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武工大 王炜凯
22 武工大 王炜凯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1年前

回答
33
文章
0
关注者
0

提纲:

1.介绍威廉.莫里斯身份背景

2.为什么他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举例说明)

3.总结

  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英国设计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是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的设计不仅包括室内设计,也有平面设计、纺织品设计等。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创造了许多以后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拥挤地结合在一起,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隔画面等。其代表作是与菲利普·韦伯一起设计了"红屋",著作有《桥沙集》《呼啸平原的故事》《人间天堂》《乌有乡消息》。

  在解释威廉.莫里斯为何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何为“现代设计”。“现代设计”包含着“现代主义”,而“现代主义”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定义,它的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说这些定义是现代设计的核心也不为过。反观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与其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设计的雏形。

  比如在其设计思想中他提出了设计的民主思想,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①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②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放到如今我们的社会中这种思想也是设计的核心思想。在现如今的多元化社会中,人们更加的重视“民主”这一观念,近乎所有的设计也是围绕着“民主”思想来做的,例如在公厕中为婴儿以及孕妇所设计的母婴室、公交车中的“爱心专座”、城市中的各种无障碍设计不都是以“民主”为前提而设计的吗?

  其次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技术潜能扩延,需求地域化,消费个性化,然而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的背景下,人类的生存方式正处于变革时期,为此,世界各国提倡绿色设计原则。这也与威廉.莫里斯在当年强调的提倡手工艺,反对机械批量生产的粗制滥造,以及对于材料的浪费与污染的设计思想一致,在他设计的装饰图案中经常运用到花,鸟,植物等自然元素,他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绿色设计的思想也是在现代设计中所需要与提倡的。

  威廉.莫里斯在设计中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相结合,包豪斯也提出过“艺术与技术想统一”。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如今的现代设计,现如今的消费群体不仅追求功能上的完善也注重视觉上的满足,世界的科技与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发展,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现代设计不断地将功能,技术与美观,艺术相结合,例如如今的各种文创产品,多功能背包,新能源汽车等等都在追求技术与功能的同时做到视觉上的协调与完美。

  综上所述,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在现如今的世界中也始终是设计的核心思想,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指明了前路。

简述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哲学

提纲: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阿尔瓦.阿尔托。

第二部分:简述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风格与创作精神。

第三部分:介绍阿尔瓦.阿尔托的在设计领域的技术贡献。

第四部分:概括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特点(6点)。

第五部分:总结。

1.人物介绍:

  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现代主义重要奠基人之一。

2.设计风格与创作精神:

  他的设计方向代表了与现代主义风格不同的方向,在强调功能主义,民主化的同时,探索一条更佳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奠定了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理论基础,是当代最重要的设计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流畅感,轻松感,与高度理性的柯布西耶形成鲜明对照。

  他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

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

3.技术贡献:

  简洁、实用是芬兰设计的特点,构思奇巧是芬兰设计的精髓。芬兰人特别擅长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设计目的。阿尔瓦·阿尔托开辟了家具设计的新道路,在30年代创立了"可弯曲木材"技术,将桦树巧妙地模压成流畅的曲线,他将多层单板胶合起来,然后模压成胶合板,设计成曲木工艺的扶手椅,轻巧、舒适,形式优美而结构合理,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设计的最经典作品。

4.设计特点:

①采用工业化设计方法,追求低价但设计精良的家具。

②在强调功能主义民主化的同时探索一条具有人文色彩,更注重人的心里需求的设计方向。

③热衷于使用木材,认为木材本身有与人相同的地方。

④在利用胶合板技术生产轻巧舒适的现代家居。

⑤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包豪斯风格的改良,是现代有机现代主义的代表。

⑥作品流畅、耐用。

5.总结

  阿尔托一生都在寻求与现代世界的协调特征,他热衷于使用木料,因为他认为木料本身具有与人相同的地方,而这都是自然醒的,温情的。他的自然风格被称为“阿尔托主义”,其最大贡献在于对包豪斯,国际主义风格的人情化改造。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技术潜能扩延,需求地域化,消费个性化的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令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渗透,融合。这些因素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需求,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对现在的设计师们发起了新的挑战。在任何事物不断“快餐化”的时代中,设计师们又该如何做到改变?也许我们应该回头看看当年阿尔瓦.阿尔托的“人情化设计”以此来为现在这死气沉沉的“流水线”世界增添新的活力。

