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河北工业-钱可心
180-河北工业-钱可心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1年前

回答
8
文章
0
关注者
1

结合自身专业方向相关案例,论述可持续设计的背景、目标与策略。(30/40分)用时:65min

提纲:

总论:当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变化,产品设计应从哪些方面提出策略。

分论1:可持续设计发展背景:环境,能源的破坏引起反思,绿色—生态—产品服务型—社会创新...

目标:改善生活状态,创造合理生存方式

分论2:策略:秉持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结合当代创新技术生成更符合时代的可持续设计,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的可持续

总结:总结未来的可持续设计向着社会,文化,教育等方向拓展。

可持续设计要求设计师以设计手段综合人类,环境和资源等要素,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发扬人性的真善美,取得人、社会、环境以及资源的平衡协调。随着时代发展,当代产品设计早已不局限于人造物的创造,而是越来越向着综合化,多元化,服务型的非物质设计方向发展。面对这一转变,产品设计师应把握当下的时与势,探索能体现文化传统和民族差异,关注人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尊重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本文将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分析可持续设计的背景、目的,探讨以产品设计实现可持续的可行策略。

一、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背景与目的

可持续设计是具有历史性的,它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工业1.0,2.0乃至工业3.0的推动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极大改善,蒸汽、电汽、信息化社会......现代技术文明的飞速发展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到1970年能源危机爆发后,以3R理念为核心的绿色设计,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的可持续设计集中体现在设计对环境破坏的反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设计、基于生态效率的产品服务设计以及未来可实现的社会创新设计都是不同时期的可持续设计体现。如果说设计是为了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那么当代产品设计视域下的可持续设计就是在基于创造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从更全面更多元的角度将美好合理的生活方式延续下去。

二、从产设角度管窥当下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策略

(1)可持续设计伦理与当代数字技术的结合(30分钟)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技术潜能扩延、需求地域化、消费个性化多元发展,然而资源匮乏,污染严重也是当下人们必将面对的生存变革。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就曾在他所著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提出:“设计应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有限资源服务。”可持续的设计伦理要求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材料是否容易获取,工艺方法是否对人及环境无害,产品对人和环境的效用,以及产品废弃对环境的影响等,这些是针对实物产品设计所运用的设计伦理学。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一些智能化产品或体系设计也体现了可持续的设计伦理,例如建设智慧城市,设计智能交通系统改善拥堵和尾气排放现象,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城市能源效率;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智能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更好的保护。设计师要善于将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伦理相结合,为营造更好的生活世界贡献策略。

(2)适度消费理念下的可持续设计(45分钟)

从历史上看,设计因其服务性,长期充当着商业“手段”的角色,从“有计划废止制”到今天市场上争奇斗艳的产品形式创新,设计一直是刺激人们潜在欲望,塑造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直接操纵者。即便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计划废止制”的设计策略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助长消费主义加剧资源消耗产生的恶果,但至今仍有不良企业以此谋取暴利。这种现象也促使设计师对其所担当的社会角色进行不断的反思,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正是这种反思的具体表现。可持续设计不是“反消费”,“反商业”,而是提倡适度的,合理的消费模式。设计师必须改变以刺激消费为唯一主旨的商业主义倾向,从形式的供应商转化为各方利益的协调人,并不断寻求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种创造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重新整合现有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是一种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的可持续

综上所述,可持续设计具有历史性,发展性,产品设计师无论是“造物”还是“谋事”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未来设计的时与势。始终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改善人的生活状态为核心,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解决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为己任。当前可持续设计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产品,产品+服务等与生活相关的领域,关乎文化教育以及企业模式创新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有限。未来资源与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实现生态化的生活与发展,针对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仍是迫切而必要的。

简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创新设计思维。

提纲:

总论:(简述时代背景,提出总论)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设计思维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

