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
社会创新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21世纪,人类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纵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从设计1.0到迈向设计4.0,设计开始越来越变成一个复杂学科的问题,设计更多的解决经济生活的日程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设计需要协同多学科之间的合作,需要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去解决如今越来越复杂的设计问题,如今设计更多的是利用综合的设计思维和系统性的方案去解决问题。在城市建设中,我们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重大议题,我们需要更好的保存地域性特色文化,助力传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人人参与的社会创新设计为新时代城市赋能。
设计思维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在城市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中,设计面临着多种不同情境下的设计问题,这往往无法依靠单个的设计师独立完成,而多学科的交叉人才彼此的协同合作中,往往能激发不一样的设计灵感。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在协同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串联并整合各个层面的知识,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使之应对和解决城市建设下不同情境的问题。
AIC公司曾委托IDEO公司改造火车车厢以提高火车搭乘率,IDEO公司并没有一上来就直接设计火车车厢,而是做了大量的用户行为研究,然后发现,用户搭乘率低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火车的购票,订票系统过于复杂,影响了乘客的乘车意愿,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购票系统,提高了火车搭乘率。
设计思维往往能提供一个创新的角度,使设计突破原有的界限,获得一个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当下的智能化城市建设中,设计思维能够使设计师更好的理解新技术如何塑造设计的新形态,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智能化城市建设中,设计思维将启迪设计力向创造力的提升。
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
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丰富资源宝库,无论是从设计的形式还是设计的精神内核,传统文化都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启示和帮助。在城市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过快的发展可能让我们的地域文化有所流失,城市当中民族性不断消逝。我们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历史,在智能城市化更新的日程中,我们要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城市建设中,赋予城市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纵观日本设计,我们可以从其设计史中看见其民族文化的继承,借鉴,创新,到如今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我们也可以从斯堪地维亚设计中窥见其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转观中国,杭州西湖边刮来一阵“宋韵风”。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是宋韵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点,千年宋韵文化在杭州传承至今,经由设计创造性的转换,创新性的发展重新迸发出强大生命力。进一步扩大了杭州宋韵文化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借鉴杭州宋韵文化的城市建设经验,不断的刨根问底,根植于本地域民族特色,将其融合到新型城市建设中,让城市居民更具有归属感,认同感,让城市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地域,散发出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社会创新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使设计和设计服务对象的范围的视野广度无限外延,上升到社会层面和人类福祉层面。在城市智能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由于信息差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资源浪费,而社会创新设计将会赋能城市建设新动能。社会创新,即设计驱动的创新,就是利用现有资源,重新整合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满足主客体的需要,减少成本,实现需求的持续满足。
广西柳州的爱农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创新例子,起因是广西柳州的市民发现很难在普通市场上买到健康的蔬果,而该地的农民却因为农产品的滞销而发愁,于是爱农会成立了,爱农会实现了双方居民的需求互补,即满足了市民对有机食物的需要,也帮助农民解决了收入问题。同时在销售农产品的同时,农民向城市传递了可持续的生活理念,传播了农产品的知识。在这样的协调创新设计中,实现了双赢。
我们在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社会创新设计,去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彼此双方的需求互补,不仅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创新的设计理念,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如今在这个时代,设计必须重新定义,设计者开始重新思考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试图在非物质的时代寻找全新的信息设计方式来构建新的生活和世界秩序。让我们将目光不单单局限于一个概念,一个地区,而是上升到多领域融合层面,上升到人类福祉和环境可持续层面,这就要求着当今的设计师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利用设计思维,不断的推动设计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不断孜孜以求,更好的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