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王硕
齐鲁工业大学

注册于 4年前

回答
10
文章
0
关注者
0

现代主义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运动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内在的联系,然而又在设计的诸多方面问题的态度上有独特的地方。
(1)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来看,“装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动。“装饰艺术”运动是要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因而,“装饰艺术”风格更加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装饰艺术”运动开展的时期,正是现代主义开展的时期,因此无论这场运动多么强调装饰的效果,但是,在设计上依然受到现代主义的很大影响。无论是在材料的运用上,还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上,乃至于设计本身的特点上,这两种设计运动都有不少的内在关联,以往常常把“装饰艺术”视为与现代主义对立的设计运动来看,但现在的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美国的工业设计与“装饰艺术”运动,有时简直难以截然划分开来。比如美国设计家雷蒙德·罗维1937年为纽约世界博览会设计的“工业设计师办公室”,就很难说是单纯的现代主义,还是“装饰艺术”风格;法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设计的家具,也是两种风格兼有。这都表明“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之间并不完全是矛盾的关系,在形式特征上,它们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联。
(2)意识形态上相互区别。现代主义运动则是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带有乌托邦式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而“装饰艺术”运动秉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
(3)风格上的区别。“新艺术”运动放弃传统风格,完全走自然主义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整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装饰艺术运动在思想与形式上,是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的反对,它反对古典主义、自然有机形态、单纯的手工艺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更有积极的时代意义。现代主义运动在设计的内部结构、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主张机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主张一样,而现代主义设计观点认为“装饰即犯罪”,反对设计对象进行装饰,追求简洁的新产品外形。

包豪斯最初是一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于1919年在德国创建成立的设计学院, 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包豪斯设计学院通过10多年的努力,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实验成果, 并加以完善和发展,它所奠定的工业设计教育的框架,以及它所创造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对于世界工业设计以后几十年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对于现代设计来说,包豪斯不仅仅是一种风格,也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是一个公社、一种新造型精神的聚集、一场各种艺术形式的改革,它所培养的一代人オ是以后开辟世界工业设计道路的最富生气的力量,它是现代设计师的摇篮。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参照系统,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虽然包豪斯所设计出来的实际作品与批量产品相比,无论在范围上和数量上都不够显著,但包豪斯的影响不止限于它的实际成就,而更多地体现于它的精神、观念与方法,包豪斯思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多年来设计教育界一直将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作为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它的课程安排长期成为后人反复研究和借鉴的对象。包豪斯课程的实质和精神主要归纳为三点:
1为建筑、绘画、雕塑、实用装饰艺术等各自独立的课程找到共同的基出,并把它纳入到与设计活动有关的统一范畴之中;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三大构成,就是对于包豪斯教育理念在中国设计萌芽阶段提供方向。包豪斯强调基础的训练,以几个形态为主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构建了现代设计教育基础框架。我们高校学生大多都是从基础素描色彩的应试而来,对设计的理解薄弱,三大构成为我国高校学生带来了设计的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学生了解如何乐观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推广到三维空间。
2将欧洲现代艺术的方法与经验系统地吸收到设计课程教学中;
3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艺术个性,着重培养学生对视觉形式语言的探索和创造。
设计教育成功与否,远远不只是取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取决于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相反,培养一个拥有专业知识却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对社会实在是一种危害,更不用说是以学校的名义成批的培养了。唯有追求至善至美、崇尚独立思考、创造思维、自由创作、品质追求与责任担当,方为设计教育之道。

乌尔姆设计学院是联邦德国为了提高德国设计总体水平,所建立的一所培养现代建筑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师和其他现代设计师,为德国的工业发展服务的设计学校。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对战后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其创造出学院研究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统一的模式“乌尔姆--布劳恩体系”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乌尔姆发展的“系统设计”和与布劳恩公司合作形成的“布劳恩原则”对之后全世界的工业产品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学校提出的技术美学,衡量产品和设计的各种要素和综合体系,建立起的一种美,必须符合理性的、科学的设计原则技术美学是研究美的技术表现,以及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恰当的科学,是应用美学的分支,亦是技术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技术美学伴随着现代化生产而产生发展,为工业与设计之间建立新的桥梁,成为了很多工业产品的设计特点。
其次,学校取消艺术课程,放弃形式主义,关注人文主义,引入社会科学和符号学,设计上升到严谨科学的研究范畴,高度重视科学设计,设计师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为现代设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还有其与布劳恩公司发展的系统设计,以系统思维为基础,将设计秩序化和规范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模式,各部分建立起联系性和统一性--模数体系。这也代表了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柯布西耶是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机械美学的奠基人,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大师之一,它的《走向新建筑》代表他的设计思想,大力宣扬机械的美,提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
基于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的特点,他提出了新建筑的5点原则,即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空间;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底层架空:主要层离开地面。独特支柱使一楼挑空。
屋顶花园:将花园移往视野最广、湿度最少的屋顶。
自由空间:各层墙壁位置端看空间的需求来决定即可。
横向长窗:大面开窗,可得到良好的视野。
自由立面:由立面来看各个楼层像是个别存在的楼层间不互相影响。
以萨夫伊别墅和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置之上,很好的体现了他的设计原则,也对现代建筑的特点起到了启迪的作用:
1 重视建筑的功能,以功能而不是形式为出发点等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水平,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
2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强调材料的特性与建筑结构的特性相互适应,并通过设计来发挥这些特征;
3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原则,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便于使用的房屋,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
4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坚決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和反对任何的装饰,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
5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空间比建筑平面和立面更重要,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应该从平面和立面转到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方面,在处理建筑时应考虑到人的因素和时间因素;
6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