分论一:(人人交际与人机交互设计在智能化影响下的变化)以人类的社交需求为例,证明能在更高层次满足人原有需求的根本在于创新设计思维,而非智能化技术。

分论二:(新需求/潜在需求的发掘与满足离不开设计思维)科技水平提高丰富了一定程度的物质生活后,精神满足越来越成为智能化背景下的人类新需求,更全面完备的系统化,服务型设计,更沉浸式的引发共鸣的体验感设计都是发挥创新设计思维的结果。

总结:智能化背景下的创新设计思维,作为当代乃至未来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必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创新内核,成为丰富人类现实需求满足,挖掘潜在需求,提供设计新方案的有力依据。

设计活动是处在时代背景下的创造性活动,文化,科技,经济等的变革往往会带来设计的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人们的各类生活需求得以满足,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而原有需求的满足伴随着新需求的出现,人工智能还为社会创造了许多新的课题与研究领域,现在的信息社会正处于智能化的,数据化的,万物互联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创新设计思维成为了设计师区别于AI的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设计思维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方式

智能化带来的是技术革新与社会发展,而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其与人相处的欲望和本能决定着个人的行为,甚至会把这种社会关联迁移到与他们互动的技术上。与千里之外的亲友交流要用到语音、视频电话;与客户沟通工作事宜要用到线上视频会议……信息社会发展提供给人们的社交方式总是伴随着使用手机,电脑,相关视频通话软件等人与技术的互动。

随着智能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发挥自己的创新设计思维,为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人造物的互动,探索更顺应时代发展,更符合人类交互需求的设计。比如2023年苹果公司发布的新品Vision Pro头显设备,在保持苹果设计原有的简洁,色彩和谐,富于科技感的商业设计风格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让用户回归裸手,眼动,语音的自然交互方式,打破电子设备使用的隔阂感,更好的提供了生活服务和交互需求,是人对人造物的使用在技术引领的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下演化为对非物质设计的体验的典型案例。

原有的社交需求之所以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得到更高层次的满足,不仅仅是因为科技水平的提高,其根本在于设计师对创新设计思维的把握。

二、创新设计思维是人类潜在需求的发掘手段

从设计3.0进入信息化时代到现在设计4.0开始探索智能化的万物互联时代,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实体产品,产品的范畴和边界在不断扩展,从物质到非物质,从实体到虚拟,从“设备”到“内容”再到“平台”,设计师从关注功能实现的单一维度,扩展到基于用户体验和可持续经济价值的多元维度。设计一直是以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再发现需求为过程,不断发展变革的。可以说,需求满足就是设计的目标性体现,从设计1.0到3.0,设计师的目光也着重放在现实需要上,因为这种需要长期存在且有具体指向,也容易获得满足,比如温饱,社交,出行等等。而另一种潜在需要,由于它源于人类有缺乏性或不满足的感觉,从而没有具体目标的指向,不容易发掘和获得满足。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设计4.0时代,简单使用物品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更具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型“产品”应运而生,设计的创造性也恰恰体现在它是以潜在需求为目标的。设计师从创新设计思维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精神层面的缺乏感和不满足感,在智能技术的辅助下,以设计手段提供更全面完备的系统化,服务型设计,更沉浸式的引发共鸣的体验感设计:大到城市BRT交通系统,BRT公交站旁的免费自行车接驳系统,小到海底捞餐饮服务,livehouse的“音乐表演+餐饮住宿”新消费体验,“盒马鲜生”的复合生态新零售模式……设计师将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创新设计思维,将服务体验作为新目标长期应用于设计考虑范畴。协同各类专业人士共同打造智能化服务型社会。

综上所述,智能化背景下的创新设计思维,作为当代乃至未来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必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创新内核,成为丰富人类现实需求满足,挖掘潜在需求,提供设计新方案的有力依据。人工智能时代有无限可能,其带来的新课题和研究领域也引人深思:为与人互动的智能机器人或智能机器提供设计服务和设计思维,是否也会成为未来设计师工作的一部分?人工智能凸显出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意味着它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人类智能独有的想象,创意和共情能力是任何它物都无法取代的,并且这些独有的人类智能会融汇在创新设计思维之中,引领人工智能走向实现人类更美好生活的目标。

(图一vision pro)

