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复杂性
设计的定义
设计教育的发展,从包豪斯到乌尔姆到当下
未来的设计教育该如何发展
引言
设计自造物以来,就带有强烈的目的属性,从生存设计为单一满足生存需要,到工业化时代适应商业需求,再到当今设计师参与各种社会问题的处理,设计师的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设计的复杂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活与经济提供便利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社会伦理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处理问题的边界界定问题,处理复杂问题的交叉,都体现出设计在解决问题中存在一定模糊性。设计本身讲究理性与科学性,意味着设计在发展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引入工学和理学等学科内容,对设计的内容和问题进行验证与求解。这些问题需要设计师从解决单一线程问题的模式转变到多线程模式,设计师不再单单注重产品的功能和造型上,而是参与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各专业人士共事,运用系统性思维与模型理论参与决策。科技与人的伦理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关乎人类生存的议题,亟待当下设计思维模式向复杂性、系统性转变。例如当下汽车设计,设计师需要用整体眼光来统筹规划整车生产,期间设计师需要和工程师合作,验证设计方案的适用性或者解决工程上的问题。设计不再是一个人的工作,更需要跨学科合作。
设计的定义
设计概念自造物伊始代指一切造物活动,无论是生存设计还是手工艺设计,再或者后来的商业化设计,到后工业时代的系统设计等,其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核心宗旨贯彻始终。早期的设计,主要工作重点在有形的产品上,然而今天设计师也处理组织结构和社会问题,从事服务和体验设计,许多问题牵扯到政治社会问题,设计师为制造的工具制定策略。目前设计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综合编织网,整合这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以解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把更多的人联系在一起,享受更好的生活。例如宜家式“民主设计”在延续北欧一贯的传统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宜家式“民主设计”:美观、实用、优质、可持续和低价。宜家设计师还携手个体手工艺人,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和丰富的低成本分拨经验与传统手工艺结合,打造出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的家具。宜家的民主设计,承担着一代人的责任,力求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更可持续”。
设计教育的发展
现代设计教育从包豪斯起源,包豪斯力求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强调功能、技术与经济效益,以至于后期发展出极端的形式主义。其由于技术的局限,并未从审美的追求中跳脱出来,但其设计主张中的民本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并被后来的设计接受并发展。设计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是由乌尔姆设计学院发起的,其真正发展了包豪斯技术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并形成系统性设计原则,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逐步发展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化设计到今日的体验设计等。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的目标是发现和创造与设计有关的知识,并以此服务于社会。显然,以包豪斯发展而来的设计教育,较为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多以经验为基础,已不能适应当代日益发展的社会情境。以同济大学T 型人才教育框架为例,以专业能力为主作为垂直能力,以及整合为主的水平能力,也就是面对不同问题选择性应用设计知识的能力,才是应对信息化时代更宽广和复杂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未来设计教育展望
在非物质社会,应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建立数字化的教育平台,打破教学空间地域限制,运用云计算和数据库等技术高效服务设计工作。其次,在非物质社会设计教育应偏重学生数字化设计语言的掌握,当新技术新材料出现时,设计对象应及时从传统物质到非物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另外,在人工智能大力发展的今天,设计中的重复性工作可以被代替,设计师可以被解放而做更多创新方面的工作,因此新时代设计教育理应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避免因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泛滥大量抄袭和复制内容。现代设计教育较成功的例子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的合作,罗德岛设计学院和布朗大学的合作等。
总结
未来中国的设计教育将具有更加完备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教学实践过程,如包豪斯一样,建立起理论和实践双进程的设计教育体系,产研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设计思考的过程,摆脱对外界事物一味模仿的填鸭式教育。只有这样,中国设计才能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