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国潮,与设计文化的关系,为什么会出圈,后续要如何做
一、从国潮风文创产品出圈,引出设计文化
二、
1、源与流:国潮文创与设计文化的双向互动(两者关系)
设计文化是国潮文创的深厚土壤与根基—传统文化的运用与表达
国潮文创是设计文化的现代转译与创新—故宫系列文创设计
2、文化自信的身份认同(为什么会出圈)
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3、深化内核:寻求现代与传统的精神共鸣(怎么做) 日本设计
拓展边界:跨界融合,拥抱数字技术,黑神话悟空
正文
“国潮”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消费文化现象,已深深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国潮风文创更是火速出圈。“国潮”出圈并非无源之水,它的内核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国设计文化。它不仅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更是在现代语境下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和创新。以下将从关系分析、原因探寻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分析国潮风文创产品的出圈现象。
一、关系分析:国潮文创与设计文化的双向互动
1.1设计文化是国潮文创的深厚土壤与根基
设计是基于文化的设计,文化是设计的根基,国潮风文创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创意设计,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而生。文化不仅为国潮风设计提供了美学基因与符号系统,而且为其赋予了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中国传统纹样、色彩以及传统器物造型都为国潮文创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如云纹、雷纹、缠枝纹等被直接或再设计后应用于产品包装、服装图案上,故宫红、琉璃黄、敦煌色系等构成了国潮文创产品独特的、具有辨识度的视觉基调,天坛、青铜器、陶瓷等形态,被转化为产品外观设计的灵感,“天人合一”、“留白”、“对称与平衡”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了国潮设计的布局和意境营造。总之,文化是国潮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1.2国潮文创是设计文化的现代转译与创新
以国潮文创为代表的国潮风设计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用现代设计语言对传统文化的解构、重组和再诠释,推动了设计文化的生活化。国潮的核心在于“潮”,代表着当代、时尚与流行,文创等其他国潮设计则是其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国潮风设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转译再创造,拉近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推动文化的民主化与生活化。例如故宫爆款的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外观灵感来源于故宫的国宝文物,仙鹤、螺钿等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在口红管身上,从包装到质地都尽显优雅,再如故宫初雪调味瓶,创意来源于“大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只要放入食盐或白糖,就能呈现出雪落琉璃瓦,雪盖石狮铜鹤的场景。这样的设计使得文化不再是博物馆中的标本,而是可触摸、使用和分享的活态文化。
二、原因探寻:文化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2.1文化自信的身份认同
国潮风文创的出圈体现了设计话语权的转变,从“文化失语”到“身份自信”,来源于对文化自信的身份认同。在过去全球化的设计语境中,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如包豪斯的少即是多、北欧的极简设计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设计一度如同明治维新时的日本设计,处于追随者和模仿者的位置,缺乏具有辨识度的文化身份。中国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成长于中国国力强盛的时代,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空前高涨,他们不再满足于西方品牌塑造的奢侈品概念,转而寻求能够表达自我文化归属的时尚品,而国潮设计恰好提供了这种可视化的身份认同符号,可以通过消费行为完成文化身份的表达。
2.2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国潮设计在方法论上最核心的“出圈利器”,在于它成功破解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再编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一方面,国潮设计不再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照般,而是通过抽象、夸张、萌化、卡通化和波普化等处理方式进行符号转译,将传统符号提取出来与当代快消产品结合,这种转译降低了传统文化的认知门槛,消除了传统的沉重感和距离感,契合了互联网一代的审美和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国潮设计通过文化IP,如故宫、敦煌、三星堆等,以系统化的设计思维来进行“情感化和场景化”的叙事,而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与情感的链接,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一段故事、一种体验和一份情感共鸣。
三、未来发展:多元途径设计思维的深度探索
3.1深化内核:寻求现代与传统的精神共鸣
国潮设计需超越传统文化的表层符号,寻求传统和现代的深度精神共鸣。未来国潮设计不能只局限于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运用,而是要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留白、气韵、禅意、天人合一等哲学和美学精神,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以日本当代设计为例,隈研吾在日本禅宗文化的基础上,巧妙地将木材与混凝土,传统和现代结合在一起,推崇“让建筑消失”的设计理念,他设计的竹屋,将建筑消失在环境之中,反映了长城具有的建筑形态和文化内涵,使用竹子作为支撑物,既纤细又强中带着柔韧的本质。再如中国设计师马岩松设计的北京朝阳公园,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通过建筑语言再现自然山水之美,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打造出一种既具有未来感,又不失东方意境的建筑风格。
3.2拓展边界:跨界融合,拥抱数字技术
国潮设计不应局限于民族主义的单一视角,而是应放眼全球,从多元文化中汲取养分,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设计,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再创造。游戏黑神话•悟空就是一个多元化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它通过将中国古典神话《西游记》与现代游戏设计的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引入了国际国际游戏设计的最新技术和理念,满足来全球化审美需求。这一融合不仅没有削弱中国文化的特点,反而通过多元融合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打破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壁垒。
综上所述,国潮的崛起展示了中国设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设计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更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国潮风文创是当代中国设计文化在特定历史阶段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它既是设计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设计文化迈向更成熟、更自信阶段的关键力量。未来国潮的进化路径是从看得见的形式走向摸得着的品质,这需要当代设计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