提纲:(看图材料题第一次接触,不知道思路对不对:我认为题干设问时代背景,设计特点,设计师,设计意义这些点,从论述题角度来说应该有主有次,所以我选择结合时代背景谈作品的意义作为重点)

首段:简单介绍图片所示作品,设计风格特点(简约,色彩和谐,人性化,科技感…)和设计团体(苹果公司),引出论述的重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vision pro所体现的设计意义。

分论:(一)、visionpro意义之一:体现设计与科技的关系,启示设计师要善于结合设计与技术;(二)、visionpro意义之二:为数字化时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1)注重体验感的设计;(2)数字信息—信息安全性设计

总结:Apple Vision Pro是在数字化时代设计对人机交互创新形式的探索,在物到非物,实用到体验的转变中,XR设计是走向未来的新方向。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体验感和情感化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基于此,苹果公司于今年六月发布了一款XR头显设备,即vision pro。这款电子设备秉持了苹果设计一贯的设计特色,以简约,人性化,色彩搭配和谐,富于科技感的风格特征再次受到好评。作为一款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融合功能的头显设备,vision pro可以说是打开了非物质设计时代的大门,为探索数字化体验和物质空间的融合世界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尝试。本文将结合时代背景,探究vision pro背后的设计意义:设计与科技的关系以及数字化时代设计的未来趋势。

(一)vision pro的设计与科技:空间计算时代到来

       “今天标志着计算技术新时代的开端。”苹果CEO蒂姆·库克曾说:“如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这意味着设计与技术的融合已经带来了三次人机交互的创新。人对人造物的使用借由技术引领的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演化为对非物质设计的体验,如Mac的鼠标、iPhone的多触点功能、到iPad的Apple pencil再到如今Vision Pro的眼球、手势与语音互动,有了每一的次技术革新,设备的真正潜能才被挖掘出来。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随心所欲的切换不同场景和情境成为可能,工业4.0的数字化时代亦是智能化时代,设计成为具备科技,经济,人文等多重内涵的交叉学科,很难再实现“平地起高楼”,因此,我们应将现代科技作为一把钥匙,以技术导向让设计“更上一层楼”,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

(二)vision pro:为数字化时代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1)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原有的需求会以一种比先前的方式更先进的形式来得到满足。工业4.0下的数字化时代,消费者会对产品有满足用户体验和设计感的追求。Vision Pro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其回归自然形式的交互体验(裸手、眼动、语音),打破用户隔离感(无障碍眼神交流)的产品功能,促使整个行业从对技术的革新性的追求,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体验性的追求,同时,vision pro带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产品的使用,还有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在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等新兴的设计工程蓬勃发展的环境下,人与人造物的交互是不可逃避的话题。vision pro指引了一条数字化设计的实现方向——以科技手段引领现实的人走进虚拟与现实交融的世界,从用户场景上改变人们沟通、协作、工作和娱乐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感。数字化时代,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信息安全性设计

       “智能化+网络化”社会环境下,电子设备为了设计得更加人性化,加深用户体验感,往往会取消一些实体的操纵物件,比如vision pro中应用的裸手,眼动,语音等自然交互功能。并且在产品使用前会对用户进行面部识别录入信息,以便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但是生物信息的采集不仅仅是科技问题,还涉及到个人隐私,数字产品如何满足用户的隐私保护需求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苹果公司为vision pro设定了Optic ID安全认证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数据信息。数字信息时代,以设计+技术手段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安全感”是数字产品要满足的潜在需求。

       综上所述,Apple Vision Pro是在数字化时代设计对人机交互创新形式的探索。在这一背景下,设计对象不在局限于实体产品,产品的范畴和边界也在不断扩展,从物质到非物质,从实体到虚拟,设计师也从关注功能实现的单一维度,扩展到基于用户体验和可持续经济价值的多元维度。一种实用功能的实现,并不以其技术含量的高低为标准,设计的核心在于“人”,科技本身也并非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好生活的手段,相信在未来,设计师能够与科学家继续联手,不断突破技术与艺术手法的局限,秉持着对社会的责任感,聚焦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段:结合材料阐述自己对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理解,总结,引出下文。

