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设计?设计的定义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的迭代和革新。但设计的本质还是以人为中心,为人民社会服务所用的。与此同时设计的发展也离不开设计教育的延展,它对设计的趋向多元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让设计逐渐成为一门交叉类学科,使设计学科门类作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以解决社会矛盾为主要目的而发展,同时其学科复杂性和重要性也不断提升,并指引着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设计的定义随时代的变化而不同
起初,在设计的萌芽阶段——生存设计,旨在为提高人类的生存率,其实用价值非常高,随着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开始对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方面以及精神方面的追求。随即进入了手工艺时期,并以少数权贵为服务对象,重在对产品造型装饰的审美性,此时的设计含义是艺术审美性的发展。直到18世纪,夏尔·巴托其著作《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和美的艺术,其中实用艺术指的是那些既有实用功能又具备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让设计有了基本雏形。
由于新技术的产生,工业革命的爆发,这让机器制造与艺术审美性之间产生了矛盾。随后以约翰拉斯金为代表的手工艺对这一现象表示批判和反对,认为“艺术应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的生长,给人类的日常生活添姿加彩,美化我们制作和使用的东西”,其代表作《现代制造与设计》以及《威尼斯之石》、《建筑的七盏明灯》等为随后爆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工艺美术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标志着设计的手工艺阶段的结束,亦是设计迈入现代设计的开端,设计的服务对象也转向为大众,将艺术与技术进行了统一,设计的概念更加具象化。
随后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其并没有局限于约翰拉斯金的反工业化、反机器生产、回归手工艺思想。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旨在希望艺术家通过掌握技术手段,发展出符合工业生产过程的新的造型语言。进一步明确了工业设计的服务方针,并强调技术对设计的意义。
至此设计正式步入现代设计当中,如今的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
二、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
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设计教育始祖即格罗皮乌斯所建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其创立的目的就是在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新的方式方法。其在受到工业化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运动的爆发,暴露出了新技术的产生和传统手工艺的审美性之间所引起的矛盾,包豪斯学院通过对设计学科的拓展,通过设计将技术与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发展。以此来解决社会矛盾。
而如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技术必然会产生,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其对传统的文职工作者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大量的失业者的出现,增加了社会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设计教育来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其首先需要接纳新技术的产生,并合理的应用。与此同时,新技术的涌现正在快速颠覆设计学已有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设计的可能性结构及其基础、重新建构支撑交叉学科发展的设计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因为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既奠定了学科整合和专业优化的方向,也决定了既有的设计专业和新涌现的设计方向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多学科、跨领域是未来设计教育的趋势发展的重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新技术的产生,人类社会所面临新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增加,其社会问题复杂性也在不断的加深,这就导致通过设计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解决方法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让设计从一开始的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的结合。再到后面乌尔姆设计学院,设计是将人、机器、环境三者进行更全面的考量发展出了更为科学的人机工程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等。设计逐步向着更多社会学门类的进行延展,提出符合当下社会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的解决方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学科的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钱学森认为的交叉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
至此设计成为了一种跨学科性越来越强的专业,并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精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结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
综上,未来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师,需要均衡的多进行跨学科之间的合作,以此填充综合分析的素养和技能,同时未来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师,需要以科学和研究作为基础,为了服务全人类、必须掌握基于道德和关爱的人机参与的本领。聚焦于中国的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将具有更加完备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教学实践过程,就像掀起世界现代设计教育浪潮的德国包豪斯一样,建立起理论和实践双进程的设计教育体系,产研结合,充分培养学生设计思考的过程,摆脱对外界事物和一味模仿的填鸭式教育。让中国设计教育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