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所以各国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实现和重建的需要。并开始通过设计的方式去促进经济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设计理念时,结合本国的文化发展一条符合本国特色的设计道路。在德国和日本,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业生产之中,并发展一种强调机器效率的工业设计风格生产,重点放在产品基础上。美国设计的目的常与企业主相联系,为了促进商品销售,他们的设计是带着浓厚的商业风色彩的,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与此相比,意大利的设计是制造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受到优良设计的功能主义设计和美国商业性设计的影响,通过传统与自己进行综合,创造出意大利风格和个性。而中国的设计起步较晚,集中体现在中国台湾地区的设计。不同点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不同,导致各国现代设计起步时间不同。 德国的工业设计起于二战之前,由穆特休斯所提倡德国工业同盟是德国工业设计的开端,而美国的工业设计起眼时,实行形式追求市场的设计原则,推动美国商业性设计的发展;意大利的现代化设计的发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强调自身设计体制和民族特征,从而形成意大利的风格和个性; 日本的设计与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实行的是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推动日本设计行业的发展;而中国台湾地区正式发展工业设计是在1961年底,并在“台湾生产立即贸易中心”机构中设立了产品改善组。
其次由于不同地区文化,民族特色不同导致他们发展的设计风格不同。在德国,由于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一直以理性主义设计通过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培养一批新一代的设计师,而且强调功能性原则以及设计的民主性,没有因为商业性的压力而放弃。在美国,早在1927年,由飞利浦约翰逊倡导学习德国的现代主义,以及受到有机功能主义的影响,推动美国优良设计的发展,开始反对之前的商业性的形式主义,通过把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主张实用简洁易于感受的美的设计,强调形式服从功能,推动美国设计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意大利的设计由于战后初期深受美国设计的影响,通过借鉴传统与自己民族特色进行综合,创造出完全意大利式设计,其中形成最有名的孟菲斯设计运动,从功能主义转向为更为人性化,更彩色斑斓的设计,树立产品新的语言,强调色彩的明快与风趣和设计环境效应相结合,对工业设计和理论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给人们新的启迪。日本的设计是实施双轨制的发展,形成日本的简洁小巧的设计风格。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并且实行双轨制设计体系,即传统风格与高技术领域并行的双轨制度,促进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涌现了大批优秀设计师,如柳宗理,原研哉,深泽直人等。而我国现在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发展,并且在中国台湾等地区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
总而言之,各个国家都是通过学习其他国家设计经验后形成本国特色风格的设计方式,去促进经济和出口贸易的发展。若是我国要从制造型向智造型国家转化发展的话,就应该积极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设计经验,结合本国浓厚的历史底蕴,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推动祖国繁荣发展伟大复兴。