(1)功能—设计的骨骼 :功能定位是设计的基础,一切设计的展开是基于要设计什么样的东西展开的,关乎产品的实用性

(2)形式—设计的血肉:形式是结构和功能的外在表现,是可以直观感受的存在

(3)美善统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早有体现……都认同功能与形式统一

尾段:总结

根据材料,结合具体案例,谈一下你对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理解。

       设计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体。设计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创造出各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功能实体。同时,人类任何的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精神现象,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就依靠外显的形式,通过提供认知和审美功能来发挥效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又会因功能需求的不同,衍生出差异化的形式。总的来说,在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中,区分二者的“质”,衡量二者的“度”,仍是值得深思的设计问题。本文将结合材料,阐述对设计形式与功能的见解。

(一)功能—设计的骨骼

       设计功能的实用性与目的性密切相关。早在远祖时期,先民们为了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捕杀猎物,就开始了磨制,打制石器的设计历程,在此阶段,为了获取刺破兽皮,击杀野兽的利器,石器工具是纯粹功能性设计的代表,即便现在看来也有着很重要的设计意义。而到了工业革命后开展的水晶宫博览会上,大工业化机器批量生产出的产品却引起众怒,这是因为单纯功能性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认知需求,并且这些粗制滥造的机械产品,大多是为了满足字面意义上的功能,没有考虑人的使用时是否合理,有功能,但未必实用。

        功能是设计的骨骼,设计的核心。而设计的目的指向只有在满足人的需求时,才能发挥功能的正确作用。现代设计提出“设计为大众服务”的宗旨,设计师才逐渐从工业化洪流中找到机器产品的功能定位—考虑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体工程学迎来了深入发展阶段,设计师才逐渐探索出人与人造物的关系,确定人造物的功能—适应人;当维克多·巴巴纳克发布《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设计伦理又为产品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塑造人。但无论是怎样的为了人的发展,功能始终是设计的核心,一切设计的展开是基于要设计什么,设计为了实现怎样的功能展开的,这关乎产品的实用性。

(二)形式—设计的血肉

        形式是其功能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它与功能的关系恰似血肉与骨骼的关系,生于骨骼之上,却又必须依附骨骼的支撑。人们曾认为形式是极其重要的,于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整整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人们都在尝试给机械产品加上或简或繁的形式外衣。无论是对手工艺塑造出的精美古典形式的朝圣,还是对机械美学衍生出的简单几何形式的探索。究其根本都是为了保留产品的形式美感。人们也曾认为形式是次要的,功能主义者对简单几何形态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另一种程度上的形式单一,减少主义者对形式极尽压缩,也没能阻止减少风格成为一种轮廓刚硬,极度简洁的几何形式。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认知产品的实用功能。因此,形式作为具有审美和认知功能的要素,过于被重视或轻视都是不可取的,过于厚重或纤薄的血肉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形式的重要性就体现在恰当的表现审美和认知功能,形式的美感体现着产品的造物之美,地域文化的民族之美,比例均衡的人性之美。形式的认知,有助于人理解:是何物品、如何使用,有利于人领悟物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美善统一—设计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体

        善是设计的核心(功能),是指产品能否从“人”出发,服务于大众,是否能改善人的生活。美是设计的升华(形式),是为了追求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审美与功能的统一。美善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美和善的关系理解有着近似又不同的解释。比如在西方的古典思想中,苏格拉底认为美(形式)不是事物的一种绝对属性,它依存于事物的用途,依存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关系:“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在功用方面的目的,他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这就是说美和善是统一的,他们都离不开其目的性。而在在东方一些文学典籍中也有记载,《国语·楚语》中,伍举在回答楚灵王关于章华台是否美的问题时,认为不应以“土木之崇高,雕楼为美”而应看它是否具备一定的功能目的性,是否“讲军时,望氛详”,对于防卫和瞭望有利。

