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 — 222-小白熊冰的回答

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国内设计教育现状
一、未来设计教育从业者应当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二、未来设计教育从业者应当具有前瞻力
三、未来设计教育从业者应当拥有设计创新思维
展望未来

中国的设计教育在发展之初,参考借鉴了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制造业公认的工具。但在面对本土的、复杂的设计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时,设计的技巧难以解决复杂问题的本质。近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的视野与实践边界逐步扩大,重新定义着未来设计教育模式,延伸传统教育边界,从而促进中国未来设计教育全新模式的构建,推动全球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在人类社会巨变、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人人设计的时代环境中,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当如何回应发展、顺应趋势、洞察教育方向,这是当代设计学科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当能够打破壁垒,具备跨界思维
设计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跟工科、理学、人文社科等学科息息相关,未来的设计教育一定是培养学生们的跨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设计思维,使得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批判性的观察、破坏性的设计思维、从而对于新兴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实验。如果只是仅仅停留一个学科上,很难去跳出思维的框架,拥有系统思维的能力。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种子基金项目“未来融通教育设计”为例,该项目围绕小学教育进行创新探索,研发融通各个基础学科的科学人文课程,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非传统教学环境,融入新技术与艺术的空间氛围,使学生在美好感性的学习空间里展开理性思辦的学习过程。此外,项目摸索以引导、启发为主的去中心化教学方式,引导、鼓动学生自主培养想象、创造交流、整合以及用艺术语言表达的能力。未来设计教育应当加强新文科建设,而设计教育从业者要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当具备未来视野与国际视野
设计教育从业者应当拥有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观念。未来是不确定性的,如何站在当今的角度来去思考未来的生活生产方式,这是未来设计创新性人才应该具备的特质之一。尤其面对生产、生活领域快速经历技术性变革的时代,更应该向新的领域、新的需求去挑战。
同时设计是开放的,是跨界的,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认知和视野,对世界进行交流,对末来进行想象。目前,许多高校的设计专业都在培养全面的设计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中国更是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的生活方式也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设计师需要具备从今天把握未来趋势的宏大视野,具备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把握变化脉络,眼光超前,才能在世界变幻中掌握主动,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引领未来。
三、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当具备社会责任感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为人服务,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开始,就强调设计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巴巴纳克指出,设计影响的范围之大,要求设计师承担的社会和道德责任也就更多。同时,不仅从事设计工作的设计师本身对设计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还要培养公众对于设计过程的洞察力。
今天设计教育从对事物表面需求转为深层次的社会责任,面对新世纪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设计师面临的任务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更为艰巨,学校已经开始关注地球的命运、后疫情时代、危机处理、大健康、老年人生活。未来设计教育者从业者应该关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设计教育就是要使设计人员明确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活动为社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为所服务的对象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的王敏教授所说“只有当设计师仰望星空,胸怀人类命运时,设计才不再仅仅是一个维生的职业,不再只是一种技能,而是改变未来,创造未来的动力与工具!”
四、总结
设计无界,相融共生。在当今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之时,未来设计教育从业者应该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面向国家战略定位和社会未来趋势,不断进行知识结构和设计方式的迭代,拓展科学研究的范式,引入跨学科理念,将设计教育置于产业链的范畴,通过“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将专业设计教育与“大设计”相结合,系统谋划、精心设计、一体推进,着力将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引向深入、推向实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设计专业人才与未来研究者,使社会创新成为可能,以全面系统地视角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推动社会创新。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