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ysa
ydysa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11
文章
0
关注者
0

波普风格是一种流行风格,它以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又称新写实主义和新达达主义,它反对一切虚无主义思想,通过塑造那些夸张的、视觉感强的、比现实生活更典型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实实在在的写实主义,波普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图形。
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认为它们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现,他们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于是在英国青年设计家中出现了波普设计运动。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许多发达国家都陷入了增长停滞阶段,到2018年,欧洲与日本的经济属于零增长,加上汇率因素,用美元计算它们还退步了。美国虽然有点儿增长,但主要是靠债务。从2008年至2018年,美国的国债增加了10万亿美元,但美国的GDP只从15万亿增长到20万亿。也就是说,美国的债务增长是经济增长的2倍。只有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从2008年的30万亿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90万亿。而且由于中国政府的刺激经济计划,大量基础设施投资明显改善了中国经济的质量,高铁、小城市的机场建设、高速公路、4G通信网络建设……“新四大发明”主要都是这10年的成果,让那些到中国来旅游的发达国家年轻人羡慕不已。在这种背景下,美欧国家的民粹评论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成为趋势,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与中国打贸易战是这一趋势的自然后果。
中国的14亿人中,大概有4亿多人已经进入了“中产阶级”,消费能力很强。如果我们能把这个群体增加一倍,变成8亿中产,市场需求起码会翻一番,中国经济增长就有了新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就要提高那些过去消费能力不强的人群收入,增加他们的能力和他们的购买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国内需求不断增长。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农村。若要增强他们的购买力,必须给他们赋能,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手中的土地能成为资产,流动起来,成为他们投资或创业的资本

兼爱与民本是墨子所有思想的出发点,“兼相爱,交相利”指的是要爱所有人无差别。当时的人们面临“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状况。“兼相爱”就应该改善人民的生活,即提供人民的物质需要。因为设计不只是上层人士的专利,设计的目的应该是为整个社会服务。时光流转,当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人类不应只考虑自身,也要考虑其他生命。“兼爱”也被时代赋予新的意义。设计者应追求共生互利的自然状态。这一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中,已经被当代艺术家与设计师们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孙宇彤老师和孟祥彬老师的《墨子思想与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提出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平衡各自然要素的比例、位置、搭配形式,运用自然规律,引导自然过程发挥作用,以达到相互得利、相互促进的自然园林景观状态。《生态环境对产品开发设计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王璞老师认为工业设计师必须尊重自然生态发展客观规律。
墨子认为设计行为必须要有正确的动机,即有利于人民的是有价值的事物。“志”即做事的动机,“功”即做事的效果。在近现代许多设计思潮中,初衷总是为了大众的设计,崇尚简朴自然,然而设计的产品却仍非劳动人民负担得起。比如由英国艺术家设计师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当代有许多以本意是后现代主义或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建筑或产品,结果却是怪诞猎奇庸俗,浪费社会资源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菲利普斯塔克的外星人榨汁机其外形像外太空不速之客,创造了销量传奇。然而实用性很差,据使用者反馈,使用时,果汁流得到处都是,却不流进下面的杯子。“志功合一”原则,无疑是改变这种现实的指导作用。在对设计理念进行评估的同时,还要注意产品对社会的影响。

国际主义风格的根源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与包豪斯和荷兰风格派运动密切相关.它以简单明快的排版和无饰线字体为中心,形成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平面设计方式,影响了世界各国.虽然它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但它也有弊端,如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缺乏情调的设计特征另外,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它简明扼要的设计风格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负面效应的持续显现和深度化,在我国经济不能独善其身的背景下,我国设计业必然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危机面前,有人坚持,在中国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业、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等一系列经济政策面前,中国设计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政策契机”。但是契机能否成为现实、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为现实、我国设计业能否必然的抓住这种契机,却依然存在很多未知,因为我国设计业存在其必须应对的问题。 我国设计业对西方理念的吸收与扬弃
上世纪80年代,面对东西方设计的客观差距,中国设计业从高等设计教育到设计市场,国外经验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态势,在几乎不被研判的情况下盲目引入。面对落后,中国需要学习,对于学习,有时摹仿或照搬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对于学的目的不能只因袭和追崇。就像一棵植物被移植到另一个环境,不管将来它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作用,但一个基本前提必须遵循,那就是这棵植物首先要能被环境接受,并在移植后首先适应环境发生必要的改变,因为环境是主体。而事实上,中国设计业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时,很多情况下,恰恰忽略甚至主动丢弃了自身的文化主体,完全以西方为标准,用西方认知体系和相应环境下的“设计”,机械而教条的规范自己,以致国外设计一度成了参照系和矫正自我的坐标。这种用“接受”对待外来、用“否定”批判自我的学习心态,不是谦虚求进,而是严重缺乏民族信念和自信。

