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 — 30-北师-小尹的回答

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提纲:1.设计教育的理念
2.应该注重文化传承
3.应该具有多元化思维

随着学科体系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理念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被动式的知识传授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创造力的新模式,设计教育的重点从物品的生产转向探索设计的过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具备传承文化、顺应趋势、洞察教育方向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当具备解决“如何将设计教育植根本土特色和本民族文化”这一问题的能力。中国的设计教育在发展之初,参考借鉴了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制造业公认的工具。但在面对本土的、复杂的设计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时,设计的技巧难以解决复杂问题的本质。所以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应注重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重新解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启发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对其进行整合,找到其与时代的对接点,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和审美趋向对传统元素加以提炼和运用,从而在现代环境中作为创作的新的创意点得以延伸与发展。

“多元化思维”是未来设计教育从业者所应具备的另一种能力。设计学作为人文与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体系上是一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综合性的学科,因此规章制度势必在保证多元化的前提下开展。设计教育应当是跨学科的协作,使社会创新成为可能,以全面系统地视角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推动社会创新。未来设计教育从业者应当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学科融合和问题意识,持续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现象、新需求。同时,应当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在跨学科的视角下重新组织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起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最后,未来设计教育从业者应在实证主义的认识论范式下着力将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引向深入、推向实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设计专业人才与未来研究者。

毋庸置疑,多元、开放、创造、有机、系统性的知识共塑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未来设计教育的从业者不仅应该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把握其精神功用,关注多元文化内涵,为设计创作提供最具实据性的参照和铺垫,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应该具备多元化思维,突破传统单一学科模式的瓶颈,建立利于交叉学科教学的模式,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推动设计教育发展,强化产学研跨界融合,引领未来生活革新。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