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从设计文化的角度分析国潮风文创产品出圈的现象。 — 9 北师 周依秋的回答

提纲

总起——国潮是基于文化自信的现代设计表达

出圈 消费与文化 未来展望与出现的困境?

分论点1——兴起与表里:文化溯源与符号转译的融合共存

1.1 文化自信驱动

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所在与精神依托

Eg.器以载道

1.2 设计语言转译

文化认同需求促进多元化的设计转译与传播

Eg.霸王茶姬

分论点2——审视与反思:设计形式的生搬硬套

2.1 使之文化浅薄化

符号滥用,元素堆砌

Eg.大数据AI绘画

2.2 使之商业同质化

跟风模仿,丧失活力

Eg.城市文创

分论点3——未来与展望:设计语言如何跨领域讲好中国故事

3.1 技术赋能

AI赋能,数字文旅

Eg.AR莫高窟实景地图

Eg.携程一站式小程序

3.2 文化叙事

深化文化叙事设计

Eg.黑神话

结语——

正文

国潮风文创产品的出圈,是一种从具象的消费实践演变为具有引领性的文化现象,文创IP也逐步演变为一种身份认同,承载社交属性的社会认同感。然而,在热潮之下,也同样存在着样式同质化与内涵浅薄化的不安之处。本文将循设计与文化的视角,循其兴起、反思与展望的脉络,探究国潮现象中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当下面临的危机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一、兴起与表里:文化溯源与符号转译的融合共存

1.1文化自信驱动

国潮兴起的根本,源于Z世代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其消费观也已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与价值的共鸣。文化传统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所在与精神依托,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巨大的艺术之源。在设计过程中,文化不仅塑造了国潮文创产品的设计风格与样式,还激发了其精神高度与消费者的文化认同。这与中国传统“器以载道”的造物观不谋而合,“形而下”之器承载着“形而上”之道。而国朝文创正是通过精巧的设计,让产品超越物质属性,成为消费者进行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这种文化语境下,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历史纵深感及其所蕴含的集体记忆,构成了其在当代设计中无可替代的价值源泉。

1.2 设计语言转译

正是这种蓬勃的文化认同需求,促进了多元化的设计转译与传播。设计形式作为文化的显型式样,在符号意指上进行着现代化重构。设计师不再是简单复刻传统符号,而是基于现代审美进行创造性转译。以霸王茶姬为例,近几年,霸王茶姬提炼戏曲脸谱、玉龙纹样、四大名绣和螺钿等传统符号,经过简化与几何化处理转译为现代设计语言,成为商业标识以及地区限定包装设计,让文化符号兼具人文记忆与包容性。这种设计创新,不仅是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解构与重建,也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二、审视与反思:设计形式的生搬硬套

2.1 使之文化浅薄化

设计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通过设计作品传递设计意图和设计思维的过程是需要依托于文化的。而若是将文化符号剥离于历史语境,只作简单的拼贴堆砌与装饰性符号,文化深度便无从谈起。在数字时代下,AI绘画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工具更有可能加剧这一问题。AI通过大数据学习,使用大众熟知的风格将生成的画面契合大众平均审美偏好。若长期以往不加引导,可能会导致国潮视觉的进一步固化,设计的多元进化会被抑制,大众的审美视野将会窄化,文化深度自然而然搬不上台面。

2.2 使之商业同质化

尽管国潮风文创产品掀起了传统文化思潮,但是商业上的同质化设计正在扼杀文化多样性。当传统文化变成流水线商品,采用相似符号组合进行盲目跟风,设计也就失去了文化辨识度。在文旅领域,从城市文创冰箱贴、雪糕到明信片、盲盒,其在功能单一、设计雷同、价格虚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各地文创产品高度趋同,符号的滥用与文化的浅薄会使得品牌文化认同度逐渐崩塌。设计需回归文化基因的深度解读,只有触及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才得以重构设计创新的价值体系。

三、未来与展望:设计语言如何跨领域讲好中国故事

3.1 技术赋能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与设计交融的部分也在不断重构与融合,从而催生新的业态。除了国潮风文创产品之外,数字文旅产业正在兴起并往虚实深度融合的形态发展。

有如华为AR地图是基于敦煌莫高窟高精度扫描与数据采集而复制出的一个与实景相同的虚拟莫高窟空间,将数字敦煌中的高精度壁画和洞窟三维模型,在华为AR地图中与真实景观合而为一,极大程度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又如携程集团按照轻量化、一站式、兼容性的设计理念,开发建设并运营了“一键玩龙江”小程序,将“一站式”满足游客旅游全链路的服务需求。

这种将文化与互动体验深度融合的设计思维,也为实体文创产品的未来指示了方向:未来的国潮产品,或许不再单一指向静态物体,而是可以借助AR、VR等数字技术,开启数字化体验,通往中国文化叙事动态化的新路径。

3.2 文化叙事

深化文化叙事设计是实现文化价值的核心策略,文化叙事设计强调以故事化手法挖掘文化基因的深度,将符号、色彩等元素纳入历史语境中重新解读。

如《黑神话》游戏主创在角色设计和文化符号的使用上,成功地将传统神话人物和元素进行了现代化砖画,打造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游戏人物。经典角色在游戏中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变得更为细腻与有血有肉。

《黑神话》不仅在角色设计中再现了原著中的经典形象,还在游戏剧情中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再创作。设计通过游戏平台这一媒介,汇集海内外玩家,将精美的制作以及非线性叙述的故事脉络进行广泛的文化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走向全球的无限潜能。因此,用设计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创作出独特的具有浓厚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更是让设计成为传递中国文化基因的独特载体。

综上所述,国潮文创产品的出圈,既是文化自信驱动之下,设计汲取与转译优秀传统文脉的结果。尽管面临着商业化浪潮中文化浅薄化与商业同质化的困境,但它正站在当代语境下进行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独特探索。展望未来,无论是AI、AR等新技术的赋能,还是如《黑神话》跨领域对待文化叙事的深度挖掘,国潮的下一征程将会是文化的深耕。只有深度挖掘文化叙事,改良当今社会种种文化危机,设计师才能真正胜任国潮文创中传承华夏文明、延续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从而真正让东方美学走向全世界。

(感觉写着写着,又没有什么设计语料,犯了上个月写作的错误......感觉全文都是以论点+论据很僵硬堆砌起来的,这节课之后还会找时间重写一遍,增加一些史论以及民族性话题)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