20世纪90年代,中国设计业开始出现一些可喜现象:中国设计不管是教育还是实践,似乎迎来了自己的百家争鸣时代;一些探索结合中国文化特质的教育、研究、市场行为不断出现,并且这种结合已开始脱离狭隘的形式层面;许多学校开始谋求自身的特点和新的发展之路,学校间的差距日趋明显;中国设计师的力量开始在世界设计舞台显现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迅速提升、民族自信心不断高涨,大环境诱因下的中国设计业自觉考虑“本我”的行为特征越来越明显。同时,中国设计业进入了又一个发展阶段。一些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今天东西方设计在感观上的差距所带来的精神刺激,已远不及刚打开国门时那么强烈,长期且不断便捷化的信息交流,能及时获取世界设计的最新信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设计业已积淀了相当多的经验,并成为一种力量,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资本和能力。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

工业革命之后的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这是19世纪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产生“工艺美术”运动的根源。并在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暴露技艺分离的问题,爆发了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反对工业化。并且威廉莫里斯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认为手工艺比机械更容易做到艺术化。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基础。但其对工业设计的反对,机械大批量的否定都没能成为主流风格,强调装饰增加了费用也没能为百姓享有。因此是象牙塔设计,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结晶。                                                                                                 

与工艺美术运动相对的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继“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之后,又一次设计师为寻找能代表新时代的设计风格,从设计观念、形式、材料、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的设计运动,是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设计艺术运动。民主主义、精英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理想主义在现代设计初期带有突出的乌托邦思潮的色彩。现代设计是长期以来在设计中垄断地位的为权贵服务的重大反动。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提出了为大众服务的宗旨。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了反叛、挑战、革命,充满了民主和造反色彩的,代表了工业革命对于传统的、温情脉脉的手工艺的宣战。

而在发展迅速的今天,汲取了工艺美术运动中过分强调手工艺,以及现代主义运动否定手工艺的反面经验。如今能将传统手工艺与机械融合进行设计,为大众考虑,为大众设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奠定了基础。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人的成功一方面需要借助外部有形的东西,如工具、技术等,另一方面也需要无形的意识因素来决定。两者作用相辅相成,无形的东西同样重要。
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説和『无説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説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
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
所以得出我们不要把艺术设计做得太花哨了。而应该注重起实际的意义。

