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塑造设计的民族性,设计的丰富民族性传统文化内涵。
提纲:1️⃣传统文化是设计民族性的源泉
2️⃣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德国,北欧,日本)
3️⃣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精神,丰富现代设计的内涵
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拾起人造物,设计经有技术,经济文化对人造物的影响,使文化篆刻在人造物中,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环境技术,民族宗教和时代等因素都有巨大联系在我国设计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设计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设计民族性的的发展源泉,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源源不断的动力如被绿名设计的香山饭店融合古典园林艺术与现代建筑原则为一体是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典范。丹下健三的香川会所利用钢筋混凝土将木构建筑的美感提高到了新的层次,以现代技术再现了日本古建风貌。所以将现代设计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各种民族图案,传统建筑与传统手工艺中获取灵感,提取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结构美,色彩美,材料美等,并将它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以提升设计的品质。因此现代设计可以立足民族性设计,灵活运用众多有内涵的传统元素,将它与技术和社会需求结合,创新性的提供符合用户认知的方案。
设计是文化的产物和标志物,设计反映文化也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同样秉持功能主义的信条,德国,北欧和日本分别在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期发出的三种不同的极简主义,这不仅是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也是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性设计发展的选择。
纵观设计史,各个民族设计特征明确,其背后体现的就是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选择。德国的文化背景主流哲学思潮是理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渗透进其设计之中,使得德国的设计往往强调严谨的结构、精准的工艺以及简洁实用的造型,从德国的工业产品到家居设计等诸多领域,都展现出对功能性的极致追求,一切多余的装饰都被摒弃,用最直白的设计语言来展现产品的价值,这正是其民族性在设计上的鲜明体现,也是理性主义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在设计层面的具象化表达。
北欧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漫长的极夜、广袤的森林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质朴追求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其传统文化。反映在设计上,北欧的极简主义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材质的偏爱,像木质、棉麻等天然材料被大量运用,设计造型上注重柔和的线条与温暖的色调,展现出一种简约却不失温馨、亲近自然的风格。这种民族性设计背后是北欧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对舒适生活的向往等内涵在起支撑作用,是地域文化与生活哲学在设计中的生动演绎。
日本的极简主义则深受其禅学文化、岛国资源相对匮乏等多种因素影响。禅学所倡导的空灵、静谧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让日本的设计追求一种极致的纯粹,在有限的空间和形式中传达出深远的意境,无论是建筑空间的留白,还是产品设计上对简约形态的把控,都体现着日本民族性中细腻、内敛且善于从简中见繁的文化特质。而且日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注重设计的耐用性与多功能性,这也是其传统文化中节俭、物尽其用观念的一种设计映射。
由此可见,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基于自身传统文化发展出的独特设计风格,在展现民族个性的同时,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了多元且丰富的养分。当这些具有民族性的设计走向世界舞台时,人们在欣赏和借鉴的过程中,增进了对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使得各民族文化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和交流。
而在当下,我们更应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精神,丰富现代设计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设计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元素表面的挪用,而是要深入探寻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它启示着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或者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打造出更具可持续性、更贴合人性需求的设计作品。另一方面,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3D打印等,将传统文化中那些难以通过传统方式呈现的精妙之处,以全新的形式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例如通过数字建模还原古代精妙的建筑结构,再结合当代的审美和功能需求进行创新改造,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设计既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能满足当下社会的多元需求,从而在世界设计之林中凸显独特的民族魅力,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