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大趋势下,人类的需求不断发生新变化,造物活动范围越来越深入和广泛,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在向着万物互联的方向发展,设计的协同发展与学科融合促使城市智能化更新并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通过设计创新展现智慧城市的魅力,传承特色城市文化,打造宜居城市,为人类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
㈠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设计是文化的外在形式,文化是设计的精神内核。地域文化作为民族性文化设计的体现,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和表达特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故宫文创故宫文创将历史底蕴呈现于设计中,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样商品, 更是一种情怀赋予了商品很高的附加价值,每一件故宫产品都承载了一段故事从造型、色彩、材质等设计以文化为核心打造,引起消费者共鸣,促进了设计,文化、商业的统一。另外,手工艺者与当代设计师或艺术家合作,因为本土手工艺者有很好的本土技术,熟悉本土的材料,但仅仅这一点是不够的,每一种本土文化的发展,都需要有外来文化的刺激。比如景德镇形成了12万传统与当代的巨大的手工艺人群体,共同推动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是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瓷器之乡。
㈡设计与社会发展融合,社会创新设计、人人设计、协同设计
以设计智慧引领城市发展,用设计创新赋能城市产业。社会创新设计便是在已有社会资源下,产生对产品、服务和模式的新想法,满足现阶段所有人的需求,能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和合作模式,具有包容性、自发性以及可持续性等特点。比如上海四平空间可持续社区项目以社会创新设计改善老龄化社区,使城市的老旧面貌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探讨城市公共属性与艺术设计创意的结合,重视本地居民及社会资源参与地区共建改造楼道公共空间,通过多方参与协力,打造宜居活力有温度的四平社区。通过设计驱动社会创新,以设计思维对城市问题进行活化处理,改善社会福祉,打造宜居城市。设计赋能社会创新以一种系统化的产品服务策略,通过思维范式的转变及改变,人们在服务系统里扮演的角色从需求者变为创造者,促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贯彻人人设计的原则,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㈢设计与科技发展协调,建设智慧城市、可持续城市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科技正在不断改善人的生活,设计作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设计与科学的整合是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科技与设计协调发展,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要求通过技术应用来改变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新技术应用的目的和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应重新思考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城市服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是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以雄安新区为例,运用新数学技术进行整合与协同,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传统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新增的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智慧加油站、无人超市等设施为人们的日常服务提供了便利,不断提升城市的效率,公平性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旨在是我们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而设计则可以使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加的和谐、更加的丰富多彩。可以肯定的是,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审美取向也会越来越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设计协同和学科融合赋能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打造智慧城市,需要设计与地域文化、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相融合,来打造新型城市,为人们创造宜居、便利、富有人情味的智慧城市,以系统服务设计为载体,转化设计思维与设计对象,从设计师个人设计转向与社会各领域协同设计,在传统城市模式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