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运用全球化视野深入了解设计,就要看到设计本土化与全球化关系由对立统一走向融合共生即全球本土化的新阶段,从设计史角度,看待设计全球化,总之,如今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范式应是以全人类面临的痛点提供具有本土智慧的战略性解决问题方案。
一、以史为鉴:设计本土化走向全球化
1.本土化:各国设计形式的探索
2.本土化走向全球化:现代主义演变为国际主义
二、当代设计:全球化视野下,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走向交融共生
1.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多元化设计-设计要结合本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色,根据诺曼三层次去进行本土化探索
2.全球化视野下:本土化转译全球化-如何进行诺曼三层次转译
3.全球化视野下:设计是本土化与全球化多维共生-在全球框架上多元发展
总之,全球视野下的设计,是各国在全球化基础上共同努力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本土解决方案,本土化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走向共生
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运用全球化视野深入了解设计,就要看到设计本土化与全球化关系由对立统一走向融合共生即全球本土化的新阶段,在全球化框架上,深度融合地方的文化,产生既具有全球竞争力又富有地方特色的设计。从设计史角度来看,制造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变革,满足物质大众需求,德国兴起的现代主义形式符合全人类需要,经由美国实用主义设计走向全球化,而信息时代至今,人类追求更优质生活,强调社会认同、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之,如今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范式应是以全人类面临的痛点提供具有本土智慧的战略性解决问题方案。
以史为鉴:设计本土化走向全球化
1.本土化:各国设计形式的探索
从全球化角度来看,设计主要在于需求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造型,在过去许多国家进行不同的探索。比如受工业革命影响,机制产品粗制滥造,各国设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本土化设计,形式来源于各国历史风格,从中找寻新形式,挽救制造时代设计形式,经由工艺美术运动哥特风格模仿、新艺术运动自然风格以及多元的装饰主义风格影响,设计在各国都有不同程度发展,美国的芝加哥学派,法国装饰艺术运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等等。其中德国的设计最为突出,是现代主义发源地,其特征是简洁的形式,没有复杂装饰,黑白灰中性色彩等等,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的包豪斯也在这诞生,为德国理性主义的形式奠定基础,这也是德国设计的典型特征。其次意大利设计,强调艺术性,因为文艺复兴从这起源,对于艺术性重视高于任何一个国家。这些都是各国本土设计形式探索,具有强烈是地方特色。
2.本土化走向全球化:现代主义演变为国际主义
全球化是本土化设计符合全人类需要实现,本土化只有满足所有人的物质需要才能走向全球化。现代主义的简洁几何形式和中性色彩,起源于德国,奠定德国理性主义设计风格基调,建筑大多采用预制件拼装以及钢铁和玻璃材料,适合大批量生产形式,能够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现代主义传播到美国后,其形式语言被商业社会吸收和转化,逐渐演变为国际主义风格。这一过程可被视为一种‘本土化走向全球化,比如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因其人文主义关怀和对自然材料的重视,是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冷漠感补充,从而在国际设计界获得了广泛赞誉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当代设计:全球化视野下,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走向交融共生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数字化和生态化共同塑造设计新的格局,设计全球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多元融合共生,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共性需求,通过设计与本土化智慧相结合,
1.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多元化设计
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是多元发展设计,设计的探索呈现多元化趋势,全球化绝非被动接受西方标准,而是通过文化转译 ,将本土智慧转化为具有普世价值的创新方案。社会大变革产生的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破坏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全人类共同心愿,因此各国设计探索在面对复杂性社会问题,植根于本土文化,寻求满足全人类需求的本土方案,呈现出多元化的设计特证。
2.全球化视野下:本土化转译全球化
本土化转译全球化,要从本土提炼视觉符号,与全人类共同设计语言相结合,确保设计能够引起价值共鸣。因此,设计可以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方面考虑,融合本土特色和哲学思想,在本能层提炼核心视觉文化符号如色彩材料造型等等。在行为层方面,将产品的交互、服务、体验、流程等等与当地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相结合。在反思层方面,将本土哲学转化为产品情感体验。因为设计全球化服务对象是全人类,为所有人服务,当代设计本土化走向全球化,也是符合全人类设计,要实现全球化,必须立足本民族文化,以人类中心进行设计。
阿列西公司是意大利设计公司,其产品具有典型娱乐化和人情味,通过拟人化手段,使产品不在是冰冷工具,为生活注入温暖,为人类提供额外的情绪价值,满足全人类社会认同感需要,以此实现设计走向全球。以安娜开瓶器为例,所指圆润的女性造型和笑脸,意指在于其将意大利式的幽默与人文关怀,通过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转译为一种全球消费者都能理解和共鸣的情感符号。
3.全球化视野下:设计是本土化与全球化多维共生
当今时代,全球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战略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本土化设计应建立在全球化的框架上,以符合全人类需求的,进行本土化探索。总之,如今的设计是全球本土化的设计,在全球化同时不能忽视本土化,两者共同发展呈现共生趋势。
中国的特克斯八卦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符号去规划城市交通道路系统,城市内交通堵塞得到很好解决,每一条路都走到头,也是意指八卦中的生卦,而特克斯案例选择八卦意象也是符合当地生态环境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仅使传统文化重新“活化”,而且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方案。
综上所述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不是一味的迎合西方设计标准,而是为全球化问题提供本土智慧解决方案。纵观设计史,从设计改革时期到现代主义时期,为人服务,各国进行本土化形式探索,而德国设计迅速发展经由美国形成国际主义风格,满足全人类物质需求。信息时代至今,国际主义背景下,各国结合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新的形式探讨,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其中一些设计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而被全球推崇,走向全球化。如今,在数字化与生态文明背景下,设计以全人类中心,建设起全球化系统框架,通过各国国家文化特色填充,提供解决全人类痛点的策略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