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共性与区别 — 33-江南大学-张周五的回答

日本与德国的共性背后的大背景。德国和日本同为后起之秀,工业革命开展的时间较晚,在前期工业革命开始之时,设计不是特别先进,多为模仿他国制造。德日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都是通过对外学习,并结合民族文化,发展提高设计,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设计道路。
区别:
两国的发展方向不同,德国设计以功能主义为基础,契合德意志思辨和务实的精神,理性功能主义逐渐定性,成为了德国设计精神,而日本所走的双轨制设计道路,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种是朴素的、自然的、温煦的、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一种是高科技的、现代化的。
两国在极简风格下存在差异,德国的简约是理性的,而日本的是融入了一些文化和情怀的。德国极简是基于功能主义的基础,战后处于重建时期的德国,显示出功能主义倾向,并不是追求产品最实用最好用,而是在满足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后,舍弃所有的修饰,采用最简单的工艺。比如著名的Wassily钢管椅。随着工业技术发展 ,德国开始追求“优良造型”,在功能主义里加入了理性的美学思考。日本极简具有禅意,因为受到早起我国唐朝“禅”文化的影响,在日本设计中,陶木都是常见元素,造型也比较温润。如柳宗理设计的蝴蝶椅。
综上所述,德国的功能主义是因为将功能强调到了极致才简单,而日本设计则是为了将简素发挥到极致,反而彰显了功能。二者相辅相成,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