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拉斯金和莫里斯的影响下,一些艺术家和建筑师进行设计的革新而形成的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艺术运动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在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下发起的,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延续,是对于尚未解决的艺术与工业问题的继续探索,但不仅是规模还是风格和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有着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对,强调手工艺,都是反对过分装饰风格,都受到东方风格的影响,都从自然中寻找装饰动机。
不同点
从风格上来说,工艺美术运动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而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新艺术出现大量女性题材工艺美术强调哥特式的男性化风格。从对待新技术新材料的态度上来看,新艺术探索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工艺美术则完全排斥工业化进程。

有机建筑六原则和草原风格都是莱特提出的思想与风格。
莱特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奠基人之ー,他设计了大量的住宅建筑和少量的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具有非常突出的个人风格,同时他还撰写大量的著作和论文,探讨建筑的含义以及和社会的关系。他的“有机建筑”理论,提出现代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理念。有机建筑的六原则为:
1、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2、建筑风格与人类一样多样
3、以简练为艺术标准
4、发挥建筑材料的本质性表达
5、从环境中汲取建筑色彩
6、建筑中蕴含的精神要统一,完整
早年的莱特曾经在沙利文的建筑师事务所中学习和工作,在他的早期设计中就已经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特征。他早年设计的建筑被称为“草原式住宅”,明显受到日本民间住宅建筑风格的深刻影响。
在建筑设计上的风格特点表现为:
1、彻底摆脱了折衷主义的束缚,建筑平面布局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以壁炉为中心,起居室、书房、餐厅等围绕周围灵活布置,楼上一般为卧室,室内空间独立连成一片,而且层高根据需要也有所不同。
2、建筑具有的大屋顶之外,还特别强调立面窗口的连续性,大部分建筑都具有整面的大玻璃窗,因此在室内能对室外景观一目了然,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的发展贡献是重要的,它的价值在于它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驱作用和启迪意义。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的结合”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同时它还强调设计必须“师法自然”和忠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适用的产品。设计先驱者们采用中世纪纯朴风格,在设计上多采用动物、植物作为纹饰,又吸收一些东方的装饰动机,着顾传统又异于传统,满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尝试着难能可贵的探索。
但工艺美术的先天局限是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一观念无疑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它后来导致了英国虽然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英国却未能率先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在这次运动的感召之下,欧洲大陆掀起了ー个规模更加宏大、范围更加广泛、实验程度更深的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

现代设计史跟随者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展开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对历史风格的盲目模仿与表现,在风格样式的多样与拼凑下,如何为新生的机器产品寻找到一种合适而美观的形式,成为这个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历史风格的杂糅----设计面临的重重矛盾
工业革命以前,欧洲设计经过巴洛克和洛可可追求浮华装饰的时期,被新古典风格所代替。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地位逐步攀升,装饰风格上开始倡导符合新生的资产阶级利益的艺术风格,资产阶级开始以新的审美理想来选择和要求艺术设计。但这时期的设计风格相当混乱,复古风格的蔓延,手工艺的保留,宫廷装饰趣味的粉饰,浪漫主义澎湃的激情,折中主义和中国样式风行一时。为后来机械化的生产带来了重重矛盾。

技术与艺术的脱节----引发思想上的探索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一方面大规模机器制造带来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大量工业产品的出现也带来了技术与艺术的严重脱节,技术与艺术的矛盾在水晶宫博览会的展品中被完全的暴露出来。博览会上各国展品虽为机器生产,但在装饰上却滥用复古样式,设计风格相当混乱,在装饰上虽然已经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但还没有确定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格。一些有志之士比如拉斯金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机器大生产时代的需要,并且开始探寻时代的美学原则和对工业产品的理论研究。