  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这三个运动对于现在的设计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奠定了现在设计的基调。

  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时间大致在1860-1910年代左右。工艺美术运动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运动,虽然范围较小,但是影响深远,在美国影响了芝加哥学派,虽然工艺美术运动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深刻影响下,欧洲大陆掀起了一场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试验程度更加深刻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为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也对下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和插图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化的反对,对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使它不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时间大致在1890-1910年底代,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不但在西欧国家有发展,而且在东欧国家也有所出现,在莫斯科郊外也发现了在1900年前后设计的典型新艺术运动建筑,这些发现,对于新艺术运动的范围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新艺术运动从 1890 年代开始,席卷欧洲与美国,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次设计运动,到 1900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期间达到高潮。虽然这场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各国在追求手工艺装饰,探索建筑新风格的基本点上,又都是相同的。该运动在一些方面的确表现出对新时代的憧憬与探索,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它所推崇的手法,即装饰性的、手工艺的方法依然是陈旧的。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相似,新艺术运动也同样是企图在艺术、手工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它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装饰、自然主义的风格等,使这个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如果说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拉斯金、莫里斯在他们的运动宗旨中还提倡“进步”,那么可以说新艺术运动则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装饰上,就思想层次而言,反而比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退步了。它的自然主义的装饰构思,它的绚丽的色彩和东方影响纵然非常引人注目,但是精神上的贫乏则随处可见。新艺术运动创造出非常特殊的装饰风格,从威尔德的室内,到吉马德的巴黎地铁入口设计,从戈地的建筑,到穆卡的大张海报,都表现出一股从未有过的非历史主义的新装饰风格探索力量。新艺术运动不仅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强调的简单、朴实的中世纪风格和“合适的设计”这种功能主义的思想特征,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矫揉造作的设计风气泛滥之时、在工业化风格浮现之际,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引入新鲜气息,从意识形态上看,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接近结束和一个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它本身,就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阶段。

  现代主义设计,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欧洲,以德国、俄国一些建筑师为主的先驱人物,为寻找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在设计中引入民主主义的精神,甚至为奠定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打下基础,开始了设计观念、设计风格和形式、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探索。现代设计包含了几个重要的特征:民主主义、精英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理想主义在现代设计初期带有突出的乌托邦思潮的色彩。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现代主义设计的最重要的两个理念为“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其理念与对于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下的设计师们。

  上面三项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手工艺向工业化和机器生产转变,再向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和功能主义转变。当下的设计发展也受到这些运动的影响,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设计和 3D 打印等新技术也在推动设计的发展。在当下,设计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设计和生态设计也成为了当下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之,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设计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这些运动对当下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的设计发展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运动的精神和理念,不断创新和探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柳宗理

1.概述:柳宗理是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擅长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作为手段,创造出具有日本感觉、日本风格的现代产品来。

2.设计理念:柳宗理虽受到包豪斯和柯布西耶的影响,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对现代设计的独特见解和创作个性,认为民间工艺可以让人们从中探寻美的源泉,促使人们反思现代化的真正意义,民间工艺中包含的人类生活的根本和真实的人性化因素,正是工业化时代所最应该学习的。他相信,传统和创造其实是可以统一的。他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一直坚持他的设计哲学,排除设计师的自我表现,最大限度地追求在生活场景中使用时的功能性和舒适度。他的作品绝不哗众取宠,而是朴实无华,充满了理性、功能性的特点。

3.代表作品:蝴蝶凳,铝水壶。

二.通用设计

1.概述:通用设计,即全设计,在英语中最普遍的称谓是“Universal designT,意思是“普遍的设计”“共用性设计”该术设计理论中出现的时间不算很长,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由美国建筑师罗纳德·L麦斯最先用来描述这样一种设计概念:所有设计出来的产品和建造的环境,都必须是美观的,而且无须做特别的调整就能适用于每一个人,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能力和生活状态如何,此后,这一概念住世界各地很快地推广开来。