手工艺所讲求的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注重细节,追求极致,且淡泊名利;由于工业革命的出现,设计与制造分离,设计师这个独立的群体出现,从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到包豪斯结束,讲求“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但到1953年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出现,彻底抛弃了包豪斯把设计与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理念,从而完全向“设计就是科学”的理念,和艺术没有关系,此理念沿用至今,现在是基于数据驱动的设计!
1.包豪斯时期“技术与艺术统一”:
包豪斯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在其宗旨中明确提出要将工艺技术提高到视觉艺术平等的地位,从而削弱传统的等级划分。为响应“工业设计同盟”的信条,通过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合作进行的设计即各职业合作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为实现统一,还提出了以下三点宗旨:①提高手工艺人的地位,使其与艺术家平起平坐;②强调“社团”和“集体”的重要性,强调不同分工之间的联合;③加强学生与工厂、企业之间的联系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作。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比较完整的奠定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尽管包豪斯存在仅14年,但它为欧洲近现代艺术设计所做出的的一系列重大的创造性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包豪斯的教育体系所形成的全球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2.乌尔姆设计学院“设计就是科学”
乌尔姆设计学院是继包豪斯之后的、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被设计史学家称为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贡献主要于:①开创人文社会学研究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将人文科学、人机工程学、技术科学等引入教学中来。②完全把现代设计以前似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来回摆动的立场,坚决的完全移到科学技术为基础上来,坚定从科学技术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是设计教育理工化的一个重要开端,奠定了20世纪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从此世界设计教育就形成了以艺术为依托的两大体系。
我们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系统解决的方案,是跨学科的综合设计,是可持续的设计,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发展趋势从造型设计转向到服务与体验设计,视觉设计转向到交互与过程设计,面向个体的设计转向面对群体的社会化设计面向产品的设计转向面向商业模式和计算机技术的设计,所以今天我们的设计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新的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是设计为大众的开端,“德意志工业同盟”是近代工业生产中标准化的确立。这两场运动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并都坚持设计为大众的基础进行设计,从中体现了两场运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工艺美术时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著名的社会评论家约翰拉斯金就强调过设计的社会功能,要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属于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而第一个真正意义实现约翰拉斯金的思想的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威廉莫里斯。他的设计思想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原则:①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师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②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而在莫里斯所设计的他的婚房---“红屋”中集中体现了这一设计思想。“红屋”采用了功能需求为首要考虑,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内、家具等。“红屋”的建成引起设计界广泛的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为社会提供真正好的设计。 2.德意志联盟的“功能主义”宗旨 德意志工作同盟可以说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轫,是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由弗里德里克纽曼起草的宗旨明确的提出了大力宣传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其中穆特修斯作为德国工业同盟的剪辑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他的理论思想主要强调客观主义、机器风格、标准化;主张设计艺术应追求目的,讲究实用功能,宣传功能主义。 3.设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 设计可以分为两种属性,一种商业性,一种公益性(责任)。设计运动的风格每次都是不同,无论它是批评,继承或者折中,它们对设计的公益性(责任)上每次运动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前面的几次运动为后来设计运动定下了自我改良的基础,这种设计的责任意识扎根于每一位设计师的心里。设计的公益性与商业性在今天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设计背景下,总是此消彼长的,商业性更多时候是大于公益性的。设计作品哪怕创作的是社会责任点,却仍然还是不能逃脱相关的商业性需求。所以设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是一体的。
综上所述,设计思想是设计师看到了盲目设计对环境和生态破坏的反思,是设计师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环境结合的产物。设计师应该保持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平衡,设计师应将注意力集中在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让大众对设计功能的需求转变为对设计心理的需求。设计师必须关注设计的未来性,并具备前沿性与预测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到来,设计师必须认知到未来的设计必然基于人工智能、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同时重视人文情怀、注重社会审美以及大众所共同参与的设计。

