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小农经济时代,人们自己自足,设计主要为上层阶级服务,设计内容多为精致美观的工艺品;工业时代机器介入产品创造过程,以包豪斯为代表的设计师开始强调用规范化、系统的设计理论约束设计,设计内容演变为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工业制品;现代社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带来日益复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框架的重构,设计的定义不在仅限于传统工业产品,而是涵盖产品、系统、服务、体验以及交互的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回顾早期设计教育,包豪斯针对大工业生产背景下下工业与设计分离的情况,提出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观点,强调通过设计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理念,引入基础教育体系(三大构成)和系统的设计教学方式,将设计课程建立在科学化、理性化的基础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基础,为欧洲乃至世界培养了一大批设计人才。德国战后重建的设计教育学校乌尔姆建立以理工类学科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专业,将现代设计转移到社会技术上,促使设计系统化、模数化和多学科交叉化,成为现代设计院校基本的课程形式。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与生活交织,高科技产品日用品化、常态化和生活家居用品智能化成为发展潮流,家居生态、共生环境、社会创新等成为热门话题,设计更加具有交融性,设计师作为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应具备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的知识储备,当代设计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注重原创性,追求质量发展
我国产业体量巨大,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但仍存在模仿性强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早期将欧美国家先进的设计教育体系套用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忽略本土文化内涵并导致了设计的程序化。同时,急于求成的商业思维导致设计抄袭泛滥,盲目在服装、包装等领域加入戏曲、扇子等元素,使国潮之所以变成“国抄”,因此,当代的设计教育亟需改革,以本土文化为根基,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并培养设计师的责任感。
(二)转变设计思维,拥抱新科技
AI的出现引发了设计界的巨大变革变革,在以前,创意产出往往要通过“头脑风暴”、“创意生成五步骤”等方法,到了数字化时代,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在产品设计领域应用广泛,产品设计师通过指令快速就能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产品设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节省了时间。新工具的出现,必定引发设计方法的转变,因此,设计院校应积极调整设计教育的思维,将AI辅助设计融入当今的设计教育体系中,培养新型思维人才。
(三)顺应时代潮流,培养交叉性人才
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议题,使得设计成为整合人、物、环境的手段。AIGC、镜头捕捉、大数据、强算法等新兴科技的出现,为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设计师通过设计连接生活与科技,促进社会革新改善人们生活。设计院校在改革中,需要重新思考设计的可能性结构以及基础、重新建构支撑交叉学科发展的设计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将既有的设计专业和新涌现的的设计方向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
设计教育体系培养设计师,设计师推动设计进步,设计推动人类实践活动的进程。设计教育体系作为当代人类生活实践的根基,应该与时俱进,跟随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和服务经济的发展,培养设计师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的理性思维,同时也要推动设计师跨界协作、创新思维、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