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实践的先驱
英国建筑师莫里斯提出设计与工匠结合、设计为大众服务、设计终于自然等指导思想,其思想与实践活动在英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在18世纪末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即工艺美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影响了多个欧美国家,出现了很多的行会组织。多位设计师比如沃赛、阿什比都进行了工业环境下对于设计的探索。工艺美术运动首次提出了“美与技术的结合”原则,并且主张设计要忠于材料、要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适用的产品,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设计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最终得以发展,设计先驱们采用中世纪的淳朴风格,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眷顾传统又异于传统,满怀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另一方面,工艺美术运动一定程度上将手工艺推向大生产的对立面,是有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并不可避免的使得英国的设计走了弯路。即便如此,工艺美术运动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在它的感召下,欧洲大陆掀起了规模范围更加宏大的新艺术运动,继续为现代设计进行探索和实验。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大变革,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力,同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引起激烈震荡。从设计史的角度来说,没有第一次的工业革命,就没有今天所谓的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新的时代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从农业手工经济转变到以工业和机械制造为主的一次转变过程,正是工业革命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的转折,随之而来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批量产品的生产为设计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设计行业开始从传统手工制作中分离出来,工业革命意味着技术带来的发展已经过渡到另一个新阶段,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工具,从而改变劳动的性质,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关系。
其次,新的能源和材料的诞生及运用,为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设计材料的构成和结构模式。
最后,设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当标准化、批量化成为生产目的时,内部评判标准从“为艺术而艺术”转变到“为工业而工业”的生产。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的概念应运而生,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的成本降低、经济利益追逐、竞争力提高都使得产品生产数量和速度提高,设计的受众、目的、要求发生变化,设计面向的重心由贵族转向新兴的市民阶级。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气时代,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这一时期设计质量参差不齐,设计改革相继兴起。人们依然在寻求工业时代的设计如何与批量化大生产相结合的答案。
首先,工业的发展兴起了一批依托于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如汽车、家用电器等机器密集生产的工业。家用电器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形式和家庭生活环境,设计师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也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其次,商品的丰富带来了消费市场的变化,新的电器产品具有了明确的社会意义,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象征意义。设计赋予了技术一种视觉形式,创造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并提供了一系列表现现代化确切含义的符号。
最后,工业与设计的关系在大多数的领域是以批量生产和机械化为中心的,批量化与标准化的问题日益显现,无论是从福特T型车还是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尝试,都为设计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从而带来了工业生产及其产品的的巨大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于设计而言,
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相应的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耶有了很大的转变。计算机在软硬件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耶因其快捷高效、准确精密和便于存储修改等优势广泛运用于设计领域,大大提升了设计的效率。
另一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开辟了设计的崭新领域,先进的技术必须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才能使技术人性化,真正服务于人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从实验室的高精尖设备成为寻常百姓中的一件家用产品,外观造型也由严谨理性转变成更加自由和丰富多彩的形式,设计推动着技术为人服务的发展。

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具体体现,它所带来的远不止是工业的发展,更有着对于社会、市场、生产消费、行业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它对于设计所带来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而设计又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高新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而在当今步入工业4.0的时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向的发展,也会给设计提供无限的空间,设计也将在此背景下继续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想法:
结构这样写行吗:总领段;工业1.0;工业2.0;信息时代;当今社会;总结
角度:技术、市场、消费、行业结构等

设计是什么
设计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背景下,现代设计是指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它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与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且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

设计与艺术
(1)设计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它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文化不仅确证人的存在,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培育和滋养了人。
(2)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设计。设计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它涉及造物文化、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设计融于其中,同时又受到这些不同文化的影响。因此文化中就包括设计文化,同时设计文化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促进文化的整体发展。设计应充分汲取文化中的养分,立足于文化,超越文化。
(3)设计文化是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因此造物设计文化成为人们了解已有社会生活、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面貌的第一手形象资料,成为研究人类文化的相互影响、交流、传播、整合,研究文化在不同时期继承、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第一手资料。造物的工艺文化对于确定一个民族的形成和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造物设计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他艺术形态和人类活动形式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和质量准确地反映文化的完整性。
(4)文化传统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设计的形式到精神内涵,文化传统都会给我们无穷的启示。

设计与科学技术
(1)设计与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手段;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新的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师提供新的课题;设计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部分,设计可以为科学技术服务。
(2)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只有在被社会接纳、被社会消费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社会财富。科学技术需要通过设计向社会进行自我表达,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成现实。
(3)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统一的产物。设计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为人类的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多种需求。“整体设计”的产生也是艺术与科学技术进一步整合的产物。设计需要科技作为先导,科技需要设计作为载体。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