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从设计文化的角度分析国潮风文创产品出圈的现象。 — 5-武汉纺织大学-杨仲泉的回答

提纲:

总起: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何为国潮、国潮是设计与文化关系的具体体现,当下的国潮的含义,国潮文创产品出圈的原因和现状,以及设计、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部分:“国潮”文化是设计与文化的民族属性体现

第二部分:“国潮”文化是引领和促进设计向前发展

第三部分:中国“新”国潮文化为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设计与文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其中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价值体现。文化则是设计创新的灵感来源之一,更是赋予设计其内涵和精神价值,将设计本身具有民族性的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下的“国潮”文创则是对设计文化体现本民族特有精神面貌和民族整体生活方式及价值的具体体现,更是彰显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并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内在魅力。与此同时,以往以西方的文化视角来发展设计,在如今看来可能稍显疲态,而当下中国引领的“国潮”文化设计的文创产品出圈使命之一是为设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新的视角和发展方向。

一、国潮文化是设计与文化的民族属性体现

       文化传统大多泛指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等层面的内容。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所在,使人们心理认同、文化认同的依据,是民族精神的依托。而设计的“民族性”其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的品质和品格。

       工艺美术运动的爆发,就是基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其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的产生。以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手工艺者,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了设计为大众服务的设计宗旨,而这对应时代要求对设计本身的一种思想革新的体现,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文化而广泛传播,并在欧洲引发了一场广泛的工艺美术运动。由于设计的“民族性”的品质特征,继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广泛传播后,因各国国情文化的不同,对于其设计新的思想革新内容理解也不一样,各个国家所呈现的设计风格也截然不同、百花齐放,随之就引发了更为广泛乃至全球性的一种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发展趋势。

       这可以体现出设计发展本身是因国情文化不同的“民族性”特质。设计的“民族性”本身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基于世界各国对其设计理念的认可并传承对应着文化传统中的“传统”即是传承和延续。如今的“国潮文创”就是体现设计与文化之间民族性特质的在物质层面的具体体现。

二、“国潮”文化是引领和促进设计向前发展

       在设计的发展史上基于“国潮”所引发设计发展,数不胜数,总体来说对设计都是起到促进作用,它是一种在国际层面上的基于对某种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追随的蝴蝶效应。

       德国基于”包豪斯学院”力图于解决工业设计所带来的矛盾,并通过对设计教育改革与开创来培养专业的设计人才通过设计的手段来指引新技术——工业技术为人服务的发展理念,进而使得设计向着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发张方向上发展。而这从某种意义上基于欧洲德国的国情,以及设计教育的文化,形成了以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为“国潮”文化设计被广泛的世界其他国家所认同和吸引。

        美国也是基于国情即面临经济危机的时代,设计为响应罗斯福新政的号召,形成了一种设计由人向市场服务的转变,并形成了一种消费文化的设计理念。进而形成了一种以美国的国情和消费文化特色“国潮”设计产生。在这样的“国潮”设计趋势下诞生了美国的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罗维,他以自己的职业生涯所设计的产品门类的丰富不仅彰显设计师职业的重要性,更是让设计师本身的综合性能力的体现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后来的厄尔所提出的有计划废止设计理论,促进的了设计创新新发展,激发市场因设计而变得更加的有活力。

       日本更是“国潮”文化的代表,继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保留本土文化,进而发展出了新的治国设计理念——双轨制。即基于日本传统民族美学,使用自然材料,体现东方韵味,如茶道、漆器、和服等,这类设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并通过长期沉淀形成独特的民族美学标准。再是借鉴欧美经验,采用工业化、高科技手段,服务与出口贸易,如索尼、丰田等品牌设计,这类设计推动了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提升了国际竞争力。正是“双轨制”对文化传承的发扬,同时促进科技与设计协同,如无印良品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调和传统与现代冲突做出榜样,让设计迈向多元化发展更进一步。

       可见每一次“国潮”的出现都会为设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让设计本身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来服务人类生活。

三、中国“新”国潮文化为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当下中国“国潮”文创产品也是基于中国完成了工业化的基础上使得整体的综合国力的上升以及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的国情,让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都得到了提升,激起了其他国家向我们投来青睐和充满好奇的探索欲。与此同时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其本身文化底蕴非常浑厚且足够优秀,进而让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创产品所引领的新的国潮所吸引,并加以追随和效仿。这也是中国“国潮文创产品”出圈的现象的原因所在。               

       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的考究,中国造物经营文化与西方的设计文化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这也是中国对于西方的设计文化能够很快认同和接受的原因之一。中国造物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于《考工记》文献中有记载,其中讲:“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充分体现了一种注重内在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刚好与当下的设计发展中可持续设计理念有许多相似之处。

       中国的“新”国潮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国潮品牌不仅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如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所示。材料选择趋向环保可持续性,减少环境影响,尊重传统同时满足绿色消费趋势。科技创新如区块链、5G、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绿色环保属性,使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新国潮品牌通过绿色设计吸引消费者,推广绿色消费,构建可持续发展形象。

       这即是中国对于当下设计在本土化发展具体体现。它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还通过创新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使得传统工艺得以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国潮文创出圈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中国顺应设计的发展道路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基于由西方引领的设计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疲式,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为设计的新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血液。同时让设计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