义。墨子对技艺的要求“俭”、“用”,提倡与人平等的的地位,反映到设计上,体现设计的平等性,即设计为广大普通民众服务。如今,我们说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利益”是指全面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片面的、暂时的、仅有益于这方面而有损于另一方面,仅有益于今天而有害于将来的利益。例如一次性用品,从设计角度来看,它是成功的,它给人的生活带来方便,又给商家带来利润;但从人类长远的利益考虑,从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角度来看,一次性消费品是有害的。设计是设计师的社会行为,它不能不具有社会伦理的性质,正如伦理学家约纳斯指出责任伦理学时所说:“人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周围的人负责,还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仅要对人负责,还要对自然界负责,对其他生物负责,对地球负责。”
二、为环境的设计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远古时代的惧怕自然,石器时代的征服自然,到如今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除了要面临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以外,甚至还得面临人类自身的生态问题。人类语言中第一次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词语,并且已成为关系到人类能否长久生存在地球上的严峻问题。设计师应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时代赋予设计师的历史使命。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世界设计博览会、国际设计竞赛等以“设计和公共事业”“为了生命而设计”“信息时代的设计”和“灾害援助”等作为会议或竞赛的主题,就是这一使命的体现。设计理论界已有人提出“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原则,意欲给设计行为重新定位,防止设计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防止社会过于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葬送和人性人情的失落,防止人类的异化,使人类能够健康地、艺术地生活。
三、为社会的设计
不可否认,当今设计界泛滥着“设计追随销售”的风气,有的设计师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丧失了社会公德心,设计中充斥着颓废、堕落的东西,成为社会公害,例如色情卡通、赌博机等。还有不负责任、蒙混过关的设计风气,设计出的“杰作”既不宜使用,又不宜观赏或收藏,只能积压货架与仓库,或是成为视觉污染、环境垃圾,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他任何缺乏设计道德的不良风气和破坏环境、欺骗顾客、盗用专利、危及社会的不良设计,都是应该遭到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坚决杜绝和反对的。对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尊重和遵守,是设计师履行社会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

设计伦理的提出是设计文化进步的标志。这一概念无疑是针对设计上出现的不伦和无序的现象而推出的。设计师盲目的追求个性和意志的表现,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从而忽略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就会造成不可挽回、无法弥补的损失。

马家窑型(名词解释)
马家窑型是新时期时代晚期的一种彩陶,距今5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
造型有壶、罐、瓮、盆、钵、豆、碗等,陶器则多是小口的壶、罐之类。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1满。马家窑彩陶的装饰。从器物的口延到接近底部,几乎都饰满了花纹,显得多而满。2内彩。内壁绘彩是马家窑型彩陶的一种流行的装饰方法,也有内外都加彩的。3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代表器物:漩涡纹彩陶瓶、舞蹈纹彩陶盆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