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根据以下材料,结合具体案例,谈一下你对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理解。(热点班) — 152-湖北工业大学-宫化城的回答

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形式与功能,是根据设计目的与秩序提出的两种手段,也可以说是人心理与身体两方面的不同需求。实用性(即功能)是有广适性的,就人类本身而言,无关民族,文化,习俗,如舒适的贴合人体的衣物,桌椅,区域划分合理的建筑功能空间,放在任何地区都有其重要作用,只需根据人种本身尺度不同加以改进即可。但重要性(即形式),一种设计产品的自身表达方式,根据文化,心理的不同,其呈现是千变万化的。 但是不恰当的形式无法使功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不完美的功能也无法呈现出最好的形式。只有以目的为导向,以恰当的形式阐述恰当的功能,达到最佳的平衡点,才能做出相对完美的设计。

形式:合适的表达

形式,是表达功能精神的必须品。依据合适的形式,功能可以最大的发挥作用。不符合本土文化的形式,很难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一副抽象油画与一副写意山水,国人感觉上更易接受的,应是后者。如何找到合适的形式?要求我们要对物外精神进行探索,不是浅显表面的“形式”。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所说,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要探究背后精神。以安藤忠雄早期的代表作品,《住吉的长屋》与《小筱邸》为例,这些建筑,无论从建筑材料的选择,还是几何,以及建筑空间体量的表达,都是建立于现代设计基础之上。但还是能够令人从中感觉到日本,或者东方特有的空间氛围,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形,谦逊、融入的态度,以及对场地中原有树木的细致避让,最终达成一种建筑与环境和谐的共存状态。这也正是安藤自身所说的,运用几何学的原理、与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在表现某种普遍性、平庸性中,去追求自由、追求个性。同时在脑海里时刻思考着如何唤起风土、传统、历史等在城市中失去的记忆。

我国建筑家王澍曾在其著作《造房子》中提到过“文人风骨”与“文士趣味”对于中式园林的影响,相较于建造技术,这种虚无缥缈的元素似乎更为重要,如同袁枚所述,园林重在“养”而轻于“建”,“养园”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精神表达。如果简单的将日本的“物哀”文化,搬进我们的园林中,即使功能再强大,游人也是难以接受的。但如果用我们自己的“圆满”文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功能:正确的答案

功能,可以直击设计问题的根源,是为了解决全人类的问题。现代设计确立以后,解决问题成了各类设计的主导,设计师不再着眼于外部,而是注重内部的探究,正如柳冠中先生所说,水杯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喝水问题,灯具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这一观点也正暗合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的理念。早期的产品与建筑设计,往往重在形式表现上,扭曲至无法清理,难以使用的酒杯,剪子,其形式以及对使用造成了累赘,这一点违背了造物的根本。以为了“坐”而“做”的椅子为例,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包豪斯学院的布鲁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件热弯钢管椅—《瓦西里椅》,一改以往家具繁琐,依托木质,皮革的复杂结构,这把椅子将功能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完全没有其他装饰,依托本身的结构,简洁轻巧,开创了现代家具的先河,时至今日,热弯钢管家具仍流行于世界各地,是各地区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典型案例便是现代摩天大楼的出现。作为“形式追随功能”的提出者,美国重要设计师建筑家,摩天大楼的开创者,路易斯·沙利文,面对新世纪人们办公,生活的需求,带领芝加哥学派打开了一条功能建筑的道路,重视内部功能,强调结构表现,以及后来密斯·凡·德罗的“骨骼”,“肌肉”理念的提出,直接造就了现代摩天大楼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人们办公,生活的需求,直至今日,仍是世界各地重要的建筑形式。

两者平衡:完美的设计

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形式与功能的讨论从未停止。从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到美国消费主义的形式追随市场,再到意大利激进设计的形式追随激情,以及当代以安藤忠雄为主的形式与功能分离。似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答案。从维多利亚时代到国际主义风格,再到后现代的出现,每一次的设计运动似乎都在两者间纠缠。综合来看,最好的解读方法,应该是柳冠中先生所提的“没有功能的形式,与没有形式的功能,都是无法存在的。”好的设计是达成两者的平衡,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不能单纯的局限于自己眼前的设计工作,只一味完成自己类似“元素”化的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是无法达到理想设计的。面对新的时代,物质极大繁荣的设计生活,要求我们应该重要多学科的交叉交流,在学科与学科的探索中,将好的功能,以适合的形式表达出来,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