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共性与区别 — 39-广工-魏美琪的回答

总起:分别简单介绍德国和日本的设计背景和发展
分论: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综上谈意义
德国早在20世纪初早早接受工业化生产这一现实,创造出适合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现代设计形式,还最早开始开展现代设计教育,从德国德国工业同盟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设计学院,德国经历了两次损失惨重的世界大战和二战后分裂局面,受战争影响,包豪斯设计学校仅存14年,后来乌尔姆设计学院也关闭了,许多设计师流亡国外。但德国的设计却一直朝着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他们的设计思想。但因为过于理性,也被人们认为多了几分机械化冷漠感。
日本设计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的东方文化传统,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传统手工艺品和批量化生产现代工业产品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二战前日本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没有建立自己的工业特色。后来将包豪斯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带回日本。二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成长、发展三个阶段后,注重了科学技术,后形成了自己的简洁设计风格。
相同点:两者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业生产之中,并发展了一种强调机械效率的工业设计的风格,并把生产重点放在了产品技术上。
不同点:德国的工业设计适于二战前,德国工业同盟就是德国工业设计的开端;日本设计行业真正发展起来是在1960年之后,实行传统与技术并行的双轨制才真正推动了日本设计行业的发展。德国工业设计一直具有理性的特点,坚持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并且将理性原则、人体工学原则、功能原则看作他们的设计宗旨,不能因为商业原因而放弃,同时他们的设计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装饰,而从造型和功能上获得美感;日本的设计遵循的是传统与现代技术并行的双轨制,他们的设计思想还受到传统美学的影响,让他们的产品一直以小巧、精致、多功能、重细节等著称。
综上,日本的设计从开始追随模仿德国设计,再融合自己民族独特传统文化,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日本风格,然而无论是德国理性的设计还是日本多功能人性化的设计,都为自己的国家奠定了独特的设计风格基础,对其他各国以及后来工业设计的发展都起到了借鉴的意义。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