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水晶宫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 79-武理-胡杨雪的回答

设计史上把“水晶宫"称之为现代设计的开端,一方面是由于其作为建筑本身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对水晶宫内所展示的工业产品批量化生产的粗制滥造引发的社会效应和进而拉斯金提出了为大众服务的设计原则。在当时成为了乌托邦色彩的“为大众服务”设计理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中国设计需要达到的高度,水晶宫带给现代中国设计的启示是巨大的。
水晶宫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无论从创新角度还是科技层面都是巨大的突破。然而当今中国设计虽然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科技水平提高,在当下大众对设计与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可使用上时,但设计师对新技术的不敏感,难以做到在材料上的创新,就会导致无法真正做到为大众服务的设计,使设计与大众需求之间存在间隙,设计作品平平。因此,当下中国设计应该在科技与技术之间寻求平衡。
水晶宫内粗制滥造的展品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速发展,工业批量化生产导致的艺术水准下降局面。这对当下中国设计无疑也是一种警醒。中国并非没有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痕迹。无论是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的设计思想,还是《周礼考工记》中“材有美”的工艺观念等等,当时我国的工艺美术设计也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统一,功能与装饰统一。而当今中国设计由于时代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发达,快餐式设计与作品琳琅满目,千篇一律,束缚了设计者的灵感与创意,导致在一些领域使得无法做到大众需求与设计之间联系紧密,成为了“水晶宫内粗制滥造的展示品”。因此,当下中国设计应该在创新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
回顾中国设计与艺术的历史,有不少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时机,但却没有把握机遇与更优秀的更良好的艺术设计领域接轨。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脱胎于工艺美术之中,以美术为基础,不大重视与科技,经济,市场的联系,而当到现在电子信息时代则与真正和“大众”沟通有些脱轨,设计发展受到束缚。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财富而因当下对外来文化的生搬硬套做不到真正展现。
总的来说,中国设计只有更加注重审美教育,注重艺术发展,善于思考,着眼于构建当下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与体系,将设计与大众紧密关联,强调以人为本,才能真正的实现与大众沟通,真正的从大众需求出发,绽放中国艺术文化魅力。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