        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认同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并且这种统一建立于目的性之上。无论地域文化如何发展,设计都是依照功能需求,创造各具文化特色的形式外观。北欧设计基于其本土文化和风俗习惯形成了简朴成熟的设计审美;美国设计凸显其商业设计本质生成了商业化的消费设计范式;德国设计一直以高质量,高品质的功能、理性的设计特色著称……不同文化背景下,功能需求的不同导致了设计形式的差异化,可以说形式也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把握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在于区分二者的“质”,权衡二者的“度”。产品功能体现在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认知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充分表达必须通过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来实现。同时,在技术日益趋同化的时代,设计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竞争,作为自然人来说,生活需求大致相同,作为生长于不同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中的人来说,需求的满足标准又各有差异。在设计功能上满足核心需求,在设计形式上满足精神需求,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在功能与形式统一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发展,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当代设计师应尽的责任。

题目:结合本专业,讨论设计时的设计伦理。

设计伦理要求设计师以设计手段综合人类,环境和资源等要素,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发扬人性的真善美,取得人,环境以及资源的平衡协调。随着时代发展,就产品设计而言,当代产品设计早已不局限于人造物的创造,而是越来越向着综合化,多元化,服务型的非物质设计方向发展。面对这一转变,产品设计师应把握当下的时与势,探索能体现文化传统和民族差异,关注人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尊重自然环境的设计伦理。

(一)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

自工业1.0开始,蒸汽机逐渐代替人力,传统的航海船也变为蒸汽机船,给交通带来了极大便利。工业2.0,电力使生活更加便捷,工业3.0更是拉开了信息化时代的序幕。而如今,经济技术依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要考量的设计伦理和设计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机器发明之初,工人流动于流水线旁,小心翼翼的监控运行中的机器,仿佛它才是主人,而人类成了仆从。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现代设计运动提出“设计为大众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伦理才逐渐化形,直到六七十年代许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发表相关书籍,人机工程学才正式规范了人造物如何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服务,做人性化设计。
以人为本,要求满足实用功能,合乎人的使用尺度,符合人的审美需求,简单来说这种设计伦理要求满足人的现实需求,但当今设计作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更多要求设计师把目光投入到人的潜在需求和服务体验上。简单使用物品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更具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型“产品”应运而生。大到城市BRT交通系统,BRT公交站旁的免费自行车接驳系统,小到海底捞餐饮服务,livehouse的“音乐表演+餐饮住宿”新消费体验,“盒马鲜生”的复合生态新零售模式……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已经出现在了社会生活当中,并将以服务体验为新目标长期存在于设计考虑范畴。产品设计师也更应提升专业素养丰富多学科知识,协同其他设计师,工程师一起,共同打造服务型社会。

(二)坚持可持续的设计伦理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就曾在他所著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提出:“设计应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有限资源服务。”可持续的设计伦理要求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材料是否容易获取,工艺方法是否对人及环境无害,产品对人和环境的效用,以及产品废弃对环境的影响等,这些是针对实物产品设计所运用的设计伦理学,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一些智能化产品或体系设计也体现了可持续的设计伦理,例如建设智慧城市,设计智能交通系统改善拥堵和尾气排放现象,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城市能源效率;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智能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更好的保护。设计师要善于将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伦理相结合,为营造更好的生活世界贡献策略。

(三)彰显民族自信的设计伦理

在科技日益趋同化的今天,设计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竞争。这种文化竞争经由设计外显为设计风格,而能形成设计风格标志着设计走向了成熟。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拥有着丰富的造物文化,历史人文和优秀传统思想。想要在世界设计舞台上拥有自己的民族标识,如何贯穿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是非常有思考意义的设计伦理。在设计中保留民族特色这一设计伦理,已不仅仅是使用传统造型或形式生搬硬套,单纯的给现代产品套上一层仿古外壳,并不会使中国的产品设计走得更好更远,反而会偏离航线。保留民族特色的设计不等于仿古,而是要赋能。这种能量不仅要体现在设计出的产品上,也要体现在与产品息息相关的人身上。例如,在湖南花垣十八洞村提出的以设计“扶智,扶志,扶质”项目中,设计师们用现代设计思维激发了苗绣手工艺人用自身力量实现脱贫的斗志,用设计知识优化苗绣图案图案,提升了其时尚性,美观性和现代性。同时用设计升级了苗绣产品,创新了其工艺,材质和产品类型,拓展了其的发展前景,有利于苗绣文化的传承发展。
综上所述,设计时的设计伦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产品设计师是“造物”还是“谋事”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未来设计的时与势。无论未来如何发展,产生哪些问题,设计所要做的都是问题求解。始终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改善人的生活状态为核心,尊重、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解决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为己任。为迎接人人设计时代的到来,我们仍需努力。

