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国美-程子
38-国美-程子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40
文章
0
关注者
2

装饰艺术运动是1920s-1930s发源于法国,流行于欧洲与美国的设计运动。其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该展览旨在展示新艺术运动之后的新建筑与新装饰风格。这次艺术运动的风格追求华丽的装饰,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形式美感的需求,其性质仍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运动,也是一场承上启下、具有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值得一提的是,装饰艺术运动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一战到二战期间艺术装饰潮流的统称。

一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经济复苏,社会繁荣,人们也意识到工业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开始大量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它从各种源泉中汲取灵感,比如新艺术运动较为严谨的作风、古埃及风格、原始艺术和异域风格、前卫艺术、舞台艺术、汽车设计等。其设计特点主要有4点:1.简洁的几何外形;2.强烈的装饰性;3.独特的色彩系统;4.奢华时尚的新材料。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线条等艺术装饰风格。

除此之外,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发展出服务于大众的更加商业化的“好莱坞风格”。1929-1933美国陷入经济危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电影成为人们心灵的安慰剂,电影院被称为“梦的天堂”,进而刺激了电影院的设计发展。好莱坞的电影院设计都具有大胆的想象成分在内,运用富于幻想的色彩设计及各种装饰动机,形式夸张。

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同时发生,因此在各个方面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但其强调装饰、为上层阶级服务的性质又与追求为大众服务、批量化生产、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相区别。而它肯定工业化生产,推崇几何形式的美、机械化的美,又与新艺术运动及工艺美术运动不同,具有更加积极的时代意义。

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重要资料,从材料的运用到装饰的构思,再到产品的表面处理技术,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以及人情化与机械化结合的尝试,都对当代设计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欧洲手工艺设计从奴隶制社会一直延续到18世纪工业革命,这漫长的历史里可以概括为5个重要阶段。

奴隶制社会时期(包含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手工艺制作已经十分发达,能够建造出气势恢宏、高大简洁的金字塔;还有庄严宏伟的希腊神庙,是一种以建筑物型制、石质梁柱构件和组合的特定艺术形式。除了建筑,制陶和制造青铜器的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有强烈的风格。

13世纪的欧洲以崇尚神权至上的哥特风格为代表(又被称为高直式风格),利用垂直向上与顶端尖锐的姿态表现出直刺苍穹的感觉,表现出一切向上帝的宗旨。内部的彩色玻璃与高高的顶部给人以高大飘渺的感觉,从而达到神灵降世的压迫感。哥特式风的家具也采用这种尖锐挺拔的装饰。

14-17世纪,欧洲出现反宗教,强调人文主义,人权至上的思潮。在设计上反中世纪哥特式刻板的设计风格,开始从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艺术中汲取灵感,曲线得到了大量运用。

16-17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在艺术领域大行其道,在设计上催生出巴洛克风格。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反而开始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处理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这种风格主要集中体现在天主教教堂上,并影响到家具与室内设计。其建筑常采用断裂的山花或套叠的山花,在支撑的转折处常使用双柱或三柱作为装饰,构图节奏与空间布局不规则。在家具上,用扭曲的腿部来代替以前简洁的构架,后期又加入大量涡形装饰,富有动感,花样繁多,不重视实用性,色彩鲜艳华丽。

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在巴洛克风格之上,融合中国清式家具设计的影响,又发展出洛可可风格。但是与巴洛克具有男性刚毅之感的特点不同,洛可可则是表现出一种纤细、轻巧的女性阴柔姿态。以自然主题如贝壳、舒卷的花草加以装饰,雕琢华丽,纤巧繁琐。

总的来说,欧洲的手工艺设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出新的风格。艺术家与手工艺术界限不明,设计与制作一体,技术精湛的手工艺人也是杰出的艺术家。

手工艺时期的设计从物理上对自然材料进行打磨改造形状,进化为化学物质上的创造性活动,能够烧制陶器,冶炼金属。
手工艺阶段的设计品类繁多,主要以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家具为主。从这些产品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其生产方式都是依靠手工劳动。一般是以个人或封闭式的小作坊为主,生产者和设计者为同一个人,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因此设计的产品往往具有丰富的个性和特点,装饰成了体现设计风格与价值的重要手段。商周时期的设计者喜欢以各种抽象的纹样来装饰器物,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云纹、雷纹等等。到了唐宋时期,装饰上崇尚自然,与欧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的设计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设计者与使用者非常熟悉,这使得设计者可以明确的了解到使用者的需求,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也使得设计者生产的产品都是有需求的、有意义的,因此创造出众多优秀的作品。比如汉代的长信宫灯就是其中之一。其造型是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还可以通过调整遮光板的位置来调节照明的亮度和角度。

生存设计是人类最初的设计意识,是由古至今一系列设计发展的源头。
原始时期,人类的生存环境极为严酷,受到洪水、严寒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还常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人类为了保护生命安全,对自然材料进行改造设计,制作出石斧、石矛、回旋镖、兽皮筏等生存工具。
这个时期的设计都是很成功的设计。生存设计的质量决定了设计者的生与死,如果设计失误,后果将是致命的。这些失误会马上得到纠正,经过无数次反复修改的过程,这些设计的质量最终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生存设计也是一种追求功能主义的设计。
生存设计使人类得以解决生存问题,才能进一步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设计,为走向更丰富多彩的手工艺设计奠定了基础。

