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论述跨学科合作对设计的必要性,结合热点谈谈如何通过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35分) — 武汉理工-陈禹彤的回答

提纲:

一、设计复杂性的背景

二、跨学科设计的必要性

1、设计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系统性认知

2、设计理念的深层需求需要“以人类为本”

三、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的途径

1、系统思维:构建全局认知

2、协同自然:多元视角促进绿色设计

3、技术创新:多维技术塑造全新范式

四、设计师在如今的设计背景下应如何转变身份

五、总结

受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疲软、逆全球化等大环境的震荡式影响,按照以往惯性思维推动发展的传统路径已不再奏效。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性停摆,我们需要更综合、更多元的设计思维与设计策略。正如“DesignX”概念,即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设计,是对现今设计策略的拓展与补充,让我们在面对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时,聚焦关系与系统,更好的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

一、跨学科设计的必要性

1..1设计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系统性认知

面对愈加复杂的设计问题,需要有系统性的全局观,才能从全流程预见设计的发展前景并加以调整。我们处于普遍联系的客观世界当中。从设计1.0到设计3.0,设计师从关注产品功能的单一维度,扩展到用户体验、可持续经济等价值的多元维度。例如,设计一个共享单车系统,不仅涉及工业产品设计,更需要城市规划、软件工程、经济学等多方知识的参与。

1.2设计理念的深层需求需要“以人类为本”

为了解决后疫情时代的生存难题,设计原则逐渐从“以人为本”转变为“以人类为本”,真正的“以人类为中心”,需要深刻理解人的行为、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以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才能更好地把握问题,搭建起认知与实践的桥梁,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

二、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的途径

2.1系统思维:构建全局认知

为了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挑战,建立系统性思维、构建全局认知至关重要。通过运用多维度的设计思维,可以突破局部的限制。人机工程学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多交叉学科使其既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又有较强的专业性的学科领域,为工业设计带来了有力的支撑,不仅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还促使设计与各产业界的联动。从二战后到当今世界,仍然是我们进行设计活动的重要原则之一。

芬兰赫尔辛基市在推动“碳中和”城市的过程中,采用了系统性的设计方法,将交通、能源、居住、废弃物管理等多个系统整合,通过市民共创工作坊和实时数据持续反馈,达成了跨部门协作和动态调整,推动了城市可持续的转型。

2.2协同自然:多元视角促进绿色设计

跨学科的设计将绿色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经济学等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系统全面的设计策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地球生态的影响。面对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人类需要采取多元视角的绿色设计作为生产生活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使设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宁波博物馆为例,这是建筑大师王澍为宁波设计的地标性建筑,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的砖块堆砌,该建筑的所有材料都是回收的旧材料,是由超过一亿块废弃的石、砖、瓦组成的。博物馆的倾斜立面采用特殊模版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这个建筑,唤醒了沉睡的城市记忆,是技术创新、社会创新、绿色设计等多学科融合的典范。

2.3技术融合:多维技术塑造全新范式

我们处于工业4.0的数字时代,高新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介入,使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工具和能力,在诸多领域释放了创造力,并推动解决愈加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全方位的重塑着设计的参与者、对象和方法。而单纯的技术创新和过分强调功能,则可能导致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或是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因此,我们需要推动技术与可持续设计、情感化设计等,结合起来,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跨学科设计。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City Science”研究项目,专注于利用数据科学和数字技术来改善城市生活质量。通过跨学科的方法,结合城市规划、可持续设计、数据科学、传感器技术,以解决城市中的复杂问题。在该项目中,多领域的融合帮助决策者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城市系统运作,并设计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师在如今的设计背景下应如何转变身份

处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师的身份与职能也需随之改变。为能更好的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设计师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素养方面经验丰富。除却设计本身以外,还应擅长商业与管理,掌握智能化驱动的全设计流程。跨学科协作能力是对当代新质设计师的基本要求,设计师需以相应的路径、方法和工具来为“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构建提供新的方法论,担当起新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人的需求随之不断提高。为更好满足人的需求,面对社会的严峻挑战,设计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羽翼,更全面、更系统的解决问题。跨学科无疑是促进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多学科的合作,推动设计转化,改善环境,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