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
1.1利用AI提高设计效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兴起,设计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从过去的执行者、解决者、协调者,转变为规划者、反思者、赋能者。当代设计师应当学习和利用生成式设计人工智能,将设计性行为分为低效重复劳动和高质量思维活动,如OpenAI发布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设计师仅需能执行详细文本指令,便能生成高质量、连贯视频,包含多角色、动作等元素,将文本或静态图像转化为1分钟视频,整个生成过程简短且高效。这样便能将自身从机械重复和冗杂的单纯体力劳动之中解放出来,让自己能把更高效率且目的性强的发散性思维集中到赋予设计以意义、内涵和精神之中去,提高设计设计效率的同时也让设计的“精神层次”更加多元和创新。用符合高效能要求的新时代设计更深层次的解决智能化时代的社会需求,让设计的效率与时代的“车辙”同轨。
1.2利用AI学习跨领域复合型知识
设计师普通的单一设计和制造早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早在工业2.0的大背景下,乌尔姆设计学院就开始把设计从纯粹单一的制造模式变为了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从工艺艺术视角转变为科学理性。设计逐渐引进多学科交叉,比如人机工程学、心理学、哲学、生态学等。更别说工业4.0下的智能化,复杂性和高需求纬度的社会,设计师应该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的现状出发,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设计机遇,如利用生成式设计人工智能为自身提供学习跨领域复杂性知识的渠道,成为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掌七握智能化驱动的设计流程,实现解决方案的智能化镐效化与个性化,具备前瞻性、跨学科协作能力,利用设计创新(创新思维+想象力)解决新工科背景下生态、环境、文化、社会等复杂性问题,从以往设计师的角色中转换为设计过程的协作者,使用新质生产力设计工具和思维并进,以设评与数据驱动为目标的新质设计师。
1.3利用AI提升对文化宝库的挖掘能力
设计属于历史的范畴,设计师应该深入理解历史文物的文化背景,并通过AI创意设计,跨越时空地将这些文物与各类艺术风格进行融合、重塑,最终呈现文化在不同时代的碰撞与对话。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探索并展示人机协作在艺术设计创意领域的潜力。从而推动文化、设计、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融合,实现在数字领域全新的技术创新与创造性表达方式,重新探索并校准艺术的边界,引发艺术创作和阐释形式的重大转变。如央视总台发布的中国首部AI全流程系列中国神话微短剧《中国神话》,由央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合作推出。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AI技术对大量传统文化神话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为编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设计师应善于让中华文化赋能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本土化发展,培养设计产品的文化底蕴,做到技术与文化并行,平衡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展现在同一客体上。以技术为骨骼、以文化为血液,这样的含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设计产品相应也会在国际跨文化传播和国际话语权把握中有更好的表现,进而形成一个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展望
不退步也是一种进步,避免思维疲软避免版权,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