2.基本原则:①平等使用,设计给所有的人用的,如果某些人用这个设计不方便,就违反了平等使用的原则了;

②弹性使用,设计应同时适应不同用户的刺患和习惯,例如同时考虑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使用便利性:

③简单性和直觉性的设计,无论使用者的操作经验、受教育水平如何,都能较为轻松地理解该设计的使用方式

④感觉清晰的信息,无论使用环境和用的感知水平如何,都能通过视觉反馈、触觉反馈、语音反馈等方式让用户清晰接收信息:

⑤对错误的承受度,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通过设计正确引导,降低使用错误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负而影响:

⑥少用力,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体能消耗;

⑦尺寸和空间要适合使用,指设计能将不同身体尺寸的对象都纳入适用人群,创建合适的尺度及空间以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3.价值:①使我们的社会更普遍地被人们使用,它为包容性环境的开发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全设计”不仅对个人的生存生活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

②“全设计”所支持的以人为本设计方法既方便用户使用又尊重用户的权利和隐私。正如其概念所言——“为所有能力水平的人而设计”,无论是身体健全的普通人、行动不便者,还是个头矮小的儿童,“全设计”均可使这些使用者受益。

③对社会而言人口老龄化是全球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未来几十年,有能力和精力照顾老年人的人数将大大减少,但生理、心理存在问题或智力存在障碍者的数量正在增加,医疗的进步使得这些人群的寿命也在增长。“全设计”创建包容性的设计解决方案,并提高产品或环境的可用性,使具有各种能力水平的人们能够独立生活。

④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全设计”也创造了巨大商业利益。简洁清晰的操作能够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尽可能多的使用人群象征着市场占有率;良 的使用感受则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保留率,同时也意味着更多潜在客户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一.绿色设计

1.绿色设计:指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及行为。

2.设计原则3R原则: Reduce(减量)、Recycle(再循环)和 Reuse(再利用),不仅要尽量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3.代表人物:维克多.巴巴纳克出版了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他强调,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

4.影响: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特征

1.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后现代主义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体现干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其他设计领域。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这本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2.基本特征:即强调设计的隐喻意义,通过借用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反映出一种幽默与风趣之感,唯独功能上的要求被忽视了。

3.形式特征:①第一个是它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高度强调装饰性,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家,无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产品设计师,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各种各样的装饰,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装饰营养,加以运用,与现代主义的冷漠、严峻、理性化形成鲜明对照。

②后现代主义的第二个特征是它对于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恢复历史风格,如果是单纯恢复历史风格,也就没有什么后现代主义了,充其量不过是历史复古主义而已。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而且这种折中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的。

③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娱乐特点是后现代主义非常典型的特征,大部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反映出经过几十年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垄断以后,人们企图利用新的装饰细节寻求设计上的宽松和舒展这一趋势。

三.结构主义的特征及其意义

1.解构主义:①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 20世纪 80 年代,但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 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里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在反对国际式风格的探索中,一些设计师认为解构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新理论而被应用到不同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建筑学。

②解构主义是从构成主义的字眼中演化出来的,解构主义和构成主义在视觉元素上也有些相似之处,两者都试图强调设计的结构要素。

2.特征:①散乱:即支离破碎,结构零散,以传统程式参照,其形式、色彩、比例等方面的处理手法活跃而自由。

②残缺:即强调不完整状态,故意破损某些局部,使人的视线愕然达到一种美感的追求。

③突变:即以几种毫不相干的元素进行组合,有意制造“生硬”和“突兀”的视觉感。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④失重:即用倾倒、扭曲、弯转等造型制造失稳的不安全状态。

⑤超带:即超越常规、标新立异,视反常为正常。

3.意义:①解构主义是对正统原则、正统秩序的批判与否定。解构主义不仅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和谐、统一、完美等提出了挑战。在这一点上,解构主义与意大利16-17世纪转折时期的巴洛克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巴洛克正是以突破庄严、含蓄、均衡等古典艺术的常规,强调或夸张建筑的部件为其特色。

②构成主义强调的是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个体的构件是为总体的结构服务的;而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就是重要的,因而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③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④在反对国际式风格的探索中,一些设计师认为解构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的新理论而被应用到不同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建筑学。

