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北工业-钱佳惠
27-北工业-钱佳惠
驾崩

注册于 1年前

回答
57
文章
0
关注者
0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现代性。

一、威廉.莫里斯 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现代设计之父

二、1.实用性与民主性

2.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

3.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对于艺术与生活、技术的关系,以及设计服务对象的观点使其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

莫里斯强调设计的实用性与民主性。在产出人人都负担得起的设计同时,也要求设计能为人人所用。他认为设计不应当成为权贵把玩欣赏,凸显自身设计品味的艺术品,而应当是能切实解决大众生活需求的实用性工具。这一想法虽因其对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坚持未能在当时得以实现,但这一思想仍未当时乃至后继的现代设计提供了实践的理论基础。

莫里斯也强调审美的生活化,反对大艺术、小艺术之分。在设计民主化的基础上,也要求实用与审美的结合。他认为实用却缺乏审美的设计不是好设计。他强调实用艺术必须达到实用与美的完美结合

莫里斯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莫里斯反对机械制品的无审美性,强调手工艺的重要性也是在于强调审美也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他提倡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反对当时无序又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这一思想也引起了后续现代设计的审美思考,推进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成。

威廉·莫里斯以其对设计民主性、实用性的追求,以及其对于艺术与技术关系的考量带来了有益的尝试以及指引了后续设计发展方向。

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建筑大师,现代主义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主张“人情化”的建筑理念,在强调功能主义与民主化的同时,也注重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需求,并从建筑的尺度、空间气氛、空间内外的关系与建筑的地域民族性提出了他的标准。

1、阿尔托反对“不合人情的庞大体积”主张建筑应当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他主张将大体量的建筑“化整为零”例如在珊娜特塞罗市镇中心的建筑中,阿尔托根据地形设计小体量的建筑与动线再加以宜人的建筑尺度与合理的材料运用,体现了他设计中随意情切的特点。

2、在空间的处理上,阿尔托主张空间内外互不干涉。他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运用连续空间的手法,在各个空间不做截然的分隔,而是使其具有连续新与模糊性,产生复杂的空间形态,而建筑外部又为满足防水需求呈现不同形式。这些手法在其设计的福克塞涅斯卡教堂与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中都表现得非常生动,这一构建方法也为后续现代主义的创作开辟了先例。

3、 阿尔托提倡运用热、声、光去改善建筑空间的气氛。在其芬兰音乐厅与罗瓦涅米剧院等作品中,都反应了其对于声、光、热的运用,波浪形的天花板与墙面为建筑塑造了新的空间形式,提高了空间的物理环境与舒适度,成为了阿尔托的独特设计手法。

4、 在空间的处理上,阿尔托的设计呈现出内外空间互不干涉的特点。阿尔托呈现出建筑形式不反映内部空间,而根据设计分别进行设计的特点,这一手法在福克塞涅斯卡教堂与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中均有体现,并未后续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开辟了先例。

5、 阿尔托注重设计的民族特点,与使用的地域特征。他主张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中展现特定的民族特性,在他设计玛丽亚别墅中,在其符合当地气候的同时,也积极运用木材,并呈现出芬兰稳重,朴实,坚定的民族特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情化思想是阿尔托设计创作的理念内核,这一理念内核使阿尔托在设 计中不慕时尚,不受各种“风格”“、流派”的桎梏,将着眼点直接切入对人的关注。他的建筑无论尺度、组合、材料、手法都成为人情的演化。对人的深刻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之源,这也是阿尔瓦·阿尔托人情化的思想和设计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包括但不限于语言、信仰、艺术、知识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总和,它能反映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而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它能承载文化,传播文化,并表达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展望。