安东尼高迪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新艺术运动和塑性建筑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不仅是西班牙建筑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也是现代设计运动中最关键的设计大师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将建筑手工艺技术的发展推向了极致,他对各种曲线的运用精妙绝伦。踏实西班牙现代建筑的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1.安东尼高迪的建筑风格 安东尼高迪的设计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阿拉伯摩尔风格、新哥特式和新艺术风格混合的风格、有机风格。①其中阿拉伯摩尔风格的代表作是其设计的文森公寓,在设计中没有体现机械复古,而是通过折中的处理,特别是材料的混合应用;②受“工艺美术”与“新艺术”影响,开始设计具有“新艺术”风格特征,并与喜爱的哥特式风格相结合,后期哥特式风格比较明显。圣特雷萨斯修道院就是新哥特式风格和新艺术风格混合的完美体现;③在高迪32岁时逐渐走向成熟,摆脱哥特式风格,并走出自己的风格,新风格有机主义特征。装饰的象征性和神秘的传奇色彩,巴塞罗那住宅是风格的转折点,更具人情而不是纯模仿。居里公园就具有独特浓厚的有机主义特征。还有一处完全采用有机主义特征的设计是著名的米拉公寓,米拉公寓是新艺术运动极端作品,内外家居在都尽量避免采用直线和平面,采用混凝土磨具成型,全力打造有机形态。内部家具部件也全部吸收动植物形态有机造型,米拉公寓是他最著名的建筑之一,被新一代称为能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并加以借鉴。
2.安东尼高迪的设计特点 ①反功能主义立场,追求建筑的精神力量和纯粹形式,被认为是一位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建筑家;②高迪的建筑风格不是纯粹的哥特式,也不是罗马式或混合式,而是一种多元化融合的艺术风格。他拒绝在建筑物上用直线,认为直线是人为的,曲线才是自然的。③设计中充满各种设计风格的折衷,所有他自己喜欢的设计风格都是其设计灵感的源泉;④拒绝完全照搬古典,才去创造性的折衷的做法,从自然中获得灵感。 高迪的设计影响广泛,至今也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时期,他的风格一度被新一代的设计师作为可以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来借鉴。因此研究和探讨他的设计,对今天的设计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工艺美术运动作为现代设计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设计运动,莫里斯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实现约翰拉斯金的思想的重要前驱,是“现代设计之父”。 1.莫里斯的设计思想:①提倡民主,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原则,并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②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认为手工艺比机械更容易做到艺术化。③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古典风格复兴,主张艺术家技术家团体合作。④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但如何达到他依然使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哥特式,自然主义装饰,这个局限使他不能成为现代主义奠基人。 2.莫里斯理念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时期,以莫里斯为首在民众中倡导“手工与艺术结合”的理念,并反对机械化、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原因是工业化所造成的产品设计水平下降,“工艺美术运动”以新的装饰反对矫饰,主张精致、合理的设计,并保存了手工艺,对现代设计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3.莫里斯设计思想现代性的体现:莫里斯设计思想现代化的体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为自己设计的婚房---红屋。位于英国伦敦郊区,是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19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之一。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强调实用性、功能性、舒适性,是英国哥特式风格与传统乡村风格建筑的完美结合。红屋的功能需求作为首要考虑,部分吸取了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细节来设计,从而摆脱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特点。从统一方案出发,设计整个建筑与室内家具。“红屋”的建成引起设计界广泛的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好的设计,这一观点极大体现了莫里斯设计思想的现代性。

水晶宫博览会是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的进步,试图改善大众审美来制止对旧风格无节制的模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其丈夫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其设计师是园艺师帕克斯顿,是第一个用玻璃和金属(钢铁)建造的大型建筑,预制拼装。
而中国现在依旧处于一个不自觉的模仿阶段,照搬西方的模式。当今中国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并没有充分的与“大众”沟通,缺少一个接纳设计的社会环境。
水晶宫博览会的优点在于以精巧的手艺和昂贵的材料体现出艺术的魅力;突破了传统建筑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使传统性形式美的法则失效;技术作为新建筑和新产品材料的主要来源,非建筑师也可以成为建筑风格的革命者;开辟了建筑的新纪元。水晶宫的创新理念以及为制止大众对旧风格的无节制模仿来改善大众审美的形式是值得中国学习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无疑是中国设计史上的重大举措,既与世界各国交流学习,又实现了中国设计史的进一步发展。
而水晶宫的缺点在于绝大多数的工业产品通过繁琐雕 琢的不和谐的装饰来掩盖粗糙丑陋的工业产品;没有多余装饰,完全表现工业产品的机械本能;这一时期技术与艺术分离的现状的集中暴露。但约翰拉斯金所强调设计的重要性是美术与技术相结合,还强调了设计的社会功能性以及公共性。因此在当今中国,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建立起与“大众”沟通的桥梁,了解大众所需,做到真正为“人民”、为“大众”、坚持“以人文本”观念的设计。
总体来说,水晶宫在美学上是失败的,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开创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的运用。因此在当今中国,应当加大设计投入,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智能设计、开展智能工厂,着重考虑设计的社会功能性及公共性。尽快培养起一个接纳设计的社会环境,才能毫无羁绊的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这个唯一永恒的梦想。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