马家窑型是原始社会彩陶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地区,由庙底沟型彩陶发展分化而来。
造型上,有壶、罐、瓮、盆、钵、豆、碗等。与半坡、庙底沟型以大口的盆、钵为主的特点不同,马家窑型的陶器多是小口的壶、罐之类。
装饰上,多用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运用曲线和直线的组合,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器物里面的装饰也十分丰满。会采用大片网格纹,技法娴熟,线条工整,细格纹和粗线纹形成对比。
艺术特点上,可归纳为3点:1.满。其装饰从器物的口沿到接近底部,几乎都饰满了花纹,显得多而满;2.内彩。内壁绘彩是马家窑型彩陶的一种流行的装饰方法,也有内外都加彩的;3.点和螺纹。点和螺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围以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极简主义是一种现代设计风格,兴起于二十世纪60年代,并流行至今。它追求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讲求功能至上,形式服从功能。

极简主义是一个动态的风格,它不是一个越来越简洁的过程,而是不同阶段对“简”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20世纪初流行的德式“极简”,以现代建筑为主要设计对象,重在视觉上的节省,逻辑性的清晰,并因机器美学和大工业的兴起而获得追捧,是工业产品的象征和现代化的体现,其“简”在舍弃装饰。

20世纪中叶流行的北欧“极简”,以日常生活用品为设计对象,追求朴素和适用,并以对消费者舒适体验为设计重心,取代了设计师风格化的表现。其“简”在舍弃对于风格本身的追求。

21世纪初流行的日式“极简”,以消费者行为为设计对象,追求直接简便的操作体验,去除一切与此无关的设计,这是信息时代的选择。其“简”在舍弃烦琐的理解方式。故而,各种“极简”都是不同时间和社会背景下的选择。

《Domus》杂志是1928年创刊于意大利的国际知名建筑和设计杂志。其创始人吉奥·庞蒂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之一,对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运动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又是形成意大利路线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

《Domus》杂志是吉奥·庞蒂宣传现代设计思想的重要阵地,也是意大利介绍国外优秀设计以及向外国同行介绍意大利设计的重要窗口。

在杂志创办的最初几年,Domus的副标题为“家居艺术”,并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在创始人Gio Ponti撰写的评论中,他曾描述这份杂志的创办目的是宣传“意大利风格家居”“时尚家居”,并在工业设计专栏中强调“审美”和“风格”的重要性。

1947年《Domus》与吉奥•庞蒂创办的另一份同样具有影响力的杂志《风格》合并,使得其影响范围得到极大增强。

与其他建筑专业杂志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domus》并不只局限于建筑,而是将视线拓宽到一个更大的范围,将建筑、设计、艺术三大领域结合在同一本杂志中。在这里,既有最专业的建筑评论、最新的建筑作品,也有以“环球设计”为题的工业设计专栏,有专门介绍当今全球最新材料技术的“材料世界”。其至今仍然对国际建筑、设计及艺术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杂志之一。

1895年,出版商西格弗里德·宾在巴黎开办了一家画廊,取名为“新艺术之家”。专门推广当时的现代艺术,成为巴黎时尚的引导者。宾对东方的艺术尤其是日本艺术和日本手工艺非常喜欢,受日本艺术影响较大。1888年,宾出版了一本杂志《日本艺术》,宣传日本的工艺美术。

宾在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他代理的家具、艺术挂毯和各种艺术品。这些作品强调“回到自然中去”,刻意强调有机形态,模仿植物的形态和纹样,取消直线。这次的展览非常成功,令他的画廊的名气越来越大,影响至欧洲、美国甚至远东地区。新艺术运动的名字就是取自于此。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周时期,多位于器腹突出部位。纹样用抽象、夸张的手法形成狰狞的艺术效果,是猪、牛、羊作为祭祀牺牲的抽象化处理,富有宗教意义。纹样以鼻为中心呈对称结构,兽头常由两个侧面龙形纹样构成。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带有神秘感,代表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所谓的语境是指表达的环境背景,那么引申到设计中来,便指设计所处的环境背景。从宏观上来看,其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等要素。而微观上,可以具体到使用对象、使用需求等。

在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落后,设计只能为少数贵族服务。这时的设计极尽繁琐之事,展现出宏伟典雅之风,以体现贵族的地位。工业革命开始后,涌现出大批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即带来新的设计需求。价格更低廉的钢筋混凝土得到广泛作用,高效简洁、可批量化的建筑及工业产品收获大批拥趸。而经历了多年的大生产,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空气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等问题,便开始追求环保、节能的设计。

从微观上来看,设计的服务对象在不断扩大。从贵族到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再到少数群体。他们对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带来设计的不断创新,使当今的设计更加多元化。

设计同时受到宏观环境背景和微观服务对象的影响,既要符合国情,也要迎合微观对象的使用要求。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