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结合本专业,讨论设计时的设计伦理。 — 92-湖工-于尧舜的回答

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设计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现代的工业设计还停留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系统设计上。从未来角度来看,这是表象的,静止的,狭义的,设计伦理的提出将着眼产品相关环境的设计上,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设计伦理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人、环境、资源的因素,提倡设计以人类的长远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自觉地珍惜共同的财富,维护自然资源,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一个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人为环境。

(一)绿色设计,设计师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

现如今,设计早已是多元化时代,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不像以往只为解决简单的造型和功能性问题。设计师所具备的社会责任也不再是简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面向于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性问题,这类需求需要我们看到第三世界的人类,同时还有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和植物,但如今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的行为,完全漠视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违背了绿色设计理念,违背了日本设计兴国的政策,将会造成大众对设计失望的心理。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一书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作为一名设计师,应该汲取设计发展的经验教训,将好的理念坚持彻底并传播下去,设计师的职责方向要从以用户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和生物体为中心的设计范式。

(二)“以人为本”,设计师应兼具商业性与公益性。

优秀的设计师都是把时代背景与设计结合,在设计作品中注入自己的设计思想,一个产品或一栋 建筑对时代没太多冲击,但是当设计师们把设计作品集合在一起形成设计思潮,就有着相当的力 量,能对时代产生强有力的冲击 。所以在设计师设计产品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共同关注设计的公益性。例如美国为了刺激以及企业家的盈利,兴起了有计划废止制度的热潮,他们目的在于用人为的方式,有计划的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 这种诱导消费者不断地升级消费,造成了消费者心理老化和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反观阿里巴巴的公益设计博物馆,其中作为一个设计周里的公益展,VAVE 的思考从寻找公益和设计的内在联系开始:公益是种社会现实,设计是种解决之道,展示则是教育。他们从一个可复用的博物馆艺术品物流箱出发,重新设计了 “公益展览”:不仅仅是展览,更是一个可循环的展览系统。由此,通过设计同时解决了内容、形式、运营的问题。以展览的形式把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带到大众面前,引发关注和思考,让大众参与和介入,让公益循环起来,才是可持续性的公益。设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本应该是一体的,如同正反无法割裂,我们需要努力寻找商业性和设计公益性的平衡点。承认设计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服务,思考设计公益性的可持续原则,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关注未来性,设计师以面向设计的可持续性。

未来工业设计要探讨的不只是人物之间的关系,还要扩展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协调,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们的目光会聚焦一些社会性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在当下工业4.0数字人工智能化时代,丰富的新技术使设计变得更加多元化,技术的发展是设计展示方式趋于虚拟呈现,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未来的设计将面临更多挑战。这就要求设计师更应该关注科技的变革,以关注市场发展以及关注用户的需求。同时设计师要趋向于服务化以及个性化的设计,关注用户信息系统每个领域的需求而不能把新技术仅仅当成一种形式,如法国蓬皮社艺术中心。那样就如同当初的国际主义风格,单纯的为形式而形式,从而忽略了功能,过度科技也会带给人们冷漠、缺乏人情味的感觉。同时设计更应该注重人以及利用新技术实现设计的可持续性。如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在《墨子·鲁问篇》中就提出关于道德行为评价的标准“志功合一”,“志”即行为的动机,“功”指行为的效果。墨子认为道德行为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利益;实际效果,不能离开其动机。启发我们设计应该为时代服务,评估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产品对社会的影响。设计是未来性的,可持续性,满足未来人的消费和生存需要才是好的设计。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革命和科技的发展,设计师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认知到未来的设计必然基于人工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人文情怀、注重社会审美以及大众所共同参与的设计。只有让设计伦理意识成为每个设计师的自觉的组成部分,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业设计活动中彻底杜绝那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盲目追求个性,从而忽略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的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设计,才能使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使人类生活变得健康、美好。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