1.简述题:如何理解好设计带来好生意,怎么体现设计带来的商业价值?结合中外两个案例进行说明。
当今时代,在全球化发展影响下,商业力量成为设计市场的投资力量,设计与商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所带来的、满足的整体价值和需求。即除了产品的功能、价格外,还包括产品的外观品质,产品品牌,企业形象,售后服务等要素。而这些价值要素和需求必须通过设计的手段来实现,因此好的设计能带来好的生意,创造好的商业价值。
(一)设计在商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在科技日益走向趋同化的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的竞争,产品是否体现积极的价值;能否彰显民族自信;能否呼应环保理念等等,而这些文化竞争实则就是设计的竞争。好的设计能够提高企业甚至行业的竞争力。苹果公司企业标识的变更正体现了这一点。由最初的牛顿坐在树下时发现万有引力的著名故事设计出的第一个标识,到乔布斯制作的更具艺术性、吸引力的彩虹苹果标识,再到金属化的标识......这些标识的设计变化,也暗示着苹果公司设计产品的发展领域越来越广。2007年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这也体现了公司品牌理念的转化。意味着可以展开更多的产品线和设计管理战略上的转变。
国内同样也有设计提高商业竞争力的优秀案例,例如,华为最初作为一家以生产通讯设备起家的企业,其商业标识的形象源于网线排列的形状,象征意义虽好但缺乏设计感。而之后为了扩展商业领域,抢占国际市场,任正非和他的团队决定放弃使用了18年的老标志,而改用更加国际化的新标志凸显新形象,为接下来走向IT、通讯、电子产品等领域,为全球抢单大战都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标识设计加入了渐变效果,更具动感,也成为了企业品牌价值诞生的标识。华为在成功走向国际化,获得许多国内外出色成果后,开始采用了更扁平化、简洁化的设计,既顺应了流行趋势,同时也是企业获得品牌自信的证明。
(二)设计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作用
许多企业利用设计时,往往只看到设计对增强某个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该产品的市场经营效益等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设计对整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作用,设计了一个重要功能是优化企业的产品,通过设计,使企业的产品更好的适合市场消费者的要求。这种战略作用体现在设计管理方面,Walmart(沃尔玛)作为一家美国世界性连锁企业,连续七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占据首位。沃尔玛成功的背后不仅仅是商业家,企业家发现商机的头脑;也更是设计师在企业经营中发挥设计管理的作用。设计策略例如:降低消费者所熟悉产品的利润,对消费者所不熟悉,不敏感的产品,保持其利润空间不变,既能让消费者感觉商品价格便宜,又能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同时对进店销售的产品收取一定的进场费,进行集中物流,统一管理,提高运货的速度。最终打造成为了全球性的进出口平台,成为国与国之间的采购、物流平台。
在中国,传统零售向新零售的转变也体现了设计在企业经营中的策略作用。新零售的代表——盒马鲜生构建的“超市+餐饮+物流+APP”的复合生态,将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以物流为载体的服务体系,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同时实现了采购协同,从源头直采食材,既保证新鲜又能降低售价,大大又花了用户的购买体验,广受好评。
综上所述,好的设计通过改造企业形象,能够打造企业品牌,提升其竞争力。同时,好设计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和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能更多关注产品所带来的体验感,服务性和社会归属感,为企业拓宽商业市场的同时,也通过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产品,让消费者认同企业品牌,企业也更会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视设计对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要性。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