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吴卷卷
中南大学—吴卷卷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1年前

回答
24
文章
0
关注者
0

设计伦理要求设计综合考虑人、环境、资源等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并发扬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运用伦理学意识取得平衡与协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伦理的内涵不断拓展,其赋予设计的意义也更加广泛,深刻回应了用户、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复杂需求。

一、设计伦理推动设计回归到“为大众服务”的本质

真实的设计是为大多数人所服务的。早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拉斯金就已提出“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的思想,但后来的设计也曾陷入“形式大于功能”、“商业优先”的误区,逐渐偏离这一本质。而设计伦理则像一道无形的价值准绳,要求设计始终以人为中心,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以明确的准则推动设计重新锚定“服务大众”的核心使命。例如日本福冈市地铁7号线将整个车站设施与车厢内部导入通用设计,让乘坐轮椅、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乃至视障人士都能够顺利通行,这正是设计伦理引导下的实践。因此,要将设计伦理作为设计行为的准则之一,洞察现实存在于人性中的问题,使其成为人性化的设计。

二、设计伦理引导设计积极地践行生态责任

设计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设计伦理要求设计师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正确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如宜家品牌采用可持续材料,设计模块化家具等,延长材料与产品的使用周期。再如星巴克采用由咖啡渣与特殊材料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吸管——“渣渣管”,不仅实现了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更缓解了塑料使用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以上案例都体现了设计伦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追求的思考,因此设计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还需肩负社会责任,将设计伦理价值与属性作为设计本身的内在特质之一。

三、设计伦理规范技术时代的设计行为,规避不良设计

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实需求不断变化,其复杂性也给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技术应用与伦理问题的平衡成为了设计师必须面对的一大议题。其中一部分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将设计仅仅作为占领市场、谋取利益的工具,而忽略真实的设计诉求。导致设计中充斥着大量虚假、颓废、不文明的因素,成为不良设计。例如利用AI生成涉及版权和隐私问题的设计作品,童装设计上印有骷髅、撒旦等图案,虚假广告夸大产品功能,隐瞒缺陷等行为,都是设计伦理缺失的表现,如果一件设计作品仅仅关注它所带来的商业价值,而缺少起码的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那么一定是非道德的,反伦理的。因此设计师在推动设计创新的同时,仍需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将设计伦理内化于设计的良好实践中。

当今设计正在实现向智能化、个性化、可持续化等方面的全面跃迁,而设计师作为设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桥梁,在主动适应时代变化、运用技术赋能设计的同时,也应该思考更加符合人类需求,兼顾社会责任的设计方案,将设计伦理作为设计更深层次的特质表达,始终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前进。

设计史发展以来,具有显著意义的设计运动接连不断,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现代设计运动都对后世设计造成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并且我们可以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窥当下设计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首先从工艺美术运动来看,工艺美术运动是于1880到191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开展的反对工业化并企图建立以手工艺为主导的具有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起因是工业革命后大批量生产的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及繁琐装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主要实践人物是威廉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主张设计诚实,反对风格上华而不实,提倡自然主义风格和东方风格等。并且这场运动的历史作用难能可贵,它强调手工艺的重要性,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试图用“美术”与“技术”结合改变机械的丑陋,积极地探索手工艺同现代生活活动相适应的设计方法,为后世提供了新的设计典范和风格参考。但从社会实践角度来看它又是浪漫的乌托邦理想,力图在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大背景下复兴传统手工艺的愿景,难以实现。

然后是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力图与当时两种流行趋势彻底决裂的一场内容广泛的形式主义运动。它直接起源于工艺美术运动,继承它的主张。特点有强调手工业,反对工业化。倡导自然风格,强调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的曲线和有机形态。装饰受东方风格尤其日本浮世绘影响,并探索新材料与新技术带来的不同可能性。宾,霍尔塔,威尔德,安东尼高迪等都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从意识形态上看,新艺术运动仍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但它影响了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德国等众多国家,成为了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并且它是一次承上启下的运动,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诞生做了积极的准备,首先提出反对传统的设计趋势和装饰手法,开了历史的先例,它大胆的革新与探索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为后来新风格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建筑界的一次范围广时间长的革命性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它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倡导简洁,实用的设计,摒弃多余的装饰,并在设计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家具,产品等各个领域等都有体现。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设计大师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即使现代主义设计存在着单一化的设计倾向,容易忽视人们的精神需求,但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仍然引领了世界范围的设计主潮,不仅因为它顺应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特点还因为它顺应了设计发展的历史潮流,可以说现代设计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所追求的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原则,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它将设计的重心从为权贵,少数人服务转移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新方向上,是设计上的一大进步。“形式追随功能”这一有力信条仍至今天还在被各个领域沿用,影响深远。因此在当代社会,现代主义仍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核心思想任然继续影响着当代设计发展。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看,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提倡手工艺,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提倡机械化,力图提高生产率。设计的发展是从手工艺到手工业再到工业,从形式到功能。回顾这三场运动可以发现,每一次设计运动都是对新风格的探索或是对经久积淀的历史风格的创新,当下的设计发展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坚持为新时代而开拓新思想新文化新设计。并且设计要顺应历史潮流,逆潮流的设计终将被淘汰,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美的要求更加多元化,美的标准也越来越复杂,更多的设计方向被挖掘,设计也随着人的需求发生改变,如一些满足“精神需求”的设计,非物质化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等,设计师要有更多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去不断发掘更新的艺术和设计。但同时商业设计不断发展,手工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被扼杀,某些设计越来越趋向冷漠和单一,当今设计师也要担负起责任,使经久沉淀的手工艺品之美不至完全消失在历史中,去探索手工艺术同现代设计相适应的方法,为工业时代的手工艺术寻求新出口。

综上所述,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看,设计始终要顺应历史潮流,以史明鉴,在过去中汲取营养并转化为当今时代设计的养分,不断接受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且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设计始终以人为本,实现人,产品,环境三位一体,为当今设计不断寻找新出口。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