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隆论战是1914年在科隆召开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博览会上,以赫尔曼·穆特修斯和亨利·凡·德·维尔德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亨利认为设计应该否定工业产品的标准化,强调设计师的独立性和艺术自由创造性在设计产品上的发挥。而赫尔曼则站在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角度,认为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标准化的大规模大工业化生产,设计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标准化工业生产技能和知识,促进公众接受标准化的工业产品。
2.后世的设计史和设计学家们认为设计的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场论战实际上是以赫尔曼·穆特修斯的胜利为结果。这场论战同时也是现代主义和传统手工艺理论的最后一场论战。
3.这场论战为德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德意志制造联盟在实践中贯彻了穆特修斯的主张,把帝耶律的美国福特汽车流水线引入了德国,使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进入德国设计。这场论战及其造成的对德国和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为日后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还为工业设计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具备自身科学、完整的知识与教育及实践体系的形成,做了极好的思想与行为准备。
4.现如今,“标准化”的生产是大势所趋,它以机器为主进行批量化生产,以极高的效率理所当然地代替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手工艺品生产方式,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的中国在近代的一场场外国侵略中走上了畸形的工业生产化道路,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地域文化特色失去了绚丽的光彩。在提倡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当代,设计师们也应该对于民俗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有所敏感,这不仅是设计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不失为设计通往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