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没有去复制语料,都是自己手打的,也写了很久140min,,,稍微看了一点书,感觉自己很难做到闭卷,老想查一查 ,有个时间限制我怕编错了,,,1960-70的技术有哪些,我都有点搞不清,感觉这个题我都想不到什么概论内容。只知道史论,看了书感觉也都是一些概念理解,具体的话术都是现编,漂亮话记不住一句,也不知道体现概论了没,,写到后面,,整个文章像是对何人可书里关于1960-70的内容的串讲,分点也比较含糊,很难正面回答,还好本来就选了个相对考课内一点的题
总起:。交代时代背景,科技怎么发展,风格变得怎么样了
1、实现形式拓宽,风格变多样。。波普、后现代主义,激进设计,(~解构、参数化?还没开始~
2、技术艺术设计(,高科技风格超高科技, 设计科学,专家团队
3、时代与生活的变革(企业识别设计。人机工学,孟菲斯。~苹果、青蛙设计、都没开始~
总结:设计应顺应时代发展,现在ai时代。。。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进入电子时代,形成了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设计观念的变化,为设计多元化铺平了道路。20世纪60-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风起云涌,设计风格多样化发展。可以说,科技的发展给当时的设计风格带来了各式各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设计形式被异化
科技的变化使更多的设计想法得以实现。设计实现形式变多样,关于功能性的维度拓宽,开始更关注人的情感以及更高层次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格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活动围绕信息展开,波普艺术围绕大众的象征性的信息文化进行创做,诞生了诸如《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庭如此美好,如此吸引人?》的设计作品,运用拼贴、复制等手法,走进生活吸人眼球,传播形式颠覆传统。
后现代主义与之一脉相乘,注重个性化表达与国际主义风格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也功不可没,不止于玻璃钢铁等建筑材料,发泡塑料、玻璃纤维和弯木技术等亦成为设计师们的关注点,例如潘顿与米勒公司共同研发出,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制成的一体成型的潘顿椅,别致具有雕塑感,色彩艳丽至今享有盛誉。
二、设计观念被颠覆
技术的提升势必引发设计思想观念的变革。20世纪60年代,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产生了“高科技”风格。在技术上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鼓吹表现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将结构裸露在外,强调信息技术的密集,是过于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后因其设计风格显得过于冷漠刚硬,受到超高科技风格的反讽。
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载体、科技和艺术的统一。20世纪60年代,受视幻艺术和技术发展的影响,产生了追求几何构图、机器风格的新现代主义,例如雅各布森于1967年设计的“筒系列”不锈钢器具是新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中的发展,也是受视幻艺术影响的硬边艺术的体现。设计风格变得几何化,稳重而严谨。
随技术的发展,设计要求变得复杂,设计从单人作战变为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随设计管理的发展,企业为保证设计的连续性,呈现出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活动。这推动了“无名性”设计的发展,改变了许多电器产品的形式,以明星设计师为号召的设计团队,让位于强调团队意识为企业整合设计方案的设计公司。其中一个极端例子是:无印良品,设计开始不强调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三、设计领域被拓宽
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工具发生改变,拓宽了设计的领域。二战后,企业识别计划备受重视,形形色色的印刷材料被用作发展统一而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其内容和形式也发生巨变,逐渐转为数字化形式,可及时更新,设计的领域从原先的图案设计,拓展到时时和大众保持联系,通过互联网和用户建立全生命周期、全接触点的一致性体验。交互媒介多样化,设计风格变得更亲民、注重体验。20世纪60年代,人机工学的发展也为人性化设计,包容性设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设计具有社会学色彩,走向科学化,使设计具有人文关怀。
技术革新也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孟菲斯代表人物索特萨斯:认为设计了某一类物品时,实际上也是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认为产品不仅是使用功能的工具,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应该赋予它一定的语义含义。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进入工业革命3.0时期,开创了数字控制机器的时代,人机在时间空间上可以分离,人不再是机器的附属品,而成为机器的主人,开启人为控制机器。产品的用户导向性进一步提升,每个群体的需求各不相同,工业设计以多样化的战略,让产品主动选择用户。例如,索尼公司于1979年推出的Walkman(TPS-L2)个人立体声卡带播放机,打破了必须在固定地点听音乐的限制,并通过差异化的工业设计(颜色、材质、功能侧重),让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选择“酷”的款式,让运动爱好者选择“耐用”的款式。
综上,20世纪60-70年代,设计风格受科技影响变得多元化,不再单一,设计活动变得更复杂。上半个世纪尚且如此,当今进入AI时代,设计师更应该做好应对复杂挑战的准备,关注设计伦理和设计新范式,让设计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设计边界不断拓展的当下,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让设计为地球生态发展生生不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