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论述跨学科合作对设计的必要性,结合热点谈谈如何通过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35分) — 华理-黄剑琪的回答

开头:问题变得复杂,以往的惯性思维推动发展的传统路径不再奏效,需要创新。跨学科合作是一种创新方式;设计和科技也是驱动创新的引擎。如何通过设计产生突破性思路,把科技发展的成就、不同领域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变革中,是设计学探讨的关键问题之一。

正文:一、跨学科合作对设计的必要性

1.1 跨学科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1.0-4.0生产方式变化,产生新的问题矛盾,需要新的方法和范式解决。4.0下刚新技术不断涌现,重塑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计结合不同技术更好地引领社会发展。)

1.2 跨学科合作是设计对象转变的(以人为本➡️以人类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途径

2.1 利用人工智能塑造全新范式(人与AI协作的方法,AI融入日常。智能家居系统)

2.2 推动协同设计促进人人参与(社会创新设计。重庆万州东桥村)

2.3 改革设计教育培养综合人才

结尾

跨学科合作对设计的必要性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今全球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受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震荡式影响,社会矛盾也变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以往的惯性思维推动发展的路径不再奏效,因此需要新的、创新的思维来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与设计的发展。跨学科合作作为一种创新方式,在设计活动与生产实践中起到关键作用。设计和技术作为驱动创新的重要引擎,推动着社会变革与社会创新。如何通过设计产生突破性思路,把科技发展的成就、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知识运用于社会变革中,解决复杂系统性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跨领域合作是设计领域与社会发展探讨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跨学科合作对设计的必要性

1.1 跨学科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从打磨石器进行捕猎的原始社会到机器生产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解放生产力放大脑力劳动的信息时代,再到今天生产、运输各环节都可由机器操作的智能化时代,生产方式不断的进步发展,但由此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这也需要我们突破以往单一的思维方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范式。工业4.0背景下,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涌现,重塑着生产流程,在新的复杂生产流程中设计需要发挥作用,设计出各种技术、不同领域协同合作的模式,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智能化、合作化、绿色化发展。

1.2 跨学科合作是设计对象转变的结果

面对复杂的全球形式与社会变革,设计对象从“以人为本”转变为 “以人类为本”。以往设计简单地解决产品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背景,设计要在复杂的经济、技术的系统中识别问题,跨学科地解决问题,运用不同知识、原则、技术、方法,设计可以扩大其对经济持续发展、资源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延续的系统性贡献。

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途径

2.1 利用人工智能塑造全新范式

人工智能的发明与应用正在全面改变生产方式与日常生活,从根本上变革社会-经济-生态的关系,也变革了设计方法和参与者。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发明,设计需要开发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方法和工具,将其更好地融入工业和生活中。人工智能也是一种新知识,它扩大了设计师的知识储备,让设计师有了更加强大的能力。

例如小米智能家居系统,它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多设备联动互动,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多种设备同时工作;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自动调整设备状态,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生活体验的极大改善。

2.2 推动参与设计促进人人参与

参与性设计是指社会任何角色、组织都可以参与到设计实践中,共同探索、共同创造。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设计中,复杂问题的解决者不仅可以是设计师,也可以是工程师、科学家或者用户,系统性的思考,协同性的合作解决系统性的、社会性的问题。

例如,重庆万州东桥村改造中让村民全程参与改造过程。设计团队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访谈等方式,充分听取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还向村民收集闲置农具打造景观,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村民制作竹编,让村民在参与过程中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

2.3 改革设计教育培养综合人才

面对社会的多重变局,设计教育所处理的知识、方法、过程还未作出调整以支撑转变。设计教育需要接纳新的伦理和价值观,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模式,培养能够解决复杂社会系统的综合性人才,以符合新形势下设计实践所需路径。

例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行“AI+设计”数智生态教学,将人工智能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重塑教学模式,关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不仅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思考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改革。

结尾:设计中跨学科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设计对象转变的结果。跨学科合作为应对世界多元化、复杂化变局提供可行性路径,强调人工智能的作用,促进人人参与的自发行为,推动设计教育改革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为工业生产和人类生存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