  设计作为文化的重要承载方式,它能表现文化的外在特点以及内在核心。设计本身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如社会文化背景,所处时代的科技经济状况,如石器时代的设计品是石器打磨制品,而在火被灵活运用后陶器则应运而生;又如在中东地区的服饰因其宗教与地理气候的影响,当地的居民则大多包裹头巾身着长袍。因此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设计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各自反映着自己所在民族的宗教、所处地理位置、科技经济状况等诸多状态,我们能通过设计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设计在作为文化载体的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作为精神思想的物质载体,其在被交易或传递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传播意义。比如青铜器外在装饰的雷纹、龙纹、饕餮纹等其外在形态与纹样能再现当时的文化所尊敬崇拜的对象与思想,又例如在当下我们经常通过对海报、动画的设计来达到传统故事与传统价值观表达的教育目的。设计能通过形式上的纹样与造型传递一个民族文化最为显著的外在特色,同时也因其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人们也能以巧妙地构思使产品传播更具深度的精神内核与教育意义。

  设计同时也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与表现设计者对未来的展望。在全球化趋势强烈与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我们越来越能看到世界各地的设计,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使产品使产品达到因地制宜,以进一步在各地传播本国文化,使本国文化更具包容性与实用性。同时,设计者也能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与思考,优化设计,破除旧有设计中的糟粕使设计产品传播的思想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最终得以破除文化中的糟粕。如当下所所被重视的绿色设计则是对过往设计的浪费与对环境破坏的否定,绿色设计的出现在缓解设计对环境破坏的同时也日渐激发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形成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与文化并使这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盛行。

设计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是多维度的,它不仅能够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活力和多样性。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因反对工业化生产下为装饰而装饰,力求设计适应当下科技水平与新材料而提出的设计风格,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作为现代主义的后继者,虽继承现代主义的实用性,但也对其形式上的单一性做出了反叛。

现代主义设计之前历经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因此现代主义设计继承了前者对折衷主义杂糅装饰的反对与产品能让大众承担的目标。而格罗皮乌斯提出了“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理念并强调设计的理性与,至此现代主义风格不在以产品的形式为改革的目标,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了产品的设计本身。格罗皮乌斯建立了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主义设计的学院——包豪斯,他要求学生从手工艺角度出发,使产品符合工业化生产,并强调产品的实用性,通过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使设计大众化、民主化。

继格罗皮乌斯后,密斯凡德罗进一步推动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作为包豪斯的继任校长,在坚定设计的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同时,提出了“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将设计中的“理性”推向了较高的地位,他认为设计的艺术性是在满足产品的实用性前提下,对产品结构的追求,却不受结构的控制。密斯凡德罗对产品实用性与结构的追求虽使产品的实用性大大提高,并产生了一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形式风格,但这种“为风格而风格”缺乏人情味的“国际主义”引起了后人的反叛。

这种对“理性”的高度追求使设计师意识到设计应当有民族文化意识与情感特征,这使设计师跨入了一个新的设计领域——以功能主义为核心思想外表形式上不再尊崇现代主义的形式统一,而是转向为一种夸张、文脉、装饰为一体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以文丘里为代表的设计思想“Less is bored”逐渐取代了密斯凡德罗的“Less is more”使得后现代主义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趋势。它重拾设计中对装饰的考量,却并非同现代主义之前的装饰那样折衷杂糅,而是立足各民族文化,并加以鲜艳的色彩,结构重组的几何形体以增加产品的趣味性,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历经对装饰的否定、重视产品的实用性到不仅追求实用性,同时也追求产品的装饰与精神内核的转变。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产品的“理性”与“装饰”之间的追求无非对错,而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对产品的不同追求,因此我们的设计应当顺应时代,积极响应群众需求。

工艺美术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是设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现在的当下的设计带来借鉴与启示。

工艺美术运动发生于1860至1890左右,是第一场大规模的风格运动。因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虽取代了部分生产活动,使设计与生产分离,设计开始专业化,但机械化生产发展尚不完善,同时折衷主义的盛行,导致产品设计水准急剧下降,于是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于传统手工业的威胁,兴起了复兴中世纪风格与手工艺的风气。所以,工艺美术运动是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生产的,同时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折衷与矫揉造作,提倡哥特式的中世纪风格,主张诚实的设计。工艺美术运动沿用中世纪哥特风格之外,同时吸收了东方日本浮世绘风格,二者碰撞出了新设计风格,为后世带来新的借鉴;它试图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以力图改变机械制品粗制滥造带现状。工艺美术运动虽反对设计仅为少数贵族服务,但其对于装饰的过分强调,导致产品的成本提高,并未完全符合自身的预想,同时工艺美术运动对于机械化的反对,本质是反时代潮流的,所以工艺美术运动是失败的,但其对于艺术的思想与对设计品的设想为后来的设计运动带来了思想上引导与行动上的教训。

