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这一过程,逐渐牵动引出了许多学科知识的建立,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展,不断细化甚至分裂,从而发展出更多的学科。如设计诞生之初,便是从“小艺术”逐步变为单一的学科那样,每一学科在建立之初其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各个学科发展达到较为饱和的状态,同样为了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交叉学科作为“折衷主义”必然被委以重任。
一、学科交叉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
设计属于实用艺术范畴,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装饰艺术等的一种创造性方法。艺术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包括在内的十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方向。因此,设计本身的范围广泛及边界的模糊性在发展或追求过程中,往往需要引入其他学科,针对设计的复杂问题进行适当验证和求解。学科之间的整合意味着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一是外在的力,我们将时代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新的需要作为艺术发展的外在因素;把艺术本身内在的需要作为内在的动力,即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革和要求作为艺术本质的内在规定性之一,而使艺术在与科技的整合中具有一种主动性,即内在的动力学因素。艺术本质上是开放的,不排斥科学技术诸因素的影响和参与,正是这种本质的体现。同样中国的设计教育最初设立在美术院校,因此都是建立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随后随着理工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相继开办艺术设计专业,我国的设计教育才逐渐完善。两者的相继开办,是设计的不同需求所导致的;而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学习,也是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其他学科同理,自然界的各种现家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就具有整体化的特征。只在学科内进行研究必然会固步自封,各学科之前的各种现象本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旦研究达到较高层次,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是必然的。
二、学科交叉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外在需求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造物进入了以机械为主要的工具的大生产时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和提升的,对于设计产品,设计师必需全面关注从产品的科技功能、材料到版式设计在内的整体设计。科学技术既给设计提供了生产条件,同时又提出了诸多限制与要求,这就要求两者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将科学技术艺术化地物化在设计产品中。而我们如今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正在走向新的大工业社会未来。大工业社会最让人惊讶的是“尺度”,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消费规模均大幅度增长,并逐步扩展到全球范围。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必定是要求未来的设计更加多元、更加具有服务性。而设计本身所具有的前瞻性,也要求设计顺应时代。设计教育作为未人类社会提供设计师的重要渠道,课程内容的设计也需要顺应自然,如法国学者让•拉特利尔所指出的那样:“—种文化的存在价值就相应于其融合的程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其规范结构保证各项社会活动的紧密联系。”在新时代里,中国需要加速发展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之间边界的限制也是其发展改革的关键点,新的科学前沿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
三、现有交叉学科设计教育的构建
“T”字型人才的概念是通过创新公司IDEO为世人所知,现已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创新设计概念之一。“T”的垂直方向以“专业能力”为主,对应到设计,就是设计师关于设计的基本职业能力;水平方向指以“整合能力”为主的跨学科的能力。传统的设计教育都较为注重设计技能的设计,也就是垂直方向的要求;而水平方向的能够创新性地处理“宽广和复杂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往往被忽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倾向于把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能力相结合,创造出创新性的人才。如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和阿托尔大学的Design Factory;“经典”设计学院也开始与理工或综合性大学进行合作,设计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收到创新设计业界的影响,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帝国理工的进行合作、罗德岛设计学院与布朗大学的合作等,“创新性”设计教育的改革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许多像IDEO、FROG这样的创新企业正在影响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设计与创新教育。
交叉学科最为一种新进入人们视野中的学科,让人们感到陌生,但实际上,交叉学科在没有被人们提及的地方,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随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地加速演进,要实现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革命性实破,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可以说,学科之间的交叉是内在驱动与外在需求的统一,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