一.波普设计的特点

  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 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视觉源泉,从最常见的工业产品、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如罐头盒、汽水瓶、包装纸,直到电影明星的形象等都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摹仿形式,然后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

 (2)波普设计强调灵活性与可消费性,即产品的寿命应是短暂的,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文化条件。

 (3)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

 (4)强调消费产品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其形式上和美学上的质量,

 (5)反叛正统的追求完美、整洁、高雅的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二.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

  (1)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2)为工业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3)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4)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5)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提供工作程序。

1.乌尔姆设计学院与1953年成立。其纲领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瑞士籍画家、建筑师、设计师比尔设计了学院的校舍并担任了第一任院长。在建校方针上也遵循包豪斯的理论学说,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统一。他在学院开设了机械与形式两方面的课程。另外,与比尔的理论同时存在、平行发展的还有一些别的理。马尔多纳多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很大的调整,用数学、工程科学和逻辑分析等课程取代从包豪斯继承下来的美术训练课程,产生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模式。

 2.设计原则

学院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更新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设计师。形成了所谓的“博朗原则”。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

3.影响

(1)设计学院在设计教育上自成体系,充当了战后设计教育和设计思想的实验室,并成为凝聚当时德国富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的中心。而且影响了人们在学校、办公室、工厂、医院以及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里的行为。学院师生的许多设计成果不仅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而且成了市场上的常青树。

(2)“从全局大处着眼-—系统化,在个体细节上着手-—精确性”的乌尔姆模式,今天已经影响到全球成千上万的生产厂家,影响到几乎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学院的建筑系也一直在探索模数化标准单体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为推动建筑的标准化、批量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3)它仍被视为自包豪斯以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对德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设计教育影响很大。

(4)乌尔姆学院在工业产品、工具、交通工具的设计和沟通交流系统的设计方面尤其影响深远,该校的典型风格--珍珠灰的亚光表面处理、可调整的支撑架、尽量少的装饰,以及非常纯粹的几何形状等。

(5)通过与该校关系密切的博朗公司和克虏伯公司,不但影响了战后整个联邦德国工业产品设计的风格,而且对当代电子产品的设计仍有深刻的影响。

(6)在包豪斯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德国现代建筑、现代设计以社会目的为中心的传统,因而延续了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的社会工程式的建筑和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

(7)以“解决问题”为设计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整合了科学与艺术,创建了一套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法。完全摒弃了传统上以艺术为中心的建筑教育和设计教育体系,首次将建筑和设计教育完全放在理工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来进行,使得设计教育成为一个严格的理性系统,而不是过去那种以艺术表达为中心的模式。

(8)确定了以建筑为所有设计教育之核心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重视使用者的需求,理解和熟悉各种材料以及生产过程,掌握对多种可行性、多种选择的多元化思考方式,强调科学技术的严格性,培养学生的人机工学概念和设计美学修养,并与工业界建立密切的学术实践关系。

(9)代表了欧洲(起码是西欧国家)设计界不愿追随美国讲求流行式样的浅薄方式,而重在讲究设计的目的和观念,讲究设计的社会影响和长远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追求。

1.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艺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4)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间搭建桥梁的历程。

(5)包豪斯自由创作的教学思想已让为现代设计教育所推崇。包豪斯在设计理念上提倡自由创作,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早在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的教师已经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直到现在,包豪斯的这一设计理念仍然是世界各个设计院校所推崇的观点,现代设计教育院校反对对于已有产品的模仿,而鼓励学生表达个性、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学生个体的独立风格,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优秀设计。

(6)包豪斯的所推行的基础课是现代设计院校所推崇的三大构成课程的基础。包豪斯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等。目前世界各种类型的设计院系都拥有包豪斯的相关课程,如平面、色彩、雕塑等。包豪斯设计教育课程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教学体系,并且对现在的设计院校课程的设置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给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一个方向。

(7)从长远的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比较完整地奠定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从而与当时以美国为中心的重视改变外形、强调商业效益的所谓“改形设计”,或者称为“式样改变设计”形成了现代设计当中两个非常不同的、战后被称为“欧洲设计体系”和“美国设计体系”的两种对立体系。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