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世界逐渐进入“丰裕社会”时期,西方人民对于长达300年的工业文明和现代主义产生了不满和反叛情绪,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讲究简洁耐用转向渴求标新立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单调乏味的国际现代主义风格已经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和激烈的商品竞争,于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虽然在设计上后现代主义处于一个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整体上其根本宗旨依旧是反对减少主义的折衷装饰风格,其主张以装饰的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冷漠的功能主义设计。可以说,后现代主义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的新纪元。
(一)追求复杂矛盾与历史传统——文丘里
罗伯特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被西方建筑界成为火星外来人。他针对密斯的“少就是多”的原则,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观点。但是,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性宣言,“less is bore”并不否认现代主义重视功能的核心内容,而是致力于改变现代主义单调形式的特点。二十世纪60年代,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和波普艺术的影响,文丘里发表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明确指出好的建筑并不是产生自形式和规范的简炼 而通常是含糊不清和繁琐复杂的。他认为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一元性和排他性与当代社会多元化趋势相悖,建筑设计应该是在“历史主义”和“民间艺术”基础上发展的复杂矛盾体系。因此,这种思想导致了文丘里的设计作品通常具有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的装饰主义,并且热衷于将不同形状、比例、尺度及不同风格体系的元素和部件并置或重叠在一起,体现出不定和对立。其代表作母亲住宅被称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化身”,传统住宅的坡屋顶形式、起装饰作用的罗马弦月窗以及大小不一的室内家具无不体现出文丘里追求建筑传统形式和复杂矛盾的设计思想。
(二)主张解构与扭曲的超现实视觉语言——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第一个解构主义大师,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由于他对艺术的要求颇高,因此,他把建筑当作是一件艺术品,且设计灵感往往来自于艺术、绘画和雕塑。同时,又因为受到精英文化的熏陶,所以盖里的许多建筑外表皮呈现出扭曲的形态,且大多数屋顶和外墙连贯。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言人,盖里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展现出对完整的现代主义建筑结构和形式进行拆解和重组,并运用大量的多角平面、倾斜结构和倒转形式创造出一种破碎、断裂、扭曲的视觉效果。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盖里的著名代表作,采用了玻璃、钢和石灰岩等现代材料,由一组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形式舒展奔放、复杂。这座雕塑般的建筑虽然从外观上看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它并不是毫无章法的,整座建筑围绕一个中心轴旋转而成且室内设计井井有条,复杂但不杂乱。
(三)注重环境与建筑的自然融合——贝聿铭
贝聿铭出生于苏州,是一位美籍华人建筑师,师从格罗皮乌斯,被誉为“现代主义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先生认为现代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善于运用传统艺术但是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将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化技术融于一炉。他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可以看到十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他极具创造力的手法结合中国《桃花源记》,创造出了一个现代主义文明的桃花源。不仅如此,美秀美术馆对于光影的极致运用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特点也体现出贝聿铭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以及将建筑与周围所处环境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多个建筑作品可以看出贝聿铭在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的同时,又能够跳出机械美学和功能主义的框架,形成自己专属的建筑造型语言。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主义的全面否定,而是对现代主义的部分修正和反思。不管是文丘里、盖里还是贝聿铭,均体现了功能和形式的一致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以具有人情味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法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造型。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无疑是丰富了设计语汇,使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