新艺术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深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两者都反对机械化,强调手工艺;它也反对过度的装饰,喜爱东方风格,倡导自然。但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传统的装饰风格,而是开创全新的自然风格,并且新艺术运动探索新材料新技术对于设计的可能性。新艺术运动影响范围广,它不是一种风格的盛行,而是一场设计运动,在不同的国家新艺术呈现着不同的特点:如在比利时,新艺术运动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它主张采用手工艺的方式、自然主义的风格,使用曲线形态的花草枝叶装饰;在德国,新艺术运动被称为青春风格,它强调简约简洁,注重几何与功能。虽在各地新艺术运动的形态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在反抗过度的装饰与力求设计的大众化与民主化。虽最终未取得成功,但其对于建筑、平面、服饰、家具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现代主义设计拉开帷幕,是一段承上启下的时代。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生于20世纪初,大约在1910年至1960年间。它依旧对于过度繁杂的装饰反思,倡导简洁、实用的设计,强调“形式追随功能”。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资产阶级的兴起使平民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军,设计呈现出了实用主义的特点,同时开始考量产品的造型与成本间的平衡,使设计适用于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对于实用性的过度追求,使现代主义设计过于冷漠无人情味,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

从工艺美术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历史在对设计的装饰性与功能性进行探讨,但总体的趋势似乎是从“过度的装饰”到“过度的实用”,对于我们当下的设计带来了装饰与实用如何平衡的反思。同时随着科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对于产品的期待也随之升高,设计需要从人的心理、五感、使用体验全方面考量,并且要尽可能满足各类人群的各种需求,设计越来越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而科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当下设计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 工艺美术到新艺术运动再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为当下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对未来的思考。设计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倾听人的需求,尊重自然环境,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变化、技术发展。

一、柳宗理

概述:柳宗理是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擅长使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为手段,创造具有日本感觉、日本风格的现代产品

特点:1️⃣坚持设计哲学,排除设计师的自我表现

2️⃣最大限度地追求在生活场景中使用的功能性和舒适度

3️⃣朴实无华,具有理性与功能性,不哗众取宠

4️⃣擅长使用现代技术材料创造具有日本风格的产品

5️⃣以民间工艺为源泉,认为传统与创造可以统一

代表作:蝴蝶凳 铝水壶 白色陶瓷的酱油瓶

二、通用设计

概述:通用设计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的概念,旨在所有设计出来的产品和建造环境必须美观,且无须做特别的调整就能适用于每一个人。

内含:1️⃣平等使用,要求设计能给所有人使用。

2️⃣弹性使用,要求设计能适应不同人的不同意愿与习惯

3️⃣简单性和直觉性的设计,旨在无论使用者操作经验,受教育水平如何都可以轻松使用产品

4️⃣感觉清晰的信息,无论使用环境和用户的感知水平如何,都能通过视觉反馈,触觉反馈,语音反馈让用户接收到清晰的信息

5️⃣对错误的成熟度,充分考虑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的错误,并通过设计的正确引导,降低使用错误的可能性及影响

6️⃣少用力,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体能消耗

7️⃣尺寸和空间要适合使用,指设计能将不同身体尺寸的对象都纳入适用人群,创建合适的尺度及空间以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价值:1️⃣通用设计为个人的生存生活带来方便,适应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

2️⃣通用设计创建了包容性的设计解决方案,并提高产品或环境的可用性,使具有各种能力水平的人能够独立生活

3️⃣通用设计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吸纳了更多的客户,带来经济效益

范例:马路上黄色减速带 电器开关的宽大片装设计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