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结合当代设计现状和具体设计作品,谈谈对"装饰即罪恶”的看法。 — 江南大学 崔洋的回答

对“装饰即罪恶”的看法

总:“装饰即罪恶”的问题是形式与功能的矛盾在社会伦理上的体现,装饰是艺术形式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文化信息作为符号的外在表达,人们依靠这种视觉符号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因此装饰=罪恶这种矫枉过正的语言往往会使之与真理擦肩而过

分:一、于情看“装饰即罪恶”否定了设计的符号是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的统一

二、于理观“装饰即罪恶”是特定历史时代下对标准化需求的必然结果

三、于情于理 装饰需强调整体的动态变化性以达到“用”的目的

总:艺术设计以“人”为本,在于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如今时代的变迁使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社会进一步发展,其目的不再仅仅是创造更高的生产力,而是创造更公平、更人性化的世界,使多数人得到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满足。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新艺术运动”盛极,大量冗杂的手工艺品涌入市场之时,阿道夫•卢斯提出了“装饰即罪恶”这一观点,本质上是针对形式与功能这一矛盾在社会伦理上的回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但极大的忽视了设计人性化的前提,也否定了设计所具有精神内核。装饰是设计艺术形式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文化信息作为符号的外在表达,人们依靠着这种视觉符号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因此,卢斯装饰=罪恶的这种矫枉过正的语言往往会使之与真理擦肩而过,并受到后人的反叛。

一、于情看 “装饰即罪恶”否定了设计的符号是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的统一

“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装饰作为文化的产物,是最普遍最大众的艺术形式,从古希腊的陶瓶、帕提农神庙到阿拉伯织毯、印度泰姬陵,再从从中国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明清时代的家具到日本的浮世绘,装饰作为人类的天性一直存在,在手工艺时期,装饰作为手工制作的行为过程,劳动者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制造者的情感被寓于造物品中,使手工艺品在交换的过程中完成了制造者向使用者的一种“移情”,令使用者感到同类的关怀。

工业革命后,机器大批量生产使产品标准化的同时,装饰不再是耗费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的情感延伸产物,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缩影被符号化在商品之中,这种符号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是消费者凭借视觉来认识事物的媒介。自工艺美术运动开始,设计就在围绕装饰的形式不断地探索,并结合着各国的文化背景加以调整,从以自然和浪漫出发的法国曲线装饰发展到以德国为代表的竖直线装饰,从重视原色与金属色的法国到采用黑白灰等无调性色彩的美国,每一次装饰更替的背后都有着其文化背景与时代象征的缩影。以此来看,装饰是区分不同产品的重要因素,并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同柯林斯所提出的一样,无装饰实质上也是一种装饰。

二、于理观“装饰即罪恶”是特定历史时代下对标准化需求的必然结果

设计具有历史性、时代性,“装饰即罪恶”口号的提出是实际上时代变化下的结果,在当时新艺术运动衰退、装饰运动兴起、现代设计思想萌芽处在特殊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下,复杂多变的曲线装饰与非几何的形态与大机器生产的不适配使生产效率低下,“装饰即罪恶”的提出使当时的设计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宣泄出口—标准化生产,通过简洁几何外形达到批量化生产的目的,以此满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目的,现代设计由此蓬勃发展起来。

卢斯在建筑实践上也严格贯彻其理论主张,如维也纳的卢斯楼和布拉格的穆勒别墅,这些建筑外观简洁、几乎摒弃一切装饰,强调空间布局的逻辑性与材料本身的质感,体现出高度理性与实用的设计哲学,与当时的社会扩张的城市建设状况相匹配。同样的,虽然卢斯在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复杂的装饰以强调功能,但不可避免地使设计成为了装饰形式的另一种变化,从此可以看出,装饰是随社会需求而变化变化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三、于情于理 装饰需强调整体的动态变化性以达到“用”的目的

今天的我们站在这里审视“装饰即罪恶”似乎认为其过于片面和偏激,但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用整体、动态的眼光看到它的历史时代性和内涵运动性。一方面,装饰承担着对物的身份界定的作用,体现了物的文化属性,即装饰是观念与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装饰是一整套系统的符号体系,在理解、利用装饰时,要与现代的需求相结合,以整合符号与功能、结构、材料之间的匹配关系,以此才能达到“装饰为我所用”。

例如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以一种质朴的方式表现结构和材料的美感,通过模板纹样的设计,塑造混凝土表面的肌理,这种基于“减法”的结构逻辑和装饰技艺,体现了现代主义追求效率、关照社会的价值目标;又如我国清代宫廷建筑,皇帝更替、空间易主,建筑基本格局少有变动,而室内装修时有改动,即通过室内装修主题的改变反映空间主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此时的装饰作为一种富有灵活性和可调节性的策略和手段发挥着空间叙事的作用,以此来为不同的阶段所用。

综上所述,时代在变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更加趋于多元化,装饰是否罪恶已不再设计的矛盾所在,装饰如何把握度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议题,在当下中国的设计语境下,人们对作为形式语言的“装饰”报以极大的热情和关注,而对作为以价值观为载体的“装饰”却熟视无睹,由此看来,平衡艺术设计中装饰如何做的问题依旧任重道远。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