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成熟,数字化,虚拟化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时代的发展,无形之中对老年人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即“数字鸿沟”。纵观整部设计史,我们不难发现,每当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呈现出巨大进步的同时,会随之而来暴露众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总有一部分人群会收到冲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除了政策的制定外,设计工作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英国的设计改革,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立,乃至包豪斯以及后来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均是围绕为解决时代发展,文化变迁问题而相继发生的。当下,面对数字化对老年人群的冲击,也一样如是。唯一不同的是,以往我们都是为了赶上时代,而如今我们是为了放缓脚步,等一等那批曾经为建设国家,贡献出自己青春的老人们。下面将以环境设计为例,从设计活动的角度,浅析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问题。
一,桑榆非晚,明确设计对象
首先是设计师要养成对应的设计意识,以及明确设计受众。作为设计师,我们总是将受众者无意识的定义为“所有人”,但忽略了应该是“所有能力水平的人”,如同哈里森最初提出的“全设计”概念时,也打出了“设计为所有人”的口号,但后来他意识到,这无形中将人狭隘的定义为了“我们常见的人”,诸如行动的不便的老人,幼儿,残障人士等“能力水平”较为弱势的群体就被淡化出了受众群体。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第一步,就是要从设计角度“看到他们”,要有意识的在老年人较频繁的活动领域中,作出一定的倾向性调整。第二点,在面对老年群体时,我们又会自动的将其与“行动障碍人士”画等号。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老年人等同于轮椅,支架,大屏手机。将适老化设计等同于“无障碍设计”实则不然,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老龄化严重,老年群体众多,类型也较为复杂,单单定位到行动不便的群体中时,自然就忽略了一批可以“自由活动”的老人。知晓了我们设计活动所面临的对象,才有可能较好的解决问题。
二,以柔克刚,简化设计思路
其次是做设计时,要充分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我国由于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造成了教育文化背景的断崖式差距,大部分老年人缺乏基础教育文化知识,难以理解“数字化”“虚拟化”的概念,这也是数字鸿沟产生的本质原因。当下在讨论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问题时,我们似乎陷入了“当我们老了以后,怎样跨越数字鸿沟”的怪圈,总是从我们设计者自身最熟悉的角度下手,自然而然的带入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忽略了老人的文化背景,并且没有充分了解如今城市,以及农村的老年人群的精神以及物质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将全部的热情放置于随身电子产品,全屋家居智能化产品的提升时,却忽略了公共游乐场所,文体娱乐中心,生活购物中心等基础场所。公共场所的电子购票方式,支付方式,指引标示,以及功能分区的复杂化都对大部分老年人生活起到了阻碍作用。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不需要“高精尖”的设计技术,只需为老人留有一线之地,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疫情期间,针对老人扫码困难,一些地区推出的“便携卡片”,反向扫码,就是很好的设计思路。如同设计原则中“KISS”原则所提出的理论依据,我们在面对老人认知活动与智能化,虚拟化生活的冲突,往往用最简单的方式就可以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三,持经达变,保留设计“静”土
最后,是处理好老人与时代的关系,以不变应万变,给予老人一定的“非智能”空间。“跨越”数字鸿沟,并不等同于要“拥抱”数字化。如同人机工程的诞生之初,是为了人适应机器,还是让机器适应人?作为曾经时代的主人公,老人难以走出实体时代,是非常正常的,面对有数字产品需求的老人,帮助其提高数字产品的体验感,是不可缺少的。但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老人,我们能做的最好的设计,就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保留住他们的生活模式。这一点可以抽象的理解为莱特对于有机建筑的理念阐述,不去打扰周围环境的建筑,才是好建筑。近年来,在上海,浙江等较发达地区,率先实施了“组合养老”,“抱团”养老模式,以社区,村镇或者家庭为单位。与传统养老院模式不同,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给予老人足够的自由。在社区内可以完全随心生活。同样,我们在面对环境规划,公园,绿地等设计时,充分考虑老人的可融入性,避免日常高智能化产品对普通老人的困扰,最为重要。
综上,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首要任务是分清受众,明确好不同生活背景的老人日常所需,有的放矢,尽量避免单一化设计安排,保留一定的人性化弹性窗口。其次是充分站在老人的思维层面考虑设计问题,从人性化角度考虑,尽量避免高智能化科技产品与老人的正面冲突,非要面对时则可考虑操作性最简易,思维方式最清晰的解决方案。最后则是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给予老人足够的自由空间。多角度考虑问题,才有可能帮助老人更好的享受生活,跨越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